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体陆续报道一些地方出现新建塑胶跑道疑似“有毒”的情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12日,教育部体卫艺司巡视员廖文科进行了独家回应。他表示,教育部已要求相关部门对媒体或群众反映的“有毒塑胶跑道”进行认真调查和核实,并公布调查结果。对有质疑的问题场地设施要立即暂停使用,并请专业机构进行检测,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对正在或即将建设的体育场地,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建设,防止类似问题发生。对造成体育场地设施不符合质量标准甚至“有毒”的责任人,将严肃查处。
廖文科表示,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大多数学校的塑胶跑道是安全的,不是所有的塑胶跑道都有毒。但学校体育塑胶跑道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有无良逐利、责任不清、监管不力、标准缺失等诸多问题。比如生产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而降低质量标准;招标部门采用低价竞标的制度导向;工程过程监理存有形式主义;生产企业存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现象;质检采用送检方式,不是现场取样检测;甚至还可能有工程腐败问题等。
教育部对于学校体育场地建设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2005年,教育部体卫艺司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研制了《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标准》,对运动场地铺设面层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做出了规定。其中一些规定沿用了国家有关标准,包含了关于有害物质限量的相关要求,如合成跑道面层中有害物质的限量以及合成材料用于跑道面层应避免和减少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危害,包括对苯和重金属的具体含量的限制等。
廖文科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完善相应标准,使塑胶跑道的质量标准更加明确具体,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可监测性;协调有关监管部门加大对塑胶跑道的生产过程的监管,特别要防止生产过程的监管缺失;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体育场地建设过程中,因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造成体育场地设施不符合质量标准甚至“有毒”的责任人,将严肃查处。
安全网新闻加点料:深圳教育局查出11处毒跑道
深圳市教育局11日晚发布通报称,已完成了近两年新建的345个塑胶运动场地的排查工作,首批发现11所疑似塑胶运动场地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学校。
这11所学校分别为深圳外国语学校初中部、美莲小学、新沙小学、荔园外国语小学、南海小学、大冲学校、西丽二中、北师大南山附小、向南小学、清林小学、冠城幼儿园。
报告显示,11个问题场地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均合格,深圳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和北师大南山附小两所学校的塑胶样品现场抽样检测结果为不合格,另有福田区美莲小学的不合格塑胶跑道已经被铲除,其余学校现场样品检测结果尚待反馈。
深圳市教育局通报称,有关专业人士指出,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施工中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二是未严格按照规定工艺施工,如未按规定使用添加剂、完工后晾晒时间不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