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朝阳群众”“西城大妈”“海淀网友”“丰台劝导队”这四支“神秘力量”还在为人们津津乐道时,北京第五个“群众组织”——“网警志愿者”如今也横空出世。
网警志愿者卡通形象
1月13日,北京市公安局举办了一场“网警志愿者”发布会,把这支互联网上的力量正式推到公众面前。这支据说“无处不在”又“无名无姓”的神秘力量究竟是怎样一个存在?他们到底是谁?
互联网上的“无名侠客”
今年35岁的李冬(化名)在北京从事文化传媒工作。与大多数在首都工作生活的年轻人一样,李冬平时除了上班,还喜欢在网上看看社会热点,刷刷微博和朋友圈,在“帝都”的2000万人口中,他平凡得像大海中的一滴水。然而,周围的亲人和朋友并不知道的是,他们身边这个温和普通的年轻人还有一个“神秘身份”:互联网上的“无名侠客”——“网警志愿者”。
“首都网警”是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在互联网上的执法账号,其任务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在互联网虚拟社会“巡逻”,及时制止违法犯罪信息在网上传播。2014年4月29日,“首都网警”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了一条信息:要通过自愿加入的方式,招募一支“网警志愿者”的队伍,协助警方开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工作。信息发布后,短短数天就收到了500多份申请。
李冬正是最早加入这支队伍的志愿者之一。“2011年甬温线“7·23”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一贯对社会新闻十分关注的李冬很快注意到,网络上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谣言,这些对灾难的消费给当时处在伤痛中的社会带来了更深的伤痕。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思考,在这个信息鱼龙混杂的时代,自己可以做些什么。2014年,李冬报名参加了‘网警志愿者’的招募。抱着像李冬一样想法的志愿者并不少见。截止到2015年12月,在没有正式对外宣传与推介的情况下,这支“网警志愿者”的队伍已经壮大到3000多人,累计为警方提供1.5万余条违法犯罪信息,涉及诈骗、淫秽色情、赌博、谣言、违禁品等各个方面。
高学历的“80后”“90后”是主体
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了解到,与“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等其他“神秘群众力量”不同的是, “网警志愿者”主要由“80后”“90后”等年轻人组成,占志愿者总数的80%。而且,他们还是一个高知群体,绝大多数人都拥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凭,从事的职业也大多是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白领,如医生、教师、政府公务员和科技工作者等,甚至还有一些网络”大V”。
据本报记者了解,“网警志愿者”主要由三类人群构成:第一类是普通的“草根”网民,他们往往正义感强,主要担负着为警方提供违法犯罪线索、协助警方在互联网上劝阻和警告违法者的任务。第二类是网站的从业人员,他们主要负责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清除网站上的违法犯罪信息并发布对网民的善意提示,与警方一起为网民营造绿色的网络环境。而第三类则是网络安全厂商的工作人员,他们可以为警方提供最新的网络漏洞和木马病毒信息,在专业领域填补空白,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设和守卫。
“互联网浩如烟海,没有时空的界限,我们平常的警力工作投入再大,也没办法顾及到每个角落。但志愿者不一样,他们分别属于不同的阶层和领域,关注点也不一样,这就把网络上的边边角角都覆盖上了。” 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网警巡查执法”团队负责人高警官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我们不是‘告密者’,而是有责任的公民”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的是,在许多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的背后,都有着“网警志愿者”的努力和贡献。2015年8月天津爆炸案发生后,一个名叫“我的心属于拜仁慕尼黑always”的微博账号利用灾难,编造了父母被炸双亡的“惨痛”经历,以此骗取好心人捐款。这条微博发出后阅读量很快就达到200万,更有数千名网友给予其现金打赏。但“网警志愿者”很快发现了疑点,并向“首都网警”提供线索。经过北京和广西警方线上与线下的合作,不到一天时间就查明其发布的信息已涉嫌诈骗。“如果没有‘网警志愿者’,这个办案效率是几乎无法想象的”,高警官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据了解,2015年,“网警志愿者”协助“首都网警”共清理低俗、淫秽、色情、网络招嫖、涉枪、涉爆等违法有害信息54.4万条。
