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资讯 > 安全要闻 > 公共安全 > 公共场所 > 正文

中越边境大面积扫雷启动 扫雷机器人显身手


  • 要闻
  • 2015-11-04 11:13:22
  • 来源:新华风
  • 要闻
  • 分享
  • 要闻
  • 0
  • 要闻
  • 1386
  • 要闻
  • 收录
导语:中越边境云南段扫雷部队受领向雷场开进命令,标志着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正式开始。此次扫雷和以往靠人工的方式不同,高新科技机器人加入成为主力减轻了扫雷人员的人身安全风险。

中越边境大面积扫雷启动 扫雷机器人显身手

中越边境大面积扫雷启动 扫雷机器人显身手

中越边境云南段扫雷誓师大会3日在云南省马关县举行,扫雷部队受领向雷场开进命令,标志着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正式开始。这起公共安全事件的详情如下:

这次扫雷行动是继1992年4月至1994年9月、1997年10月至1999年3月两次边境大扫雷,2001年9月至2008年10月边界勘界立碑清障扫雷之后,在中越边境展开的又一次大面积扫雷行动,主要集中在云南省文山州、红河州的6个县30多个乡镇展开。据云南省军区司令员杨光跃介绍,由于现存雷区是过去扫雷后遗留下来的“硬骨头”,雷区情况相比以往更加复杂,扫除难度更大,危险系数更高。

执行任务的扫雷部队由成都军区抽调400余名经验丰富的官兵组建,他们中许多人有联合国维和排雷行动的经验,部分指挥员还参加过前两次边境扫雷行动。受领任务以来,扫雷部队已先后完成任务部署、干部骨干集训、雷区勘查、临战训练等准备工作,下一步将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采取人工搜排、爆破排雷、纵火毁雷、机械扫雷和机器人排雷等相结合的方法,排除50余平方公里的雷区,对20余平方公里雷区实施永久封围,彻底解决边境雷患问题。

这次扫雷行动预计在2017年年底前完成。

安全网新闻链接:扫雷方式


采用传统和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排雷,是这次排雷行动的一个主要特点。在麻栗坡县天保口岸某雷场,笔者看到,即将展开的排雷作业点坡度平缓、植被茂密,排雷官兵严正以待,做好了排雷前的准备工作。“喷火枪准备!”某扫雷队队长龙泉命令一出,3支喷火枪从3个纵火点同时喷火,刹时,雷场里的杂草、荆棘变成了一片火海,地表裸露了出来。察看“纵火毁雷”的效果后,龙队长指挥一辆扫雷车缓缓驶进雷场,随着齿轮的高速运转,泥土被高高扬起,一颗颗锈迹斑斑的地雷被刨出了地面。

“中越边境云南段现存雷区都是前两次大面积排雷和勘界排雷遗留下来的‘硬骨头’。”云南省军区司令员杨光跃介绍说,这次排雷,他们将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采取人工搜排、火箭弹爆破扫雷、扫雷弹爆破排雷、纵火毁雷、机械扫雷和机器人排雷等相结合的方法,排除50余平方公里的雷区,对20余平方公里雷区实施永久封围,彻底解决雷患问题。

排雷现场,第一个踏进雷场的是干部党员,从焦土中排出第一颗地雷的也是干部党员。这次排雷行动正式展开前,干部党员纷纷请战作为进入雷场“第一人”,带头排除地雷,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笔者在者阴山雷场某排雷作业点看到,虽然经过纵火毁烧和扫雷弹引爆开辟通道,但各式地雷和手榴弹、炮弹等爆炸物深埋在泥土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不测。只见“隆隆”的爆炸声响过后,参加过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一、第二次大面积排雷的队长杨育富身着防护装具,手持探雷仪,第一个进入雷场进行仔细搜排,一颗颗地雷被“囊中探物”一般掏取出来。沿着杨队长开辟的排雷通道,踩着他的脚印,一队队年轻的士兵陆续穿上防护装具,走进雷场,扫除“雷患”。



  • 关键词
  • 扫雷
  • 国防安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 评论
  • 评论
0人跟帖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维德勒

您还可以输入200

关闭

今日关注

编辑热推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解这些能救命
第454期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

热门排行

佰佰安全网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