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第69期

华县镇政府打白条吃垮饭店欠下的民心账谁来还?


导语

  今年54岁的老宋,人生经历可谓一波三折,先后从农民到餐馆老板最后又做回了农民。老宋说:“开了20年餐馆,03年就开不下去,倒闭了,欠账太多,(欠了)7万,当年的7万,杏林镇政府欠的。”从97年的第一张白条到03年饭店倒闭的最后一张,7年间这样的白条老宋足足攒了一百多张。几乎每张单子上的内容都如出一辙,菜名、金额、签字。

家住陕西省渭南市的老宋今年54岁,说起老宋的人生经历也算是一波三折,先后从农民到餐馆老板最后又做回了农民。之前老宋曾经开了20年餐馆,但是从2003年就开不下去了。对此,老宋称欠账太多,(欠了)7万,当年的7万,杏林镇政府欠的。政府吃饭赊账“打白条”,7年时间148张欠条,共计7万元。如果单看数字兴许会觉得是在小题大做,7年时间7万元,平均下来每年才1万元,一个偌大的政府一年公务接待1万元并不是不能接受。关键是,此笔钱是10几年前欠下的,以当时的物价水平来衡量的话,足够买一套房子了。您对此怎么看?

华县老农开饭店被镇政府吃垮

老宋今年54岁,人生经历一波三折,先后从农民到餐馆老板最后又做回了农民。当年,24岁的老宋在华县火车站外开了一家名为华州酒家的餐馆,因为离杏林镇政府比较近再加上口味不错,从97年开始,就成了杏林镇政府公务接待的定点饭店。

华县镇政府打白条吃垮饭店欠下的民心账谁来还?

从97年的第一张白条到03年饭店倒闭的最后一张,7年间这样的白条老宋足足攒了一百多张。几乎每张单子上的内容都如出一辙,菜名、金额、签字。记者翻看这些单子中,最小的有15块钱的饺子,最大的有400多元的酒席,而其中以二三百元的饭局居多。大盘鸡、烧肚条、烧吊子、带鱼这样当年的硬菜频频出现,而很多单子上都明确标注着用餐的缘由。

老宋说,一百两百一百两百,七年间累计起来的近7万块钱,硬生生将他的华州酒家的饭店吃垮。不过饭店都垮了,可是白条上的钱却还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至今难以要回。老宋说,七万块钱的欠款主要分为两种,一部分是镇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自己吃的,另一部分是镇政府公务接待时欠下的。而这些账目,历经了三任镇长。

从2003年至今12年过去了,闲暇时间老宋不是在要帐,就是在要帐的路上。发黄的白条,包裹在柜子里的盒子的最底层,拿了又放,放了又拿,可是钱却没要几个。时间一年又一年,后来的政府领导也是换了又换,一届推一届,要帐路上的老宋说,跟镇政府这么多年打交道下来,他都快绝望了。

老宋说,按照华县第一批做生意的人来说,他现在怎么说也是县上的富足人家,可是正是这不成功的餐饮生意和近7万元的欠款,让老宋一家只能在高速旁的板房中度过余生,那么作为杏林镇政府为什么能欠款一欠十多年呢?而今后对于老宋的这7万块钱的欠款又该怎么解决呢?

政府打白条让群众何处话凄凉?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镇政府欠账“打白条”,却欠的是心安理得,打的是理直气壮。近年来,不时的有政府“打白条”,公职人员“欠账不还”的新闻见诸报端,不得不说,这种官场乱象,损害的是政府形象,降低的是群众满意度。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镇领导一茬接一茬的换,“白条”却只能冷冰冰的存在着,真的是让群众无处话凄凉。

华县镇政府打白条吃垮饭店欠下的民心账谁来还?

