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梯安全事故频发,尤其是小区电梯事故居多,给居民日常出行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因此提醒大家,公共场所安全乘梯十分重要,居民需对此提高重视,保护好自身安全。
事发小区门前
事发电梯使用标志
北京市丰台区亚胜铂第公馆小区B座电梯,突然从10层急速坠落到地下3层,导致乘坐电梯的36周孕妇王晴(化名)身体不适。
日前,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终审判决电梯生产厂家、维护保养单位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赔偿医疗费、营养费等9700元。
记者注意到,法院在判决书文尾,写下了长长的“感言”:“当普通民众基于对商家和设施提供者、维护者等等的真诚信赖而步入公共场所并享受其服务时,其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即与所在场所提供的服务保障紧密相关……维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并不是本院裁判此案唯一的考量,本院更希望本案的结果能够警示更多的商业主体尊重公众对其服务的选择和信赖。”
发生意外 孕妇乘电梯 从10层坠至地下3层
已经怀孕36周的王晴在亚胜铂第公馆B座乘电梯时,电梯突然从10层滑落至地下3层。
电梯内部标识显示,它是西子奥的斯公司生产的,定员13人,载荷1000KG。
据王晴介绍,她当时准备乘电梯回自己位于10楼的办公室,快到10楼时电梯突然停住。她赶紧按急救铃,“有人说话让摁停,我很蒙,后来听到‘咚’的一声,电梯停在了地下3层。”
王晴说,所幸,电梯停住后,门可以打开,她赶紧走了出来。整个危险的过程,大概有两分钟。
王晴回忆道:“这次事故导致我住院一个月。在住院的前一周,我不能用药,也不能照X光片,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病床上,身体、心理承受了无比巨大的痛苦煎熬。”
北京市朝阳区妇儿医院住院病案记录显示,王晴于2013年4月17日22时办理住院手续,住院至2013年5月14日,共计27天。王晴与西子奥的斯公司无法通过协商对赔偿达成一致。王晴将西子奥的斯公司诉至某区法院,请求判令其赔偿医疗费、护理费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5.6万余元。
诉讼过程 电梯厂家:原告索赔证据不足
庭审中,西子奥的斯公司认可在王晴于事发当日乘坐电梯过程中,涉案电梯曾由地上第10层急速下降至地下第3层。
但西子奥的斯公司辩称,公司人员到达时现场已经没有人,王晴提交的医药单据显示其身体状况良好、胎心正常,住院打分为100分,无法证明王晴所说的“完全躺在床上”,且王晴没有证据证明有关事实与损害结果发生的因果关系,同时医疗费也没有提交相关证据证明。
法院受理 赔偿责任确定 不以电梯质量为前提
法院一审认为,王晴的住院病案记录并未显示有损害事实的发生,也无医嘱要求其住院治疗,而王晴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有损害事实的发生。
其次,西子奥的斯公司作为电梯的生产者,其提交了电梯的合格证、维修保养记录及每年的检验报告,足以证明其产品不存在缺陷。
最终,法院一审判决驳回王晴的诉讼请求,王晴不服,上诉至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
判决结果 孕妇孩子虽无碍 需赔偿检查费用
法院在判决书中表示,王晴在事发时怀孕36周,处于较为特殊的生理阶段,虽然最终生产正常,所生之子亦无异常,但其在该检查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合理损失依法应由对电梯维修保养方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西子奥的斯公司作为涉案电梯的生产厂家、经营者,同时亦系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的总公司,理应及时尽到以上义务。
法院还认为,对损害后果的认定,不应以孕妇及胎儿在当时或产后出现异常为前提和唯一判断标准。电梯之急速下行直接导致了王晴住院观察、必要检查及治疗等费用的发生,结合其病历材料以及实际需要,对其医疗及相关费用总体上宜考虑两周的合理性。
综上,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判决撤销一审判决,判令被告赔偿医疗费、营养费等9700元。
法官感言 希望本案判决 能警示更多企业
在判决书文尾,围绕此类问题,法官还写下了长长的一段话——
“在本案诉讼即将完结之际,对于原告以及其他有类似之遭遇的公众,在遗憾与同情之余,本院必须指出:
第一,在电梯等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后,相关维护保养责任单位首先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在彻底消除事故隐患之后,再继续使用。
第二,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和身体权均受法律之保护,维护公共场所的设施安全既是相关义务主体不容忽视的责任,亦是商业主体持续稳定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当普通民众基于对商家和设施提供者、维护者等等的真诚信赖而步入公共场所并享受其服务时,其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即与所在场所提供的服务保障紧密相关。各类商家更应在公共安全方面树立良好公信形象,提供严格安全保障。
第三,本案中当事人的遭遇虽有一定偶然性,但当前社会中屡见不鲜的意外事件背后则突显了信赖对象服务水平的重要。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维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并不是本院裁判此案唯一的考量,本院更希望本案的结果能够警示更多的商业主体尊重公众对其服务的选择和信赖,以更加科学的制度、更为完善的措施等,缜密防范各种危险与侵害的发生。”
从前晚8时30分到昨天中午12时30分,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本报接到四起反映电梯故障困人热线电话,多位市民遭遇电梯惊魂,所幸有惊无险。而北京晨报记者梳理发现,这四起故障电梯此前都发生过、甚至多次发生过故障,但不知何故均无法彻底修好。电梯故障频发是否正常?对此,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人员认为,目前全市在用电梯共18.8万台,偶然多发比较正常。
专家提醒
电梯坠落 按下每层按键
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电梯方面专家介绍,在乘坐电梯过程中,如遇停电或者发生故障而被困在轿厢里面,乘客应按动轿厢操纵板上的对讲电话按钮通知物业管理单位。乘客被困在轿厢里面并无生命危险,不必惊慌,应耐心等候物业管理单位或电梯公司派人前来救援。如果报警无效,可以大声呼叫或间歇性地拍打电梯门。
遇到电梯下坠,可将每一层楼的按键都按下。如果电梯内有手把,请一只手紧握手把,整个背部跟头部紧贴电梯内墙,呈一直线,膝盖呈弯曲姿势。
此外专家还提醒称,被困电梯后,禁止扒门自行离开电梯,否则容易造成坠落危险。万一电梯轿厢不在该层,扒门者就极易跌落井道。因此,乘梯时一定要等电梯到了所在楼层,停稳后门开了,看清了再出入。
安全网延伸阅读
8月4日晚8时30分许,北京和平里中街一小区内客梯从13楼直坠到6楼,2名居民被困电梯至少十五分钟,幸未受伤。5日下午,电梯维修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因机房温度过高,继电器粘连在一起,使得本来是断开的电路继续运行,从而导致事故。
7月30日晚20时45分左右,不知道怎么回事,电梯自己冲上楼顶,把楼板都冲坏了。”家住四川兴文县同展首座小区的谢先生称,之后电梯马上急速下坠,掉到底楼,幸亏当时电梯里面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