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诈骗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上网购物,或网络交友,稍不注意,就会成为网络诈骗分子的下手对象。关注网络安全的本安全网现盘点了2015年网络诈骗事件,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警惕和防范,多了解一些防诈骗常识,避免再次陷入网络诈骗陷阱。另外,相关部门也须尽职尽责,针对网络诈骗,加强各部门间沟通与协作,想方设法堵住相应的监管漏洞,以减少网络诈骗分子的下手机会。
超半数国人曾遭遇过网络诈骗 损失比去年增多近1.5倍
1月14日,有媒体发布了《2015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下称“网络诈骗报告”)显示,2015年,该媒体共收到全国用户有效理赔申请的网络诈骗举报24886例,举报总金额为1.27亿余元,人均损失5106元,该数据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近1.5倍。
网络诈骗报告针对网络诈骗受害者的地域分布研究显示,从城市举报量来看,北京、广州、深圳、上海四个一线城市的举报人数最多,其中全年共接到北京地区的举报806起。从各省举报量看,广东、山东、河南、江苏和四川位居前五位,举报量分别为3040起、1992起、1480起、1395起和1354起。
据《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显示,55%的网民曾遭遇网络诈骗,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的仅占12.35%。60岁以上网民“不知如何处理”的比例高达34.08%。
通信网络诈骗犯罪以其智能化、专业化、组织化手段,正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成为当前社会最为关注的治安突出问题之一。2014年,江苏南通公安机关共抓获通信网络诈骗犯罪作案成员173名,摧毁犯罪团伙37个,破获通信网络诈骗案件2600起,通过技术手段和银行柜面成功拦截案件929起,避免群众损失5200多万元,有效遏制了通信网络诈骗犯罪态势在当地的蔓延和扩大。
2015年网络诈骗事件盘点
女子为报复 假冒男子通过网络诈骗闺蜜13余万
12月20日,女子不满闺蜜与前男友交往,为报复假冒男子进行网络诈骗,其闺蜜被骗13余万,最终该女子因诈骗罪获刑。
男子网上交友被“干女儿”骗走180余万元
2015年12月1日朝阳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网络诈骗案,女子网上交友结识男子并认其“干爹”,然后以各种理由骗取男子钱财。
小伙网购充气娃娃被骗报警后再被骗损失万元
11月22日,家住杭州丁桥的小许突然想通过网络买一个充气娃娃。却没想到,这一买就让小许损失万元。目前,小许已经向丁桥派出所报案。两次被骗让小许损失了1万元。
男子找工作遭遇网络连环诈骗骗局
2015年11月15日,小夏外出打工暂住鄞州。在其通过QQ消息准备做网络兼职的时候,不慎被骗取3000元押金,在其报警寻求帮助时再次惨遭被骗。
男子玩网游为“游戏女友”买手机戒指被骗
2015年11月10日,从山西赶来南京见“女友”的小李,万万没想到这个在网络游戏中结识的“女友”竟然是个男人。由于男子骗取小李为其买手机和戒指,随即小李向警方报警。
7名大学生网络贷款买手机被骗十余万
网络贷款诈骗时有发生,给网络安全造成恶劣影响。11月2日,7名大学生被人以上千元的好处费为诱饵贷款购机。结果手机没拿到手,还背上了十余万元的巨额债务。
女大学生网上兼职“代刷信誉” 不到一天被骗70万
平时在微信、QQ和微博上,大家肯定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兼职广告,尤其是在网上商城刷信誉做兼职的广告特别多。10月10日,金华姑娘小龚就挡不住诱惑,也尝试了这种刷信誉兼职,结果不到一天,被骗走了近70万元。
广西女子利用天津爆炸事故网络诈骗善款10万元
2015年8月14日,广西防城港市一女子利用“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骗取数千网民的同情,并向其捐款近10万元。
母女遭假“唯品会客服”欺骗 网络购物要小心诈骗
7月18日,有一伙骗子打着“唯品会客服”的幌子,通过电话成功骗取山东荣成市民苏女士母女共计16700元。
虚假网络监管局让网购女子受骗
南京出现了冒充“网络监管局”的新骗局。7月11日,一位市民曾遭网络诈骗,却被“网络监管局”工作人员告知被骗款已被成功拦截,需通过ATM机操作返还。其实这是一种新型网络诈骗骗术,可怜女子再受骗。
揭穿“知乎女神”骗局 男子骗取网友捐款15万元
一个粉丝达59000人的“知乎女神”@童瑶,竟然是个男子,男子于2015年6月12日开始行骗,此人自导自演了一场女大学生患病无钱救治的“大戏”,通过公布支付宝账号的手段,骗取爱心捐款达15万元。
宿迁警方破获特大网络诈骗案:有专人写剧本
今年6月份,宿迁的王女士遭遇通讯网络诈骗后报警,警方在侦办时发现,该案涉及全国31个省份,串并同类案件710起,涉案总值逾1200余万元,仅嫌疑人就超过了500人。
骗子改捐款账号 竟截走救助车祸女孩的捐款
6月15日,小学生庞顺丽与妈妈不幸遭遇车祸,妈妈当场死亡,庞顺丽送往医院生命危在旦夕,因家境贫困无钱救助,好心的班主任微信上求助,一天获捐12万,不料可恶的不法分子却更改了捐款账号,截走给女孩的捐款。
诈骗团伙网上借租车平台诈私家车 5个月20余辆车失踪
6月11日,警方一举打掉4个诈骗犯罪团伙,该团伙利用真实身份从网络平台租车抵押再进行转卖,5个月20余车主外租车辆失踪。
男子怀疑网恋女友身份暗中调查 对方竟是一个骗子
2015年6月,黄石一名男子通过QQ结识了一位女子,然而在其为女子多次寄钱后察觉,该名女子身份可疑,并决定查出其真实身份,发现其是一个骗子,遂报警。