当今社会,公职人员停霸王车、洗霸王浴、吃霸王餐的比比皆是。那种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让一些政府公职人员对“吃白食”视若无睹。他们理所当然的把自己归类为“公家人”,当然要吃“公家饭”,当然要花“公家钱”。所以也就造成了吃饭“打白条”,最后让“公家”买单,还美其名曰全都是“公家事”惹的祸。但事实却是今天签字、明天走人,吃垮了饭店、害苦了群众。

其实,作为镇政府,先“打白条”后定期还钱也无可厚非,毕竟,镇政府公务接待不可少,为了方便也是可以的。但将“白条”变为“废纸”就不对了。经营饭店也需要成本,也需要买米买菜,平时的欠账本就让群众苦不堪言,连续7年欠账不还,这是对群众利益的漠视。当然,历经了三任领导的“白条”,也因为陈年烂账,总也提不上日程。作为老宋,也真是难为了。

政府“打白条”看似欠账,实则欠下的是民心。群众讨债7年未果,长期下来,群众对政府更多的是失望,而政府失去的则是群众的信任,是民心。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一个政府,失去了民心,又如何指望其能够为人民服务?又如何期待其能够发展壮大?赊账看似小事,实则关乎民心,长期扮演“老赖”,极其危险。

政府打白条赊的是钱财欠的是民心

其实饭店与一些政府的关系一般都是互惠互利的。一方面,一些饭店想方设法攀政府的高枝,希望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原因就是看中了政府公款接待的高消费和高利润;另一方面,政府喜欢去长期“合作”的饭店消费,因为这些饭店深谙接待之道且“签单”好说话。

华县镇政府打白条吃垮饭店欠下的民心账谁来还?

可近年来,饭店与政府闹掰的新闻时不时就轰炸下你的耳朵。一些饭店由于政府部门长期的“白条”累积,影响了正常营业,甚至不得不关门歇业。比如,甘肃省和政县26个部门,打白条消费13年,共计欠款60多万,吃得接待定点企业资金链严重锻炼,陷入困境;湖北阳新县一酒店近5年被10多个政府单位打白条吃垮,累积欠款40多万元,店主为给被烫伤的儿子整容四处讨债无果;再诸如官员啃猪蹄欠下70万元,小吃部被打欠条178张等“官赖”行为不胜枚举。

虽说欠债还钱是社会公知,可在官赖的字典里,或许只有“一拖再拖”的字眼。求助于媒体似乎是饭店最奏效的办法,打白条的“官赖”一经媒体曝光,马上就有还款的意愿了,欠的少的直接就还了;而欠的多的无法一次性还清的干脆就来个“分期付款”。说白了,“公仆”饭店吃喝打“白条”,最终结果就仅限于政府“一还了之”,没有个人会因为吃喝“打白条”接受任何问责或处罚。

公款吃喝欠下的“白条”由谁还款还得细说,债务人未必就仅是政府一方。若都由政府还,不就是拿纳税人的钱去擦“官赖”的屁股吗,岂不便宜那些大吃大喝后“随手一挥”的“公仆”了?究竟如何还款,一来须纪委、审计、财政等部门联合调查核实,是否每一张白条的后面都是正常的公务活动,有没有借公家之名行自己私利的?该个人掏腰包的就不能帮忙埋单,必须追究到底,以示惩戒。再来,对于那些动辄欠款数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欠条,签字审批的领导都换了好几任了,难道就这样任由前任拍屁股一走了事,后任收拾烂摊子?若是“旧官新官都不理旧账”,那谁又来为群众的利益负责?

一言以蔽之,处理“白条”问题切莫胡子眉毛一把抓,更莫止于“一还了之”,在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的高压常态下,问责必须从严从实,才能警示那些还心存侥幸、顶风违纪的领导干部,只有板子打在自己身上了才明白痛的滋味,才知道违纪的成本并不是那么低的。

政府打白条还请还清“民心债”

事件的主人翁老宋,堪称农民工创业励志的典范,从农民一步步打拼出来,变成让人艳羡的餐馆老板。可惜好景不长,在杏林镇政府的148张欠条下,又无奈回到了农民的身份,让人唏嘘不已。吃饭付钱乃天经地义,这是消费与被消费的恒定定律,连3岁小孩都知道买东西要付钱。作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都属于人民公仆,怎么连3岁小孩都不如?吃饭就打欠条,欠下的民心债谁来还?

