聊微信,刷“朋友圈”已经成为很多年轻朋友的每日的必修课。但是不少人也会为此项行为而苦恼,进入朋友圈,琳琅满目要么微信代购,产品推广要么就是那么无病呻吟的段子,朋友圈这一私人领域已经变了味道。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益派咨询对2356名受访者进行对于朋友圈帖子的相关调查。
据调查结果显示67.7%的受访者经常使用微信“朋友圈”,26.9%的受访者偶尔使用。有近八成(78.2%)的受访者在微信“朋友圈”里遇到过令人厌烦的信息。
具体而言,发布“诅咒”帖最不受人待见,67.1%的受访者对此表示讨厌。其次是“营销代购”,63.3%的受访者不喜欢。发“谣言”帖的人(56.6%)、无病呻吟者(46.4%)和频繁刷屏者(44.2%)也挺招人烦。
其他招人讨厌的还有:“点名”帖(33.0%)、“必看”帖(31.4%)、“集赞”帖(29.8%)、“测试”帖(24.6%)。
据中国人民大学大四学生李文馨抱怨:“真不知道天气变化、地铁涨价、国足出线和自拍有什么关系。有的人不管发什么样的文字内容,总要配张自己的大脸照,还同一个角度、同一个姿势。真是看够了。”
同时网友“闪闪红星bling”觉得,晒孩子、晒自拍、晒美食、晒旅游的人还算可爱,每天各种产品推销、心灵鸡汤,各种“看见不转就会如何如何”,才让人烦躁。“我买不起东西,也负担不起手机流量,只能默默屏蔽”。
“屏蔽”也许是净化“朋友圈”的最好方式。本次调查中,53.7%的受访者会屏蔽发布这类信息的人,21.1%的受访者会直接拉黑,13.9%的受访者会建议朋友微信分组。
在受访者看来,发微信“朋友圈”的频率应该控制在多少?调查中,30.4%的受访者认为应在“一天一次”,24.6%的受访者可以接受“一天两三次”,18.1%的人建议“两三天一次”。21.2%的受访者认为无需控制,想发就发。
通过此次的专项调查,你应该知道如何成为“朋友圈”里倍受欢迎的人了吧,要想玩转朋友圈,你可以多发发这些内容,如自己的生活近况、趣事,有趣的文章,同时还有一些美丽的图片,心灵体悟等等,要知道微信的初衷是一种社交工具,朋友圈更是朋友之间的沟通交流的重要场合,不要让你的朋友圈变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