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北京正研究6条主要的通风廊道,以增强通风潜力、缓解热岛效应,帮助吹散雾霾。相关研究建议,对主通风廊道区域严格规划控制,包括控制建设高度和密度等,同时打通障碍点。
研究建议恢复前三门暗河为明河
11月20日,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人士表示,根据目前北京中心城区的通风潜力和热岛分析结果,结合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实施情况,以及北京的主导风向和清洁空气来源等,目前正研究6条主要的通风廊道,如植物园—昆明湖—昆玉河—玉渊潭—前三门大街走向等。
至于为何会研究城市风道,该人士介绍,根据2011年遥感结果分析,北京城市热岛加剧,热岛效应进一步加剧地区空气污染,增加雾霾发生频率。中心城集中热岛主要连片区分布在三个区域,包括分钟寺至十八里店地区,该地区绿地少,建设密度大;南苑机场和首都机场区域,该区域受建筑材料等因素影响,热岛强度大,另外,前门至大栅栏地区也较为严重。
该研究建议,对主通风廊道区域严格规划控制,打通障碍点,提升环境品质并减少污染物排放。在6条风道上,还有4处区域被重点提及,包括北辰路—鼓楼大街一带、CBD东扩区、十里河区域、前三门护城河等。如针对前三门护城河,建议恢复前三门暗河为明河;针对北辰路—鼓楼大街一带则建议控制建设高度和密度。
该人士表示,目前6条风道仅为初步研究建议,主要做潜力分析,为北京正在修订的总规划提供初步参考。相关建议下一步还将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并跟气象等专家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