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举行的胜利日阅兵式上,根据空中梯队的安排,护旗方队的第三编队为7架初教-6教练机。空军供图
新型轰炸机机改装率达90%
这型轰炸机与2009年国庆阅兵中亮相的轰-6H相比,改装率高达90%。用包连晶的话说,“除了杆和舵没变,其他都变了”。
改进后的新型轰炸机,机上成员人数减少了一半。飞行员不仅要驾驶操纵,还要负责通信联络、空中态势判断和武器操控。“一个人要干过去两个甚至三个人的活,对飞行人员的专业本领、理论素养要求更高了。”包连晶说。
要求虽高,轰炸机梯队的飞行员们却是整个空中梯队中相对年轻的,以“80后”为主。近年来,他们驾驶着这型轰炸机,成功完成了西太平洋远海训练等任务。
轰炸机以密集队形飞过天安门
据介绍,阅兵当日,多架轰炸机将以密集队形飞过天安门。
“飞行员们对这种队形并不陌生——为了隐蔽作战意图,密集编队突防是经常运用的手段,事实上,我们还飞过间距更短的编队:从地面看,相邻飞机的机翼几乎是重叠的。”包连晶说。
轰炸机是空军的主战机种之一,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投入实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轰炸机的“千机大轰炸”成为战胜德日法西斯的利器。对于今天的中国空军来说,远程轰炸机是实现“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战略转型的重要装备。
媒体空军探秘
有媒体记者专访了歼10首席试飞员、空军战略专家徐勇凌大校,对参阅的空中方队进行解读。徐勇凌表示,阅兵由于其参与团队的特殊性和仪式的庄严性,是纪念抗战胜利的最高礼仪形式。
180多架战机规模空前
“空中梯队历来是每次阅兵的关注焦点。这次的空中梯队,在战机数量和等级上,都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阅兵,可以说是空中作战要素最全的一次。”徐勇凌介绍说,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上,空军只有17架飞机;1999年国庆阅兵,三军航空兵首次联合受阅;2009年的国庆阅兵,一共有14型151架飞机受阅。这次阅兵的10个空中梯队,共有180多架战机,规模更大,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空军航空兵机型和数量都超过了历次阅兵,创下历史之最。
“空中阅兵是飞行时代特有的一种阅兵仪式。”徐勇凌说,在传统的陆军作战中,主体是士兵;在飞行时代的空战中,主体是有人驾驶的战机。地面的列队检阅,欣赏的是整齐雄壮的士兵;空中阅兵,欣赏的则是高技术战机俊秀的外表,以及飞行员高超的驾驶技术。“在短时间内,近200架机型不同、性能各异的飞机将飞越天安门上空,强大的机群伴随着巨大的轰鸣从头顶飞过,那种感觉震人心魄,既是军事实力的重大展示,更是军人气魄与豪情的彰显。”
空中梯队看点不少
从阅兵预演来看,这次阅兵除了战机数量和规模创历史之最外,更有多种新型装备亮相,比如新一代的预警机、轰炸机、歼击机、舰载机以及武装直升机等多型战机,均为列装后首次在阅兵中出现。
此外,在空中队形上也有增加。除了历次受阅编队采用的楔形、三角形、菱形编队外,此次阅兵的空中梯队还将首次以纪念字样的编队飞行,由19架武装直升机组成“70”的字样。在今年俄罗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俄军由15架米格-29和苏-25战斗机在空中组成数字“70”的字样。在空中梯队的最后,还有60多架武装直升机组成的大机群密集编队,这都是以往阅兵中没有的。
在这次阅兵中,空中梯队还将有多次拉彩烟的过程,液体拉烟系统被首次应用到阅兵中,拉烟的时间、距离和色彩效果将超过以往。
[专家解读]徐勇凌说,今年阅兵的空中梯队有很多精彩的看点。“比如首次参阅的舰载机歼15,将在空中放下尾钩; 比如歼击机梯队将首次以不同于以往的队形飞行,间隔距离更小。”
“空中阅兵少不了拉烟,今年空中梯队在拉烟方面也更美了。”徐勇凌介绍说,液体彩烟剂应该是一种高沸点、环保无毒的溶剂,在空中利用发动机喷出的热气加热,生成大量的烟雾。溶剂中含有不同颜色的染料,就能喷出颜色各异的拉烟。
阅兵尽展空军实力
阅兵并非是一种纯表演性质的秀,作为一种仪式,无论是出征时的集结出发,胜利后的列队入城,都是具有军事战术意义的军事行动。每个国家都会把自己的胜利日看得非常神圣,并以最高的礼仪形式加以纪念。
在此次阅兵中,除了歼8以外,其余传统二代战机全部退出,这标志着中国空军进入了以三代战机为主战机型的时代。以预警机为代表的信息化空中装备在整个空中编队中所占的飞机数量比例,体现出空军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和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模式的确立。
[专家解读]“井喷式的发展,多机种、多种型号战机的研发与装备,都能在这次阅兵中得到‘全家福’般的集中展示。”徐勇凌认为,在当今世界上,具有对空军装备全系统更新换代能力的国家,只有中国和美国。“空中梯队展示的,全部是已经列装的国产装备,正是这种实力的体现。”
阅兵村里的幕后英雄
在阅兵村里,准备“受阅”的飞机停在跑道旁,每架飞机周围,总能看到一群背影在围着飞机忙上忙下。在空军,地勤机务人员往往被称为“幕后英雄”,飞机的维修、维护和保养,武器弹药的运输、安装和机场地面指示、引导,都离不开地勤机务人员的保障。
每一架参加阅兵、飞越天安门广场的战机背后,都有着后勤、机务等保障人员倾情保障维护的贡献,他们无法亲眼看阅兵时刻天安门上领导人的挥手致敬,也听不到长安街上人群的欢呼和惊叹,但如果没有他们默默付出的背影,受阅战机就无法顺利飞越天安门上空。但当仔细去观察这些“幕后英雄”的时候,却会发现他们大多时候都是在面向飞机,留给人们的只有“背影”。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本安全网,更多安全知识尽在安全常识频道!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谈“依法治国”缘何引出江泽民题字
进依法治国。此时,特别强调依法治国有何深意?佰佰安全网小编为您介绍,卓泽渊还回应了移走“江泽民同志题写的‘中央党校’”校门口卧石的...[详细]
军事专家:抗战阅兵绝非简单秀武力 日本内心惶惶对号入座
抗战阅兵仪式即将来临,韩国等二战主要参战国、部分亚洲国家和其他地区国家领导人及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受邀参加抗战阅兵仪式。而日方却对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