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包子吃出蟑螂 百年老店为何也频出食品安全问题?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出现,连习大大光顾过的庆丰包子铺也不能“幸免”,近一个月,庆丰包子接连两次被网友爆出“吃出虫子”,如此知名的餐饮店也不能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更何况一些小餐馆,这让消费者再次对餐饮业食品安全失去了信心。作为一家百年老店,之前似乎也默默无名,自从领导人光顾后,不断的迅速扩张,出现这样的事,似乎也是预料之中,我们不禁要提醒,庆丰包子,做事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最后只会事与愿违。如果包子频出问题,即使连锁店再多,又有何意义?
北京庆丰包子铺近一个月来连续两次吃出虫子,极大的震惊了对包子情有独钟的消费者,一家有着百年历史而且还是领导光顾过的包子铺,出现这样的食品卫生安全事件,再次挑战了我们对餐饮业食品安全的信任底线。不同于以往的食品安全事件,这次让广大消费者极为愤怒的原因,恐怕更多的是归责于庆丰包子铺自身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管理不善。
北京庆丰包子铺吃出蟑螂腻虫事件
2015年9月15日,有网友微博爆料称在庆丰包子铺顺义国泰店用餐时吃出蟑螂,并附上一张蟑螂黏在包子底下的照片,背景是庆丰包子铺的打包袋。一个月之后的10月16日,又有网友爆料在庆丰包子铺大慧寺店的醋里吃出多条腻虫。
目前,两家涉事店铺已被停业整顿。
为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庆丰包子将聘CCIC把好食品安全关
庆丰包子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事暴露出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公司将深刻吸取教训,加快扩大督导团队建设的步伐,强化督导检查和培训管理,加大对可能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确保连锁企业严格执行店铺运营标准。
10月19日,“庆丰包子铺总部”再次发布微博表示,庆丰包子铺连锁企业将聘请独立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检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CIC),为食品安全把关。该微博介绍,CCIC多年来一直承担上千家大型企业食品安全评审工作,曾为2008年奥组委和2010年世博会特许商品质量管理服务指定服务商。
此外,微博表示,从10月18日起北京庆丰包子铺还将对全部连锁店铺进行长达三个月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并由CCIC和北京庆丰包子铺营运督导中心逐一进行复查。
知名餐饮频出食品安全问题 不止庆丰包子一家
1.【汉丽轩】@人民日报:“客人吃剩的肉,端回后厨整理后再次摆上取餐台;在过道和垃圾桶之间被来回踢的死鱼,最终变成了鱼片;已有异味被退回的鱿鱼,拌入洋葱和调料,“新装”上台。后厨,厨师切菜不洗手,甚至用菜刀铲地上的垃圾……”还是希望能还消费者一个安全健康的就餐环境。
2.【必胜客】2015年7月28日@周徒子发微博称:“【东直门必胜客】昨晚吃饭吃出玻璃,一嘴的玻璃碴。今天刚陪一起吃的朋友做完胃镜回来,我因为验血明天才能做。索性没查出个大玻璃进胃里,祈祷胃里的小玻璃可以顺着食物别划上肠道。这是图,感觉比你们大通国牛逼太多。”以后大家吃东西还是小心一点为好,毕竟我们不是能吃玻璃的“奇人”呐。
3.【比格披萨】@央视新闻:“比格披萨北京紫竹店,记者看到,"清洗池"被用来洗餐具,经常不换水,盘子在漂着菜叶和油花的水中捞起,用布简单擦洗,清水一泡,就拿给你用了,这些水池还经常用来洗垃圾桶和墩布…还会用来解冻鸡翅……”看完整个人瞬间就不好了。
4.【7-ELEVEN】今年2月底,法制晚报记者经过面试后,通过4天的培训,被分配到了7-ELEVEn便利店建外日坛路店。经过长时间观察,记者发现,卫生制度在执行中并不严格。发现一:不戴护具剪西红柿落地食物直接用。发现二:冲洗池三次洗头。发现三,厨房内两次洗衣。话说,后厨变“洗漱间”也是够够的了。
5.【永和大王】《法制晚报》记者在永和大王石景山店暗访时却发现,该店在操作时违反店内规定,超过销售时限的油条不但不作报损处理,居然回锅炸一遍再接着卖。这种老品牌的店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还真是令人咂舌。
6.【吉野家】@人民日报报道:“在北京吉野家银座店和崇外店内,工作人员对使用后的餐具只做浸泡和冲洗,未彻底消毒。而在崇外店内,大米未经淘洗便被烹饪。而过了废弃时间的米饭,在更换了时间条后被再次出售。对此,北京吉野家通过官方微博回应,就个别分店管理疏漏公开道歉。”这难道就是我的生产日期我做主?
