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资讯 > 安全要闻 > 公共安全 > 环境安全 > 正文

精神暴力拟入法 同居者或可受保护


  • 要闻
  • 2015-12-21 11:22:54
  • 来源:新浪新闻
  • 要闻
  • 分享
  • 要闻
  • 0
  • 要闻
  • 1483
  • 要闻
  • 收录
导语: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将对反家暴法(草案)进行二审,如果审议中意见比较一致,拟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表决。精神暴力拟纳入法律层面的家庭暴力范围,性暴力和未婚同居属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也适用本法。

精神暴力拟纳入法律层面的家庭暴力范围。这是《反家庭暴力法》(下称反家暴法)草案二审稿中新增的内容。

另一个亮点是,明确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也适用本法。此前,性暴力和未婚同居关系中的暴力均没有被纳入“家暴”,被认为过于保守。

12月21日至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将对反家暴法(草案)进行二审,如果审议中意见比较一致,拟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表决。

精神暴力拟入法 同居者或可受保护

漫画来源

身体和精神暴力都属于家暴 未提性暴力

精神暴力拟入法 同居者或可受保护

今年两会发布会上,傅莹表示反家暴法征求意见稿已经出台。

反家暴法(草案)对家庭暴力的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这一界定,在二审稿中有别于一审稿。一审稿中,并没有提及精神暴力,家暴范围仅限于身体暴力。

一审稿审议中,一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地方和部门提出,除身体暴力外,精神暴力等也是现实中经常出现的暴力形式,建议扩大家庭暴力的范围。草案二审稿中,采纳了这一建议。

精神暴力不同于身体暴力有外伤可见,但草案二审稿中并未对精神暴力的认定做出解释。

对此,一位参与立法的相关人士举例说,福建曾出现一起案例,一男子将妻子名字写在篮球上,写着“打死某某”。每天妻子回家,该男子就不停地拍打皮球,以至他的妻子看到电视里的篮球赛都非常紧张。类似这种情况,以后将被认为是精神暴力。

此次修改仍未提及家庭性暴力。这位人士表示,“性暴力”入法仍存在争议,中国目前情况下,担心被“窄义”理解。

他同时表示,虽然现在没有在草案中单独写出来,但并不表示性暴力法律就不管。对“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中也包括性暴力,因为性暴力是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暴力。

精神暴力拟入法 同居者或可受保护

未婚共同生活也适用反家暴法

恋爱、未婚的同居关系中的暴力行为算不算家暴,一直是争议的焦点之一。

2014年11月,国务院法制办网站公布了反家暴法(征求意见稿)。这份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指出,有恋爱、同居、前配偶等关系人员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与一般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没有实质区别,则由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调整。

反家暴法草案一审稿中也没有将同居关系纳入家暴范围。但在审议时,不少委员提出,同居关系中产生的暴力行为,虽然没有发生在法律意义上的家庭成员之间,但性质一样,应该纳入法律之中。

此次草案二审稿,在附则中增加了一条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执行。

精神暴力拟入法 同居者或可受保护

艺人周楚楚曾呼吁反家暴。此前贾静雯、朱茵家暴事件等使得娱乐圈家暴事件被广泛关注。

人身保护令最快24小时内签发

反家暴法(草案)首次亮相时,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引入也备受关注。这是世界通行并有效的制度,我国已在各地基层法院试点7年。

草案一共6章,人身安全保护令单独成第四章。草案第23条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草案一审稿公布后,该制度的操作性和约束力仍留下一些空白。草案二审稿对此做了7处修改。

二审稿明确了保护令谁送达、谁执行的问题。增加规定“家庭暴力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可以管辖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明确保护令“由人民法院以裁定形式作出”并“送达申请人、公安机关和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有关组织”;“公安机关和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协助执行”。

二审稿对人身保护令的签发时间也做了修改,将一审稿中“48小时内签发”改为“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在72小时内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驳回申请;情况紧急的,应当在24小时内作出。”

公安和民政可紧急带离受害人并安置

草案二审稿加强了对弱势群体遭受家庭暴力的保护,包括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

草案引入了国外“紧急带离”制度,增加一条新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护送到临时庇护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 关键词
  • 立法
  • 精神暴力
  • 同居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 评论
  • 评论
0人跟帖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维德勒

您还可以输入200

关闭

今日关注

编辑热推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解这些能救命
第454期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

热门排行

佰佰安全网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