尽管被社会戏称为“神秘力量”,而“群众组织”的说法更是引人关注,但李冬始终认为自己的志愿者工作是一种“有价值的平平常常”,“它没有占用我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我只是从维护法制和社会秩序出发,举报了那些我认为违法的信息,甚至我也找不出什么特别值得夸张描述的‘故事’。“面对一些外界的误读,他则解释说,”我们并不是所谓的‘告密者’,更不是专门去寻找所谓的‘线索’,我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公民的责任。我相信很多有责任感的网民也会去做同样的事。”
在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网警巡查执法”团队负责人高警官的眼中,“网警志愿者”是一群最有情怀的人。“事实上,每个有热心的人都可以成为这支群众力量中的一员。这是一个网络安全共担,网络责任共享的时代,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置身事外。”
安全网延伸阅读
网警志愿者的典型案例案例
“芈月迷”发现木马病毒
某互联网安全厂商工作人员小窦(化名)是个忠实的“芈月迷”,也是“网警志愿者”注册成员。在工作中,他发现网上出现了许多所谓“芈月传全集资源”。经专业检测,这些资源大都携带着木马病毒,假借热播电视剧诱惑网民下载,网民一旦中招,上网设备就会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马病毒。小窦立即向公司汇报,并通过“首都网警”微博举报了该情况。
接到举报后,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及时开展线上、线下工作,通过“首都网警”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提示信息,建议广大网民采取防范措施。这一消息被媒体大量转载报道,避免了木马病毒的大规模流行。
“80后”助警方破信息案
小艾(化名)是一名80后“网警志愿者”,其母曾被骗子骗走20万。小艾称,母亲之所以轻信骗子,是因为对方能够悉数说出家里的详细信息。近日,小艾上网时,一个陌生QQ号询问“是否得到他人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车号等。”小艾想到母亲遭遇,就跟对方聊了起来,并得知网上有专门出售公民信息的QQ群,只要给对方一个身份证号码,任何已登记信息都能查到。
此后,小艾又加入了几个这样的QQ群,获取了重要线索,并将情况告知“首都网警”。收到举报后,网安总队高度重视,结合以往工作中获得线索,会同刑侦总队以及丰台公安分局成功侦破了“7·21”非法买卖公民信息大案,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6人,其中刑事拘留87人,行政拘留9人,现场扣押电脑116台。据不完全统计,涉案公民信息数亿条。
“妈妈团”举报黄色网站
赵女士是一名全职太太,每天主要工作是照顾儿子。2015年,赵女士的儿子正上初三,马上面临中考。赵女士发现,儿子在自己房间看书学习时,经常偷偷上网浏览网页,只要她一进屋,儿子便会立刻关上网页。最终,赵女士确认儿子是在利用学习时间,登录一家色情网站。
赵女士通过微信群,将自己的苦恼和其他妈妈讨论,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妈妈们希望网络更干净,孩子们不再受到黄色网站的毒害,她们自愿加入了“网警志愿者”,收集了一批色情网站的地址链接,通过微博私信举报给了“首都网警”。
接到举报后,网安总队不仅将妈妈们举报的黄色网站依法处理,还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发现、清理网上淫秽色情信息9.6万余条,指导网站自行过滤淫秽色情信息8.9万余条,会同各警种破获相关案件90余起,打掉以牟利为目的传播淫秽物品的团伙2个,网售、播放“黑广播”团伙1个,端掉卖淫窝点72个,刑事拘留110余人、治安拘留590余人。
如何成为网警志愿者
据“网警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介绍,加入“网警志愿者”队伍只需登录北京市公安局官方网站下载报名表,填写完成后发送电子邮件至bjcp@vip.sina.com邮箱,通过审核即可成为北京王牌群众组织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