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资讯 > 安全要闻 > 公共安全 > 公共场所 > 正文

85岁老人被诈骗电话所骗 低价将房产卖掉


  • 要闻
  • 2015-12-24 15:45:27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要闻
  • 分享
  • 要闻
  • 0
  • 要闻
  • 2034
  • 要闻
  • 收录
导语:85岁独居老人轻信诈骗电话,被人忽悠将房子以低价卖给了一家公司。现在自称买主的人人拿着房本,闯入老人家里,催他赶紧搬走。事件详情,佰佰安全网与您一同关注了解。

独居老人被骗的现象屡屡发生,老人反应较迟钝、容易轻信他人,往往是诈骗分子主要的行骗对象,老年人一旦被骗,对身心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防患未然’。”

85岁老人被诈骗电话所骗 低价将房产卖掉

85岁老人被诈骗电话所骗 低价将房产卖掉

独居老人接到一个诈骗电话 称他涉嫌一起重大案件,然后……

85岁老人的房子就这么没了

85岁的张爷爷没有想到,在接听了一个诈骗电话后,他被人忽悠着将房子以低价卖给了一家公司。现在,自称是买主的人拿着房本,闯入老人家里,催他赶紧搬走。

接到诈骗电话老人信以为真

85岁老人被诈骗电话所骗 低价将房产卖掉

张爷爷住在大兴黄村长丰园一区14号楼。他的外孙王先生说,今年8月10日,老人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让他接份传真。于是,老人赶紧来到附近的一家打印店,让对方把传真发过来。老人收到的传真一共三页,两张盖着“北京平谷区公安局”的“公章”,称他涉嫌一起“特大网络诈骗案”,要逮捕他,另一张则盖着“国家保密局”的章。这三张骗人函件上还印着老人的身份证号码和照片。这下,老人当场就蒙了,对方随即让他缴纳80万元的保障金来自证清白。

4年前,老伴去世后,老人因为生活可以自理,一直独自居住。平时,孩子们会回家探望。老人的退休金有限,听说要交那么多钱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老人真是着急上火。就这样,从8月到10月,老人不停地接到“公安机关”和“法院”的电话,催促他赶紧交钱,并承诺事后会将钱如数返还,同时骗子还威胁老人不能跟家人提及此事。

签订的是抵押贷款还是售房合同?

今年10月份,一位自称“王伟”的人突然找上门,问老人是不是缺钱,称自己可以为老人贷款。在“王伟”的不断游说下,老人和他来到了一家投资有限公司,准备贷出款来交那80万元的保障金。

“老人说没有签订什么卖房合同,他一直认为自己签的是抵押贷款合同,而且按理说,签订这样的合同,应该是买卖双方各持一份才对。”老人的外孙王先生说。但是无论是抵押贷款合同还是卖房合同,对方都没有给老人。

在老人的外孙提供的一份银行清单中,记者看到,11月26日当天,老人的银行卡上突然汇入了近300万元的巨款,其中有213.6万元随即转账给了一位名叫“吴春男”的人,还有80万元转给一位名叫“张进华”的人。王先生告诉记者,吴春男他们并不认识,而汇给张进华的80万元就是那笔所谓的保障金。还有4万块钱,老人直接取出来付给了当初介绍他去做抵押贷款的中间人“王伟”。

值200万的房子只卖150万元

这一切,老人都是瞒着家人偷偷进行的。王先生说,直到12月10日,冒充公检法的骗子继续给老人打电话,让他再交50万元的保障金,老人又一次想到了抵押房产。而这一次,他在签订一份卖房合同时,因为房屋是央产房,无法进行网签,老人的单位给家属打去了电话,家人这才察觉到了老人的异常。

但是,为时已晚,老人虽然说自己从未签署过卖房合同,可这套位于大兴黄村长丰园一区14号楼的房屋,却以150万的价钱卖给了一家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老人的这套房屋面积是114平方米,周边房屋的均价已经接近每平方米两万元。“很明显,房屋的售价低得不合理。”老人的外孙说,卖房合同是在11月17日签订的。

