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游屡遭强制消费 旅游监管混乱是根因

近年来,内地游客赴港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在给香港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内地游客也频频因购物纠纷与香港本地人发生争吵甚至肢体冲突,有的甚至命丧香港,越来越多的因强制消费造成的公共场所人身安全事件,让人们不禁对赴港游产生恐惧,尤其是近日,一内地游客因在港购物时嫌贵而遭到围殴致死的事件,再次震惊了大众,“赴港游”变成了“赴险游”,这一次次内地游客与港人交恶事件,让旅游监管的混乱,显而易见的暴露在人们面前,相关部门须尽快拿出解决办法,杜绝“低价团”等强制消费行为,净化旅游市场才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内地游客涌入香港购物、旅游,让本来就地少人多的香港,变得更加拥挤不堪,香港人对内地人印象越来越差,甚至贯以“蝗虫”称呼,认为内地游客只是来低价消费,影响了他们的生活,积怨日益加深,近日,香港又发生一起内地游客被旅游团导游及“不明人士”围殴致死的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赴港游人群在公共场所购物、旅游时人身安全的关注。
内地游客在港被殴身亡事件
10月19日,香港九龙的红磡民乐街的珠宝店发生了一起公共场所打架致人死亡的安全事件。香港多家媒体报道称,一个内地来港的旅行团内,一男一女两团友嫌店内商品价格昂贵,没有购物,因而与导游产生争执,事后,一名50多岁黑龙江籍男性游客因伤被送往医院救治,最后不治身亡。
香港警方逮捕了4人,包括一名当地导游和一名内地旅游团领队。
国家旅游局对该事件表示高度关注,要求该局驻港机构了解相关情况,与香港旅游主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协助和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并希望香港方面尽快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后续事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维护内地游客合法权益。
近年赴港游游客购物纠纷事件盘点
2010年3月,香港女导游阿珍因内地游客购物不足便加以辱骂的视频曝光,受到业界一致谴责,她无奈于7月27日现身京城公开致歉。
2010年,前乒乓国手陈佑铭在香港女导游的安排下,进入红磡某珠宝店购物,被强行要求消费后与女导游发生争执,被导游阻止离开店铺。陈佑铭心脏病突发不治,引发关注。
2015年10月22日凌晨,北京一低价游旅行团游客在首都机场与旅行社领队发生争执,称日前在香港珠宝店内遭遇“强制消费”,被锁店内近3小时,共购买价值超过17万港币的珠宝。
内地游客对香港的好感度下降
在2015年刚刚过去的国庆“吸金周”,香港旅游市场较往年冷清了许多。香港本地商户直言,遭遇了“史上最惨淡黄金周”。香港旅游业议会数字显示,今年长假内地旅行团数目由去年平均每天300个,下跌至260个。香港入境团旅行社协会表示,香港已经不是内地游客长途旅游的首选。
2012年,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曾语气激扬地介绍说:内地是香港最大的客源市场,总数达2810万人次,占全部旅客数字的67%。
近两年来,因内地游客激增,部分港人表现出强烈的排外情绪,在“蝗虫歌”、“小童便溺”、“导游阿珍”等一系列事件后,内地游客对香港的好感度明显下降。2014年内地赴港游客数量出现10年来首次下降。
香港入境团近年出现“影子团友”
据港媒报道,近年去香港旅游的入境游客中,出现一些“影子团友”,就是假冒游客随团旅游,然后强迫其他内地游客购物的人。
何为影子团友?一位业内人士称,“影子团友”类似于一些景区、景点、购物店,以冒充团友、普通市民来诱导游客消费的“托”,“‘影子团友’多是香港民间说法”。
据熟悉内地旅游业运作的资深业界人士透露,近年香港入境团的经营结构已改变,在深圳组成的散拼团几乎由数间内地旅行社操控,占去市场八成客源,他们会安排“影子团友”或其他人随团到香港,渗透入团内强逼旅客购物,又招揽香港人作持牌人在港开设接待旅行社,经营一条龙旅游服务。
香港旅游界立法会议员姚思荣20日表示,内地一些旅行社以很低的价格组团,他们会先跟旅客说,比如“要在香港购物满多少钱,否则成本拿不回来”。到了现场以后,有的旅客可能就会觉得:“怎么这么贵?”拒绝购买,出现争执在所难免。整个过程中,旅行团里的团长或者团友起了诱使或要求旅客买东西的作用,他们会从旅行团领任务,在游客购物后拿到好处,也被称为“影子团友”,他们认为,正是这些影子团友破坏了香港的旅游秩序。
畸形旅游团出现之因 或是看中游客贪便宜心理
近年来,有不少低价团、购物团出现,这类旅游团的出现,满足了一部分人“低消费”就能赴港旅游的愿望,但事实上,各种各样的购物纠纷也多是在这类旅游团中发生。
业界权威人士估计,目前,除了自由行之外,港澳游市场上超过80%的份额被“零负团费”所占据。正是因为这种畸形的发展,让优质港澳游步履维艰。
经营港澳游十多年的深圳旅游集散中心公司的负责人王云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以香港游四天三晚为例,在内地一些省份,如深圳旅游集散中心公司卖到每人2000至2500元,而一些不正规的旅行社卖到每人300元左右,甚至“零团费”出行,“仅来回机票都要1500元左右;香港食宿价格又高,一个三星级酒店每晚要350到400元;香港方面还要回佣300到500元的人头费给组团方。这些透支不从游客购物上面榨取从哪里来呢?”
