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日,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正式实施,而不动产统一登记需要信息管理的平台。国土部昨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在今年下半年要实现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2017年要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据介绍,该平台将向公安、财政、税务等部门提供信息共享交换服务。
2017年建成覆盖全国登记信息平台
不动产统一登记涵盖土地、房屋、草原、领地、海域等类型,国土部要求,要对各级各类不动产登记数据、信息平台、软件系统及网络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实现与相关部门审批、交易信息的实时互通共享。
国土部表示,各地要实现今年下半年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明年则要基本完成各级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2017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将搭建在国土部统一建设的“国土资源云”上。
公安税务工商等部门将信息共享
昨日国土部发布《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总体方案》,其中提出,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将覆盖全国,主要面向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动产审批和交易主管部门、其他相关部门、社会公众四类服务对象,提供登记业务支撑、信息实时互通共享、信息共享交换、信息依法查询服务。
该平台提供信息共享交换服务的部门中包括: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等。有人由此联想到会征收房地产税。对此,国土部不动产登记中心市场处处长卢静曾明确表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际上是在鼓励和保护人们持有产业,其制度设计的初衷并未与开征房地产税相挂钩,更不是为了征收房地产税。
《方案》还表示,平台为权利人、利害关系人提供便捷的信息依法查询服务,保障不动产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一套房屋,只有它的房主或利害关系人才能查询。
安全网新闻延伸阅读: 不动产登记难产 多少房叔在阻挠?
不动产登记机构能否如期整合,直接影响2016年不动产登记全面实施。但是,这一登记制度推进并不顺利。国土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300多个地市州盟、2800多个县市区旗中,只有50个地市、101个县完成了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占比分别不到16%和4%
鉴于目前不动产登记制度遇到的困难,国土部目前组织了8个督导组奔赴各地开展调研活动,想通过调研推动这项制度的实施。可想而知的是,国土部的督导组未必能有多大作用。通过国土部的文字表述我们就可以看到里面的困难重重。国土部是这样说的:组织督导组去调研。这就值得追问了,什么是督导,什么是调研?督导组不是调研组,督导组应该去督导,而不应该是调研。当国土部给自己的督导组的任务是调研的时候,也就失去了严厉性。
不动产登记制度,从酝酿之初,到开始实施就遭遇了重重阻力。第一个回合是,酝酿不动产登记制度,被各地官员抵触,理由是侵犯个人隐私。然后不了了之;第二个回合是,不动产登记制度明确表示将不用于反腐,于是地方退让一步,同意推行;第三个回合是,同意推行了,却遭遇了软抵抗,是你观望我,我观望你,就是不见动静。
于是,也就有了这样的尴尬:到了规定的“大限”只有50个地市、101个县完成了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即使是这些地方依然是人员等等都没有到位。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时间限制可以说是一再退让。笔者很关注不动产登记的问题,可是听到的“大限”已经好几次了,从2014年推到2015年,从2015年推到了2016年。不知道到2016年的“大限”是不是还要往后推?
不动产登记制度受阻,其实原因很简单:有些官员担心自己的房产成为裸奔的数字,一些商人担心自己的房产成为问题的导火。暴露了房产其实就等于暴露了问题。他们都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房叔、房哥、房婶、房姐。这才是一个好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一再难产的症结所在。
不动产登记受阻的背后还暴露出了另外一个问题:目前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存在问题的。假如说,财产申报已经没有遗漏了,官员还害怕不动产登记吗?可见各地政府对于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抵触,是对“不动产登记不用于反腐承诺”的担心和害怕,他们害怕上级言而无信,最终用于反腐倡廉。
专家表示: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实施意味着中国将形成一套独立的、全国联网的不动产登记系统和制度,这套系统是今后房产税全面征收的基础,并将对未来的房地产调控手段产生影响。当不动产登记只是为了税收的时候,其实不动产登记制度已经败的一塌涂地。
关于不动产的更多资讯内容尽在本安全网站信息安全频道。如果想了解相关信息安全知识也可关注本安全网安全常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