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资讯 > 安全要闻 > 公共安全 > 公共场所 > 正文

熊孩子偷刷老爸网银数千元买游戏装备


  • 要闻
  • 2016-02-29 15:22:34
  • 来源:红网
  • 要闻
  • 分享
  • 要闻
  • 0
  • 要闻
  • 1556
  • 要闻
  • 收录
导语:春节亲友聚会,来家里玩耍的侄子为刘先生的“大方”点赞,这让他有点摸不着头脑。细问下来,才知道儿子强强(化名)悄悄用他的手机买了几千块钱某枪战游戏的装备。

熊孩子偷刷老爸网银数千元买游戏装备

春节亲友聚会,来家里玩耍的侄子为刘先生的“大方”点赞,这让他有点摸不着头脑。细问下来,才知道儿子强强(化名)悄悄用他的手机买了几千块钱某枪战游戏的装备。

近日,被“坑爹”的刘先生向永州市零陵区法院立案法官咨询,子女盗刷父母的网银是否属于盗窃?被孩子“刷”出去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熊孩子坑爹

儿子是枪战游戏迷,偷用爸爸网银升级装备

11岁的强强平日里喜欢玩网络游戏,是某款枪战游戏的铁粉。然而,因为装备太差,强强经常输掉游戏,这让他觉得“很不服气”。

于是,一次,趁爸爸刘先生不注意,强强拿到了他的手机,先下载了这款枪战游戏,用网银充值买好装备后,再立马将游戏卸载,同时还将这些消费信息删除,将证据“消灭”得干干净净。等他要玩游戏时,再用其他手机登录。这一切,刘先生一直都没有察觉。

正月初三,亲戚们来刘先生家聚会,孩子们很快连上WiFi,玩起了手游。

吃饭时,侄子对刘先生说:“叔叔,你真大方,舍得花几千块钱给强强买装备。”刘先生一听,有些莫名其妙,但当时并没有反应过来。

到了晚上,刘先生越想侄子的话越觉得不对劲,便去问强强怎么回事。

在几番追问下,刘先生才知道,强强悄悄用他的手机网银购买了几千块钱的游戏装备。

法官释疑

孩子盗刷父母网银消费,属于效力待定合同

听了刘先生的讲述,法官认为,根据两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

“对盗窃亲属财产是否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要以盗窃数额、盗窃次数、主观恶性以及亲属的态度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法官列举了几种情形,比如盗窃行为引起亲属愤慨,要求追究刑事责任的;多次盗窃亲属财产,经教育不改,引起亲属不安的;盗窃无生活来源的亲属财产,造成其生活困难,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挥霍浪费,无法追回,给亲属造成重大损失的。

那么,强强此次已经消费的钱款能否退回呢?法官认为,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也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

“强强的消费与其年龄、消费能力不相适应,其签订的合同应属于效力待定合同。”法官表示,但由于在网络上消费,商家难以辨认客户是小孩还是大人,因此,作为监护人的家长也有责任。此外,要对“效力待定”的合同是否有效进行确认,刘先生还需举证该行为属于孩子行为而非成人行为。

安全网温馨提示

法官提醒,父母作为银行卡持卡人,在手机上绑定银行卡时,一定要设置孩子难以猜到的密码。此外,支付宝、百度钱包等手机支付端通常有小额免密的功能,如果家中有孩子,最好也不要开启。

佰佰说:十几岁的孩子正处于好奇心强、玩心重的阶段,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形成正确是非观念和消费观念,不要沉迷网游而耽误了学业。

延伸阅读:又现熊孩子! 孩子玩iPad游戏偷刷万元买钻石

百姓关心的,就是佰佰安全网关注的,与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生活常识、安全常识都可以在这里找寻。


  • 关键词
  • 熊孩子
  • 盗刷银行卡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 评论
  • 评论
0人跟帖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弗兰克

您还可以输入200

关闭

今日关注

编辑热推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解这些能救命
第454期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

热门排行

佰佰安全网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