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日前提出“乘客在地铁请勿使用移动电源“的建议,是因为之前在地铁发生过乘客携带移动电源发生爆炸的事故。这件事说明了一个问题:移动电源使用存在爆炸风险。佰佰安全网帮大家分析了一下移动电源中的不安全因素。
移动电源的构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外壳、电芯和电路板。
消费者较为熟知的是充电宝的外壳,外壳除了美观,更需要“实力”。实力体现在强度和耐热性上。强度大才能在意外的碰撞、摔跌中坚强地保卫住内部的电路板与电芯。耐热性则体现在当充电宝内部发生自燃等事故时能够起到一定的阻燃作用,减少意外所带来的损伤。粗略划分,市场上充电宝外壳主要分塑料和金属两种材质。相较而言,金属外壳在强度和耐热性方面比较有优势。
电芯是充电宝中极为关键的部分,其材质对于移动电源的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好的电芯能使用较长时间,也较为安全。目前,在主流的移动电源产品中,我们常见的电芯主要有18650以及聚合物,由于18650电芯成本价格低,很多移动电源厂家都采用18650电芯,有的为了缩减成本拼低价,甚至采用劣质的18650电芯。18650电芯内部为液态电解质,采用该种电芯的移动电源在充电状态下会导致内部电压急剧上升,一旦过充,过热都可能导致短路、燃烧等情况;如果遇到振动、碰撞,很容易导致电解液泄漏,腐蚀电路板,导致事故。
聚合物电芯一般采用钴酸锂,锰酸锂,以及三元锂混合而成,它也同样害怕漏液和短路。但相比18650,它的安全性相对好一些。容量大的移动电源,比如8000mAh以上,如果是多个18650电芯并联组成,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严重,而聚合物电芯基本不会爆炸,严重的会产生火苗。
电路板的主要功能则是在输入输出过程中对电压、电流进行控制,也可以实现其他功能如照明、电量显示。好的电路板能提高转换率,减少电阻对充电的影响,让充电宝发挥最大性能。出色的电路设计可以保护电芯,降低损耗和发热,最大限度保证电芯能量转换为输出能量,同时还有稳压稳流的作用。好的电路板,能在电源过度充电或放电时自动调节,电充满后自动关闭充电功能,能保护手机等设备的充电安全。
所以,在地铁里看到别人手里拿着移动电源玩手机是不是要离远点儿呢?大可不必。但是在购买移动电源时需要提高重视,因为为了安全起见,多加小心,一点儿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