网上诈骗手段不断翻新 广东股民被骗102万
5月14日15时许,广州市民万某报警称,5月12日他在互联网上看到能够提供股票内幕信息的广告,被对方以保证收益为名骗取人民币共计102万余元。
骗子利用“刷信誉”手段专骗网店店主
今年5月,警方侦破一起冒充淘宝客服“刷信誉”骗钱案,犯罪人冒充淘宝客服,专门骗取网店店主,说能刷信誉,骗完钱就玩失踪,犯罪人共作案15起,涉案金额35万元。
网上诈骗猖獗 烟台一大学生网上刷单被骗千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电脑高手”利用自己的“高水平”在网络上招摇诈骗,日益猖獗。大学生涉世未深,经济又相对独立,更易成为骗子狩猎的猎物。4月8日,烟台某高校A同学在网上刷单被骗子骗取了5500元。
婚恋网站骗局多 女子交友被骗14万
2015年3月28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公安分局万寿路派出所接到了一位单身女性报案,这位单身女性报案的内容是,在一个征婚网站上,她被一名自称来自香港的男子,以“网上交友”方式骗走14万元。
警惕网络诈骗:男子买网游装备被骗12万余元
许多游戏玩家在玩网游的时候,都希望自己有一身极品装备可以在游戏中“所向披靡”。这就令许多不法之徒有机可乘,因此通过买卖游戏装备进行网络诈骗的犯罪活动也随之增多。2015年2月27日,一位游戏玩家在网上购买游戏装备惨遭被骗,直接损失人民币达12余元。
防范网络诈骗 须个人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面对网络诈骗的高发、多发态势,提高预防能力,加强防范很重要。
个人应该提高警惕,提升抵制“忽悠”的能力,不要轻信他人的蛊惑,不要贪图小便宜。对于莫名的“好处”要多个心眼,对于相关部门的善意提醒、劝告要少些抵触。
相关部门对网络犯罪不能无动于衷,发现犯罪线索要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发现可疑迹象要及时发布警示,发现“忽悠”手段应及时阻断。
对于网络诈骗的危害,任何组织、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只会“方便”犯罪分子,对遏制犯罪有害无利。
网络诈骗七种手法解析
手法一,利用虚假的电子商务进行诈骗。不法分子在知名电子商务网站发布虚假信息,以所谓“超低价”“免税”“走私货”“慈善义卖”等名义出售商品,要求受骗者先行支付货款达到诈骗目的。
手法二,网址诈骗。不法分子设计的诈骗网站网址与正规网站网址极其相似,往往只有一个字母的差异,不仔细辨别很难发现。当用户登录虚假网站进行资金操作时,其财务信息将泄露。
手法三,手机短信诈骗。由储存手机号码的电脑控制的手机短信“群发器”大量发出虚假信息,以“中奖”“退税”“投资咨询”等名义诱骗受骗者实施汇款、转账等操作。
手法四,建立假冒网站骗取用户账号密码实施盗窃。不法分子建立起域名和网页内容都与真正的网上银行系统、网上证券交易平台极为相似的网站,引诱受骗者输入账号密码等信息,进而窃取用户资金。
手法五,利用“木马”和“黑客”技术窃取用户信息。不法分子在发送的电子邮件中或在网站中隐藏“木马”程序,在感染“木马”计算机上进行网上交易时,“木马”程序即以键盘记录方式获取用户账号和密码。
手法六,发送电子邮件,以虚假信息引诱用户中圈套。不法分子大量发送欺诈性电子邮件,邮件多以中奖、顾问、对账等内容引诱用户在邮件中填入金融账号和密码,或是以各种紧迫的理由要求收件人登录某网页提交用户名、密码、身份证号、信用卡号等信息,继而盗窃用户资金。
手法七,破解用户“弱口令”窃取资金。不法分子利用部分用户贪图方便、在网上银行设置“弱口令”的漏洞,从网上搜寻到银行储蓄卡卡号,进而登录该银行网上银行网站,破解“弱口令”。
防范网络诈骗的小常识:
1、不贪便宜。虽然网上东西一般比市面上的东西要便宜,但对价格明显偏低的商品还是要多个心眼,这类商品不是骗局就是以次充好,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受骗上当。
2、使用比较安全的网易宝等支付工具。调查显示,网络上80%以上的诈骗是因为没有通过官方支付平台的正常交易流程进行交易。所以在网上购买商品时要仔细查看、不嫌麻烦,首先看看卖家的信用值,再看商品的品质,同时还要货比三家,最后一定要用比较安全的支付方式,而不要怕麻烦采取银行直接汇款的方式。
3、仔细甄别,严加防范。克隆网站虽然做得微妙微肖,但若仔细分辨,还是会发现差别的。您一定要注意域名,克隆网页再逼真,与官网的域名也是有差别的,一旦发现域名多了“后缀”或篡改了“字母”,就一定要提高警惕了。特别是那些要求您提供银行卡号与密码的网站更不能大意,一定要仔细分辨,严加防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千万不要在网上购买非正当产品,如手机监听器、毕业证书、考题答案等等,要知道在网上叫卖这些所谓的“商品”,几乎百分百是骗局,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更不能参与违法交易。
5、凡是以各种名义要求你先付款的信息,请不要轻信,也不要轻易把自己的银行卡借给他人。你的财物一定要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不要交给他人,特别是陌生人。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6、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并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网络诈骗,正以诡谲多变、防不胜防的态势侵入我们的生活,树立牢固的安全观念,常备警惕之心对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而言尤其重要。
更多防范网络诈骗安全知识尽在本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