5名壮汉闯入房中强行轰人

还没等老人的孩子们厘清思路,前天晚上8点,5名壮汉来到老人家中,拿出房本称房屋已经过户,让老人赶紧搬走。“他们并没有动手,但是却虎视眈眈地盯着你。”王先生说,老人吓坏了,为此,家人们也都赶来,生怕对方发难老人遭遇不测。

就在记者和老人交谈时,守候在客厅里的5名壮汉不耐烦了,他们不顾老人孩子的阻拦,强行进入老人的卧室。记者随即询问对方能否出示一下房本,一名壮汉却撸起袖子,露出满是文身的胳膊,他一边挥拳一边骂骂咧咧,称这是他的家,让记者赶紧走:“到门口再给你看房本。”不过,当记者走到门口时,他却改口:“你管不着,赶紧出去!”

安全网新闻加点料:

为什么老人容易受欺诈?

原因1:年纪越大就越倾向于相信别人

随着年纪增大,老年人的知识、信息结构明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中很多复杂的现象知之不多,知觉反应迟钝,轻信花言巧语,加之与社会接触较少,分析判断能力减弱,对花样日益翻新的骗术不易识别,易被歪门邪说所迷惑,便往往成为犯罪分子诈骗的目标。

原因2:物质、健康需求增大

部分老年人退休或下岗后经济状况不够稳定,常期望能有机会意外致富,因此容易上假广告和推销商的当,损失钱财。另外,随着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病痛增多,他们对晚年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感会增强,这个时候,他们会特别迷信各种“神奇”的疗法,以求“不得病”,一些江湖骗子就利用部分老年人的心理,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进行欺骗。

原因3:与亲人缺乏沟通、联系

人到了晚年,就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而一旦跟家人、亲戚的亲密联系不足,面对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老年人很难去设防,要被欺骗很容易。在很多的保健产品诈骗中,骗子就对老人关怀备至,嘘寒问暖。另外诈骗者通过电话等手段谎称自己是老人的儿孙,并且用自己遇到急事为由头要一大笔钱。看似简单的手段,却因为被骗者独居、与儿孙联系少,一时情急,屡屡得手。

原因4:诈骗的形式越来越专业化

对老人进行诈骗的形式一直在变化,在物价、医疗上涨等背景下,老龄人的安全感降低,很容易陷入到许以重利等融资投资中去。老年人是投资理财风险防范最弱的群体,投资理财知识缺乏,获取市场行情信息的渠道窄,再加之耳根软,爱贪便宜。而一些不法份子就利用老年人的这些“特点”,设下投资理财陷阱,引诱老年人上当受骗。

面对骗子的无孔不入,老年人该如何防范?

一、要经常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开阔自己的视野,尤其要多关注一些法制栏目的文章和节目,社区内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宣传,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从别人的上当受骗的经历中汲取教训,使自己变得理智和聪明一些。

二、要克服贪欲的心理,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或“不劳而获”的念头,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你出钱的时候,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儿,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送出去。

三、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鬼话,不要和 “陌生人”过于亲热,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或找老伴、或找孩子、或找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商量对策,需要报警时要坚决报警。另外,独自外出时不要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四、有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去买,征婚要通过自己信得过的亲友和正规的婚介所去征,谋求工作要到正规的中介所去找,出版书籍要到正规的出版社去洽谈。

五、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及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防止受其蒙蔽;不要相信有高额回报的各种投资,防止利令智昏;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一叶蔽目。


  • 关键词
  • 独居老人
  • 电话诈骗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 评论
  • 评论
0人跟帖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安卓里

您还可以输入200

关闭

今日关注

编辑热推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解这些能救命
第454期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

热门排行

佰佰安全网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