7.【呷哺呷哺】@央视新闻:“记者从北京海淀一家小肥羊、一家呷哺呷哺、一家麻辣烫分别打包鸭血。经中国检科院综合检测中心检测,三份鸭血全部检出猪源性成分!另外,麻辣烫的猪血中还检出了较高浓度的强致癌物甲醛!转!曝光!(央视记者宋亮)。”真是鸭血、猪血傻傻分不清楚。
百年老店 为何也难免出现食品卫生安全问题?
这是一家开张百年的老店,但真正做到家喻户晓还是因为领导人曾经去吃过一次。这无心的广告,也令庆丰包子铺走上急速发展的道路,目前庆丰已经在全国拥有了300家连锁门店。在未来的计划中,庆丰希望在五年内将门店数量扩张到1000家。
庆丰包子之所以能存在百年,甚至在某种机会下“一炮而红”,正是因为多年来品质保证的默默准备。但如今的庆丰包子,却急于扩张门店,而忽视了员工及在食品卫生上的管理,这也许才是包子中吃出虫的真正原因。
因此,如何让自己的扩张速度在掌控之中,如何让急速生长的新门店、对突击招聘来的新员工维持老店的质量水准——这必须是在让自己的金字招牌拼命发光发亮前优先要考虑的问题。尤其是餐饮行业,又素以品控最难、对安全质量要求最高著称,再晃眼的金字招牌也不能违背这样的商业规律,没有了食品卫生安全的基本保证,难保不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被淘汰。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对庆丰包子太苛刻,其它餐饮店不也经常出现吃出虫子,甚至玻璃吗?不错,但庆丰包子已是餐饮行业标杆,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关注,所以它才更不能出错。
按理说庆丰包子铺的一系列举动也不可谓不积极——立即展开调查对涉事门店停业整顿,并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检验有限公司”为食品安全把关。但之所以还是要敲个警钟,是因为这种浮躁、急功近利的风气确实盛行于中国的各行各业,食品卫生安全监管,无论是餐饮企业自身,还是相关监管部门,永远都不敢保证以后不会再出现类似事件。
监管跟不上 永远是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之痛
庆丰包子这样的知名餐饮店能连续吃出虫子两次,已经充分说明,不仅其内部需要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而且相关监管部门也存在失职之处,没有及时尽到监管的责任。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应该重视并真正背负起监管责任,不要过于敷衍、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负责的区域不会出现相关问题。
监管跟不上,很多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发生之后,企业自身、相关部门才知道迅速行动、加强管理,这好像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但也是食品餐饮行业之痛,消费者也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受到打击后,才渐渐对食品安全变得无奈,没有信心。
餐饮企业 做好本分是在行业立足的基础
一只包子再怎么闪出最亮的光环,它仍然是一只包子,需要用干净的面粉、新鲜的馅料,以及卫生的餐具与醋;一个品牌具有再大的影响力,也不可能让人们吃到腻虫和蟑螂还会继续买账。
对此,庆丰包子应该做出深刻反思。作为一家餐饮企业,如果连最基本的食品卫生安全都不能给消费者保证,即使品牌做得再大,门店再多,也挽回不了消费者的信任,之前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希望庆丰包子通过此次事件能及时自省,加强内部监管管理,消费者的信任经不起太多折腾,倘若继续只顾眼前利益,再老的牌子也换不回消费者的心。
责任编辑:胡玲玲



- 关键词
- 食品吃出虫子
- 食品卫生安全
相关阅读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