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话诈骗由国内诈骗转移到了国际诈骗,2015年6月10日,通州法院对一起特大电信诈骗案作出一审判决,这起诈骗团伙隐藏在非洲埃及,向中国大陆不特定多数人群发语音电话,冒充邮政、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机关工作人员,虚构被害人名下信用卡涉嫌犯罪,需要对被害人财产进行核查比对等事由,诈骗被害人进行转账或者汇款,骗取被害人钱财。目前,该犯罪团伙已被法院审判。
此电信诈骗犯罪团伙的负责人来自中国台湾地区。2014年4月至6月期间,他们诈骗三人数额共计900多万元。
2015年6月10日,通州法院对这起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作出一审判决,以诈骗罪判处李某等8名被告人(另有两人未到案)11年至3年3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0万元至2万元不等。这些被告是如何加入到海外电信诈骗团伙?诈骗团伙又是怎样一步步实施诈骗行为的呢?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却成了被告”
法庭忏悔
在这起跨国特大电信诈骗案庭审现场,被告人陆某非常后悔,“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使我成了今天的被告,也毁了我的青春。”陆某说,是轻信与贪念让她和其他被告人一样成为阶下囚。
1987年出生的陆某高中文化,2014年4月的一天,一位朋友称可以介绍她以旅游的方式出境,去埃及从事话务员工作,薪水不菲,并且机票、签证全免费,吃住全包,“我很喜欢旅行,以为去埃及是个出国旅行的好机会,所以就答应了。”
然而,“一到那边,一个叫阿乐的台湾人就把我们的手机、护照都没收了。然后给我们几个培训,让我们背打印好的稿子,教给我们一些术语,要我们冒充邮政、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据陆某交代,他们的“办公”地点在埃及亚历山大一别墅内,“公司”共有40多人,提供食宿,统一管理。三名主要负责人均来自中国台湾。
“其实那时我心里已不想做了,可他们扣了我的护照和手机,不让我走,也不让我随便和外界联系。”陆某说,公司规定,不允许自己使用手机,相互间不准讨论各自工作的情况,每个星期可以通过公司的网络往家里打一次电话。
将上大学的外甥骗进诈骗组织
不择手段
8名被告中,被告人李某是负责在中国大陆为该海外电信诈骗组织招募接线员的。
“我专门找那些无业的,没有事情做的人,诱惑他们说:干这一行一线员工底薪就有6000元,业绩提成新手也有5%,二线提成一般都是8%,费用都由公司出。每带过去一个,我就有人头费3000元,另外我带过去的这些人的总业绩5%是我的提成。”李某交代。为了金钱,李某甚至将自己正在念大二的外甥刘某也送到了这个诈骗组织。
“反正你放假没事情做,帮我出国凑个人头,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出去就接接电话,还能混个底薪。”舅舅当初说的话刘某记忆犹新,“没想到这辈子我就毁在舅舅手上,我自己也利令智昏!”刘某痛悔不已。
据刘某交代,他被分配在一线当接线员,“到了哪里,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电脑群发录音电话,对方就会打电话过来问情况,然后我们就冒充邮政、公安、检察院,一步一步把接到电话人的钱骗过来,我一共干了17天,骗到31万元,工资加抽成2万1千元。”这些个人信息从何而来?刘某说,“专门有人做这事,一般5毛或1元钱就能买到一条信息,包括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等,还可以搞到你在网上的购物信息。”
冒充检察官 一通电话骗走800多万
疯狂诈骗
刘某还交代,诈骗团伙骗到的大都是中年女性,还有在校学生,男性很少上钩。
2014年4月24日上午,正在上班的庄丽接到自称是通州邮政局的电话,男子称她有一封加急信已经投递了两次,都没有找到人。
电话中,男子“热心”地帮她查看这封“加急信”,称“2014年1月庄丽在上海虹口建行办理了一张信用卡,现已透支了8540元,银行要起诉”。
片刻,一个021开头的电话打到庄丽手机上,对方称庄丽涉嫌一起贩毒洗钱案,让她马上回家,会有检察官和她联系。庄丽回到家后,一个自称姓吕的“检察官”就打来电话。“你现在要配合我们调查,不要泄密,不要跟任何人讲,包括你的爱人,否则就构成泄密罪,至少要判3到5年。”“吕检察官”以威吓的口吻说,随后指令庄丽打开电脑,上他提供的“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网站”。
庄丽点击进入后,页面就出现关于此案件所有人员的A号通缉令,庄丽发现自己郝然也在其中,上面显示的是她身份证上的照片。就这样,对方以清查名下所有资金为由,两天内成功让庄丽汇出700多万元。第三天,骗子又让庄丽筹集430万元,囊中空空的庄丽只得向朋友去借了100多万元,三天共向骗子汇去800多万元,后在朋友再三追问下,终于道出原委,朋友断定她陷入了骗局,让她赶紧报警,庄丽这才如梦方醒。
去年7月25日,这起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中8名犯罪嫌疑人落网,更多案件背后的细节也随之浮出水面。
电信诈骗 加强防范刻不容缓
警方提示
据办案警官周华华介绍,电信诈骗不同于传统的诈骗犯罪,没有固定的作案时间、地点,嫌疑人与受害人不是面对面接触,所以犯罪空间相对较大,受害人无法描述嫌疑人的体貌特征,无疑给侦破工作增加了难度。另外,电信诈骗活动中,嫌疑人使用手机开设银行账户,多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所以难以确定对方的真实身份。
“目前,受害群众最关心的是自己被骗走的钱财到底能不能退回,由于受害人钱财主要都被骗到犯罪集团手上,所以尽管有的案子破了,钱财能否追回还是未知数,警方正在努力。”周华华说。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听从陌生人的指令进行转款或操作银行柜员机,不要将个人身份及家庭成员身份信息透露给他人,谨防犯罪嫌疑人冒充执法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活动,遇到突发事件要沉着冷静,主动拨打110咨询。
本案审判长鲍维军指出,电信诈骗案件背后存在的大量个人隐私信息外泄问题。不法分子为什么花钱就能买到个人信息?网络电话为何能随意改号迷惑受害人?这些监管上的漏洞都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有关部门应引以高度重视,才能从源头上斩断电信诈骗的黑手!
佰佰安全网提醒:不法分子诈骗手段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随着骗子诈骗手段的提高,我们的反诈骗意识也要逐渐的提高,这样或许还能减少被骗的机率,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能随便泄露个人信息,另外政府的监管也很重要,打击骗子刻不容缓。更多相关电话诈骗资讯,请继续关注佰佰安全网信息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