“正是因为游客贪图便宜,才让这些人有了市场。”业界人士认为,一些香港导游说话都比较难听,如果不消费,导游会骂游客出来骗吃骗喝,其实这也有一定的原因。“这种旅游的压力都在导游身上,他们必须保证每人消费的最低额度,否则自己就要贴钱,游客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欠了他们钱,怎么可能服务好呢?”
强制消费等购物纠纷对香港“购物天堂”势必造成影响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近年来屡屡出现香港人与内地游客购物时产生纠纷的事件,让内地人对赴港游产生疑虑。深圳多家跨境购物中心陆续开业后,不少民众赴港意愿更低,称在家门口购物更方便又便宜,不愿大排长龙赴港。
业界直指,香港购物天堂地位受到澳门、深圳等邻近城市的挑战,若再不思改进,优势可能将逐渐失落。
“低价游”“购物游”两地都明令禁止
以“低价团”或“零团费”为名组织的内地赴港购物团在香港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由此引发的争执和冲突也接连发生。究其原因,大概是巨额的利润及相关部门监管不力造成。
今年暑假期间,石家庄有旅行社推出的零团费港澳观光购物团,在行程中游客不断被强迫购物,否则司机就不开车,让团员在路边晒太阳无饭吃。在不买就被“教训”的情况下,全团一天共消费了16万元。导游声称,“能不能走出店,要看任务完成情况及导游的心情。”
我国在2013年禁止此类“零团费旅游”,防止旅行社“以低得不合理的价格吸引游客”,随后强迫他们购买过高价格的商品,从中赚取回扣。
香港政府要求监管机构——香港旅游业议会(Travel Industry Council)调查卷入珠宝店冲突的旅行社是否违反了禁止零团费旅游的规定,并承诺“会严肃处理任何旅行社违规情况”。
如何解决香港旅游之困?
现在越来越多的内地人已经对香港旅游产生恐惧感,有一部分网友甚至评论道:“为什么还要去那里?无论你买多少商品都会受到责骂。如果你不买东西,他们甚至会杀了你!让香港人买他们自己的东西吧,让他们自己推动经济繁荣吧。”如果最后真的是这样,这恐怕也是香港本地不在愿意看到的吧。
2014年5月,香港立法会秘书处针对自由行发布的《研究简报》指出,2012年,自由行为香港经济带来261亿港元的增值,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3%,并提供约1143万个职位,占总工作人口的3.1%。但同时也令香港社会面临租金暴涨、通货膨胀和本地零售业单一化的问题。港旅游业界人士则认为,长期以普通观光购物为主的自由行业务,对香港的经济贡献十分微弱,港府应拿出更多精力发展高端旅游业。
旅游强制消费频出问题 如何解决
旅客报团须谨慎 莫贪小便宜
强迫购物在哪里都是不对的,但是强制消费这类购物纠纷事件却在旅游业层出不穷,原因在哪?就是一些别有用心人士抓住了部分旅客“贪便宜”的心理。用最少的金钱得到更多的旅游服务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如今物价飞涨的消费环境下,大家是不是也应该想想,用这么低的价却享受到不对等的旅游服务,有这样的好事吗?旅行社就不会盈利吃饭了吗?
因此,游客在选择旅行团时要留意,低价和免费的旅行团可能会有问题,千万不要什么旅行团都参加,莫因贪小便宜而吃了大亏。
加强旅游行业监管 严厉打击一些“低价团”
相关行为主管部门要认识到“低价团、购物团”对整个旅游行业的危害严重性,坚决行使监管职能,要严肃查处旅行社违规经营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这样才能给那些祸害行业的蛀虫们以最有力的警示,净化旅游行业,保证游客的旅游安全。
旅行社也要自律 要把眼光放长远
旅行社是直接与旅客产生接触的,不能为了一时利益,用一些像类似“低价团”等欺骗手段去误导旅客。 “低价游+强迫购物”这种伎俩从短期来看是能吸引消费者、增加竞争力;但长期来看,伤害的是自身的信誉,而信誉才是旅行社赖以生存的根本。因此,旅行社要懂得自律,守住法律和道德的经营底线。
责任编辑:胡玲玲



- 关键词
- 赴港游
- 内地游客
- 强制消费
相关阅读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