华县镇政府打白条吃垮饭店欠下的民心账谁来还?

当今社会,尤其是公务员队伍里的确有一批害群之马,停霸王车、吃霸王餐,将权力的霸道发挥到极致。作为人民公仆,他们们不仅没能做到为人民服务,反而损害人民的利益,实在不应该。用权力压榨人民的利益,实为不仁义。一顿饭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同事之间三五几人打平伙,摊下来也是完全能够承受的。一心只想着签单打欠条,吃公家的饭,有公家来买单,就肆无忌惮的大吃大喝,丝毫不顾欠下的民心债。公职人员倒有固定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可餐馆老板不一样,他靠双手劳动维持生计,根本承担不起无休无止的“打白条”。

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一个政府,失去了民心,又如何指望其能够为人民服务?既然民心债已经欠下,就要想办法去还债。一是尽快把欠下的饭钱如数归还;二是为餐馆老板提供就业培训,让他能另谋出路再就业;三是严肃整顿作风纪律,严禁“打白条”。用持续不断的服务热情将欠下的民心债补回来。

政府官员打白条吃霸王餐该严惩

当今社会,公职人员停霸王车、洗霸王浴、吃霸王餐的时有发生,为何他们有如此特权?作为人民的公仆,他们不仅没能做到为人民服务,反而损害人民的利益,实在不应该。这既损害了干部形象,也影响了政府公信力。

华县镇政府打白条吃垮饭店欠下的民心账谁来还?

孟子曰:“诚,乃立于天人合一与性善论之上,无道乃诚也。”做人要讲究诚信,政府部门就更应取信于民,这是老祖宗给予我的教诲。无论何时何代这块“金字招牌”都立于不败之地。但是镇政府的“白条”却让老百姓伤透了心。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政府给老宋打的148张白条,让他走上10多年的讨债生活。这种赖账行为,反映的是官场乱象,更折射出某些领导干部的“官本位”思想。

归结原因,政府“白条打白条”一是由于基层政府对公款消费的管理不严;二是由于财务开支不够透明、公开,缺乏外界监督;再有就是个别领导干部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以为手握公权力,就可以赖账赖得有恃无恐。

笔者认为,政府白条打白条、吃霸王餐着实应该严惩,还老百姓一个公道。一是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清理,并对违规违纪消费人员进行严厉问责;二是加大监督力度,限制公款消费,控制财政来源,公款消费按级别按次数限定金额,超出部分自掏腰包,这样就从源头上扼杀住消费来源;三是不能“打欠条”,既然要消费,就得实实在在的付款,当餐结账,避免欠账现象;四是开通举报热线、举报信箱,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倘若有“公款消费”大吃特吃现象一经查实,将严厉查处。

欲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尽在本安全网公共安全常识频道!


责任编辑:杨赓

结语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党员干部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如今却走了形、变了味;群众利益无小事,是每名党员干部的职责坚守,如今却成了被踢来踢去的皮球,这的确值得各级政府部门和党员干部反思。无论是官员权力的运行和监管,还是政府公信力的建设,都需要亟待加强。否则,受到伤害的百姓绝不会姑息,党纪国法也绝不会轻饶。

您认为杜绝政府打白条这种行为的最有效办法是什么?

加强监督管理

完善举报体系

加大处罚力度

以上全选

加强监督管理
0%
完善举报体系
0%
加大处罚力度
100%
以上全选
0%
  • 关键词
  • 白条
  • 投资安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 评论
  • 评论
0人跟帖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耕地的羊

您还可以输入200

关闭

往期回顾

编辑热推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解这些能救命
第454期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
业界 | 果加智能携旗下产品亮相第八届...
科普 | “一带一路”到底是啥?最详尽...
曝光 | 震惊!男子多次“含蟑螂”下馆...
流言 | 富氧水可以为身体补充氧气?
品鉴 | 防滑砖不防滑怎么办,教大家一...
大事件 | 嫦娥六号月背采样返回任务全过...

热门排行

KBOF车载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