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526

高校“代课”乱象 谁之过?

2017-05-30 14:51:24 来源:佰佰安全网
24193人阅读 0条评论
导语

“代课”“代写”“代考”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近年来,高校中“代课代考”一族悄然兴起,“代课、代拿快递、代洗衣服”,只要你能想到,没有什么“代”不到,这些“代客”们利用网络手段“明码标价”,可谓“童叟无欺”。

“代课”“代写”“代考”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近年来,高校中“代课代考”一族悄然兴起,“代课、代拿快递、代洗衣服”,只要你能想到,没有什么“代”不到,这些“代客”们利用网络手段“明码标价”,一个月收入近千元。

有需求自然就有市场,熟不知这些看似“你情我愿”的事情,不仅正在一点一点蚕食着每个人的诚信,其背后还折射出的问题才最该令人深思!

学生价值观扭曲,与诚信的做人原则相违背

“代课”本是一个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现象,而且无论是寻求“代课”还是提供“代课”的学生,都与诚信的做人原则相违背。

大学校园代课盛行,实质上是“钱可买通一切”价值观的扭曲体现,校园内“代课族”盛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学风衰败,上课靠代课,考试找枪手,毕业论文就难免摘摘抄抄,这样的毕业生走上社会,你还能指望他勤奋努力、爱岗敬业?

进入一所大学就说明你接受了大学的教学理念及规章,而大多数老师还是认真负责的。对极少数老师的教学有意见,可以向校方反映,也可以和老师探讨,最起码,你可以在课堂上自习,而不是花钱找个像自己的人来搞欺骗。

那么,这些找人“代课”的同学可曾想过,自己“十年寒窗苦”难道就是为了到大学来虚度青春吗?父母辛勤工作是为了让你们荒废学业,自欺欺人吗?许多学生认为只要完成学校的任务即可,孰不知是在坑害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悲哀”。

老师教学循规蹈矩,学生对课堂提不起兴趣

学生找人“代课”,学生对课堂提不起兴趣,老师是否有责任?答案是肯定的。

课堂上点名治标不治本,三尺讲台是老师的舞台,舞者不下苦工夫,怎能赢得了观众的掌声?点名只是一个机械做法,在上公共大课的时候,老师根本就不会去认人,点到也只是例行公事,只要有人答到就表明这个人来了,被发现的可能性极低,所以代课就不存在风险。

忽略了更为重要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的改良,甚至于多年来沿用相同的教案,与时代发展严重背离。教学内容循规蹈矩,如果课程不吸引学生,留住的也只能是面无表情的听课者。如此“不走心”的教学,自然无法留人。

增加学习本身的吸引力才是关键,老师要提高授课水平,多关注学生,用妙趣横生的课堂引发学生的共鸣和学习热情。利用丰富的学识、渊博的知识以及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幽默的讲课风格,让学生觉得这个老师非常优秀、非常有魅力,不去上他的课有种遗憾的感觉。相信老师的课上得好听了,“代课族”自然就会消失。

校园管理不力,整治“代课”风违规成本教低

“代课”风的盛行,学校具有可不推卸的责任。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师的互动性教学、知识的创新性和灵活体现、教学管理体系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应反思。高校领导对“有偿替课”的解决仅停留在“文件发一发、嘴上讲一讲”,并没有出实招、下狠劲。

在班中,代课者如果被老师发现了,顶多是被轰出课堂,比代考的惩罚轻多了。违规的成本太低,让部分学生有恃无恐,让老师愤怒却又无可奈何。高校体制、管理和课程设置上不合理、不完善,学校校规不严厉,如果将代课、代考计入信用档案,或者直接取消、降低平时成绩,那么,违规学生还会如此肆无忌惮吗?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回归校园的本真

解铃还需系铃人,大学生要明白,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为人处世的宝贵资源,作为大学生,正处于学习受教育的阶段,更应懂得诚实的重要性。上课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花钱上学,又花钱请人“代课”不是明智之举。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不仅是对父母的感恩,更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珍惜在校时期的学习时光,莫让人生留下遗憾。

学习是为了自己,与任何人无关,如果真的有事可以光明正大的请假,“逃之夭夭”和“课堂生意”是不被允许的,希望那些还在迷途的同学们能够早日“回头”,回归校园的本真,别让“代客”毁了美好的青春。


责任编辑:吴梦莉

结语
  大学校园代课盛行,“上课靠代课,考试找枪手”等现象反映了部分大学生扭曲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风衰败的体现,有关部门应高度关注,对此现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莫让“有偿代课”成为校园“风尚”,让校园失去教书育人的意义。

高校“代课”乱象该不该管?

不该

100%
不该
0%
点赞数 推荐 0
收藏数 收藏 0

关键词

  • 高校
  • 代课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为您推荐

往期回顾

安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