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资讯 > 安全要闻 > 公共安全 > 环境安全 > 正文

治理雾霾,须从加强民众防护意识开始


  • 要闻
  • 2014-11-17 15:56:55
  • 来源:佰佰安全网
  • 要闻
  • 分享
  • 要闻
  • 0
  • 要闻
  • 1687
  • 要闻
  • 收录
导语:对雾霾的纯科学认识仍不系统、完整。它的成因究竟是什么,对人体的危害究竟有哪些、有多严重,都尚无权威结论。科学不强大,人们的认识和信心就少了附着点,今后社会对雾霾反应的不确定性或许要比雾霾本身的不确定性更高。如果雾霾的严重性继续增加,不排除某个时刻在某些人群中出现针对雾霾的恐慌。

2014年十一过后,连续多天的雾霾天气,让中国中东部等地区的多个城市受到严重污染,在社会上引起了诸多的不满和烦躁情绪,雾霾对中国的综合影响显然在加重。

对雾霾的纯科学认识仍不系统、完整。它的成因究竟是什么,对人体的危害究竟有哪些、有多严重,都尚无权威结论。科学不强大,人们的认识和信心就少了附着点,今后社会对雾霾反应的不确定性或许要比雾霾本身的不确定性更高。如果雾霾的严重性继续增加,不排除某个时刻在某些人群中出现针对雾霾的恐慌。

中国需要同时加强对雾霾的科学研究和治理,以及把它作为社会学和政治学的问题高度重视。不要以为伦敦、洛杉矶等都经历了雾霾,我们就可以“自然化解”它。雾霾在欧美出现时,社会的承受力同今天不一样,在互联网时代,今天中国的回旋空间则要相对小得多。

中国过去的污染都是局部的,现在的雾霾,多次把各地的污染大范围连成一片。这非“一日之寒”,解决起来也非“一日之功”,尤其是,中国社会一方面在失去对付雾霾的耐心,一方面又在继续增加生成雾霾的源头。

中国虽有上下对雾霾的真实痛恨,但全社会向雾霾宣战的决心却远未化成每一个成员的参与热情,面对雾霾,中国人并未“众志成城”。

舆论仍热衷于对过往形成雾霾责任的追究,这当中有一部分人是对“抨击政府”感兴趣,他们强调今后治理雾霾的责任也应主要由政府承担,要公民承担义务的呼吁很容易遭到吐槽。

一些科学家指出,雾霾的最大成因很可能是烧煤,而煤是中国这些年发展的支柱性能源。现在每年仍要多烧1亿多吨煤,别说减少,即使不再增加烧煤,短时间内在中国可能吗?大家都要蓝天,但如果让一些人少用电,少取暖少用空调,谁会愿意?

让人们少开汽车,最管用的办法大概是限号行驶,但立刻就有名人宣称个人开车的那点污染,就相当于在自家小区里“放个屁”,这种毫无根据的民粹主义说法获得互联网上的大量掌声。

马云曾说,把空气治理好,首先要把心态治理好。他认为今天的浮躁心态就是我们心里的雾霾,今天的雾霾也是我们心态的写照。我们不记得在他之前还有过哪位“超级社会名人”这样谈论过雾霾。

中国前些年显然低估了工业污染的严重性,这种低估,政府的责任是第一位的。从去年开始的大范围严重雾霾给全社会敲响警钟,也给政府上了一课。但我们现在怨声载道没有用,光空喊要求“政府作为”,如果我们大家不真正行动起来,政府的“作为”就只能是空许诺,因为几十亿吨煤是全中国人一起烧,每年增加的近两千万辆车,绝大部分都是私车。

治理雾霾,是对中国社会集体真诚的一次考验。责任感和自私心在社会成员的层面究竟是什么状态,将随着治霾的逐渐展开浮出水面。也许过去我们对雾霾的厌恶还都是直觉性的,它影响的还主要是我们的心情。当越来越多人倾向于相信它会危害自己的身体时,他们是否积极响应“从我做起”的号召,这对中国治霾的前途将至关重要。

现代化的难度看来比我们原来想的更大更多。雾霾是对中国人这个阶段现代化的一道“天花板”吗?我们同样不太清楚。我们今后需要更加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在继续发展和维持生态之间把握最佳平衡。我们是13亿多人啊,这个国家“平衡”的概念,是那些发达的“小国们”无论如何体会不了的。


  • 关键词
  • 雾霾治理
  • 雾霾影响
  • 雾霾成因
  • 雾霾舆论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 评论
  • 评论
0人跟帖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丘山

您还可以输入200

关闭

今日关注

编辑热推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解这些能救命
第454期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

热门排行

佰佰安全网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