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结果在阿姆斯特丹颁布。新京报首席记者陈杰的航拍作品《天津爆炸》(右图)获一般新闻类单幅三等奖。得知获奖消息的陈杰正在安徽农村采访,他表示“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能获奖挺高兴的。”这是新京报记者第二次获“荷赛”奖。2007年,时任新京报记者张涛的作品《盲人舞蹈队》获艺术单幅三等奖。
本届获奖图片从128个不同国家,5775名摄影师投稿的82951幅作品中选出。年度照片被澳大利亚摄影师瓦伦·理查森的作品《新生活的希望》捧得。他在匈牙利塞尔维亚边境记录了难民将婴儿从铁丝网中递过的瞬间。本次获奖的另一位中国摄影师是张磊,他的作品《雾霾中国》获当代热点单幅一等奖。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刘晶
■ 对话陈杰
“摄影师应该拥抱新技术”
新京报:你是在天津爆炸事故发生第三天才抵达现场的,相信你在抵达之前已经查阅了大量相关图片和信息,你有事先设想抵达现场后该怎么拍吗?
陈杰:到现场前看过很多前方记者的地面照片,我当时就考虑能不能有一张照片能高度概括这次事故的破坏力。
其实这张照片我拍了两次。第一次拍是早上,现场硝烟还没有消散,有迷雾,能见度不是太好,但第一次时我已经找好了拍摄点,等到下午天气比较好的时候,我就再次将航拍机飞到那个拍摄点,拍下了这张照片。
新京报:你现在采访几乎都会用航拍机,但有人觉得航拍机拍摄的画面不带有人类情感,你怎么看?
陈杰:我不认同这个看法。不管是做摄影、还是其他,我们要做的其实是传递。而传递信息有很多种手段,比如手机、相机、航拍机。只要通过它能传递一些有效的信息,从不同的视角呈现出来,让人能从多角度去观看这个事情,我觉得就可以,不用去在意是用什么拍的。
而且,我觉得摄影师应该利用一切手段把影像留存下来,用更好的形式将之传递出去。不要排斥新技术,我们一定要去拥抱它。
新京报:未来有什么目标?
陈杰:我未来的目标就是不想像过去那样,十天、八天去完成一个快餐式报道,我想深入一个领域,长期去关注,几个月,甚至是一年,持续地去做这个东西。而且不仅是用影像去表达,影像只是我的一个手段。了解影像背后的故事,用故事支撑影像,用故事来丰满影像。
还有我认为特别重要的一点,无论是摄影师、记者、社会学者,一定要有批判意识,带着这种意识重新去认识,题材会不断拓宽。
佰佰安全网延伸阅读
“荷赛奖分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体育动作、体育专题、当代热点、日常生活、肖像、艺术、自然共10类,基本覆盖了新闻摄影的各个方面。每类还分单幅和组照两项,组照最多不超过12幅。每项各评出一、二、三等奖,大赛从所有参赛作品10类20项中评出年度最佳新闻照片一张。并由儿童评委会从当年部分获奖图片中选一张为“儿童奖”。
荷赛奖每年还常增设一些特别奖,如“匈牙利李斯特奖”、“奥斯卡·巴纳克奖”等。荷赛奖所涉及的题材的多样性使其参赛及获奖照片不但能基本涵括每年的重大事件,也能深入人类的日常生活,荷赛奖的作品已成为人类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的见证。
2015年8月12日 天津港特重大爆炸安全事故 165人遇难 8人失联
历史上的今天,2015年8月12日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