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451

二孩时代“教师荒” 倒逼教育管理改革

2017-02-08 16:07:53 来源:佰佰安全网
23827人阅读 0条评论
导语

二胎政策放开了,积极生孩子本是响应国策的好事,可在驻马店第二高级中学内,一位女老师生个二胎,却把学生家长折腾得够呛——据媒体报道,班主任要求家长代班,不行就每人交600元。而学校一位老师说,教师怀二胎,到外边请老师是要掏钱的,可这个钱一直都是学校来出,从没让学生自己掏过。

二胎政策放开了,积极生孩子本是响应国策的好事,可在驻马店第二高级中学内,一位女老师生个二胎,却把学生家长折腾得够呛——据媒体报道,班主任要求家长代班,不行就每人交600元。而学校一位老师说,教师怀二胎,到外边请老师是要掏钱的,可这个钱一直都是学校来出,从没让学生自己掏过。

该校是否存在要求家长代班,不代班就要交600元的做法;这是全校的共同做法,还是个别班主任老师的做法,需要当地教育部门、纪检部门介入调查,因为这涉及“巧立名目”乱收费。学校(老师)貌似给家长选择,但让家长代班本来就非家长职责,这会让很多家长勉为其难,而被迫交钱。

学校荒谬做法折射中小学因女教师怀孕出现的师资困境

而对这一问题的处理还不能止于此。学校有这类荒谬做法,还折射出目前中小学因女教师怀二胎出现的师资困境。由于集中怀二胎,有的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严重匮乏,而学校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已闹出了不少新闻。怀孕需学校校长批准,要求女教师排队怀孕的有之;由其他老师分担怀孕教师职责,导致有的班级班主任一个月一换,家长激烈反对的有之;还有学校威胁教师如果怀孕,评职称、晋升会受到影响,等等。

如果去问中小学校领导,他们会是一肚子苦水:教师怀孕,学校不可能招聘教师来顶岗,因为这只是临时短缺;学校把任务分解给其他教师,可有的教师(如班主任、年级主任)的职责重大,很难分解,加之如果多名骨干同一时间段怀孕,学校正常运转都成问题,而家长对此并不理解;在教师怀孕后,学校如果安排其他老师超额任务,财政部门并不会拨付经费,而要由学校自行想办法解决;还有的地方教育部门明确规定,不管学校怎么缺教师,学校都不得从校外培训机构聘请教师“代岗”,只有内部消化解决。这显然就是为“无米之炊”,没钱、缺人还不能调用社会资源,也不能影响正常教学引起家长不满,由此出现各种荒谬的事都是可以想象的。

媒体报道的这所学校,如果要求家长代班的事属实,也需要进一步追查原因,是什么导致学校采取这一方式。学校有多少女教师怀孕?女教师怀孕后,教育部门、学校如何处理师资短缺问题,是不是没有给学校经费(或者有生均公用经费但不允许这一项目支出)去支付其他老师加班费或临聘费用?不能就把责任推给学校,而需要系统全面解决这一问题。

学生师资短缺 不能以僵化思维处理问题

针对国家放开二孩政策,各地政府部门应该对女教师生二孩情况进行调研,然后从财政拨款、校际教师调配、利用社会资源等多方面,帮助学校面对师资临时短缺。其中一个做法是,学校可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聘请教师代课(学校短期招聘临时教师很难保证质量)。这是很多地方教育部门很忌讳的,担心这会产生“利益输送”问题,而且也对培训机构的师资有所歧视,而其实,只要办学信息公开透明,就可消除利益输送的担忧。而根据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应对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一视同仁,政府采购(管理、服务),应平等地面向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培训机构,今后,公办学校向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采购课程,进行师资合作,会是常态。

不能再以僵化的计划思维,去处理学校不断随社会变化而出现的新问题。全面二孩政策令教育系统、学校手忙脚乱,一方面是因为教育部门缺乏前瞻性,没有未雨绸缪制定学校配套方案,事实上,教师怀孕还只是放开二孩政策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冲击之一,适龄孩子的增长,可能会加剧入园难、上学难,这需要提前进行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则因封闭办学,令学校无法灵活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办学。这也再次倒逼教育管理进行改革,既依法治校,又开放办学。


责任编辑:胡玲玲

结语
全面二孩政策令教育系统、学校手忙脚乱,一方面是因为教育部门缺乏前瞻性,没有未雨绸缪制定学校配套方案,事实上,教师怀孕还只是放开二孩政策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冲击之一,适龄孩子的增长,可能会加剧入园难、上学难,这需要提前进行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则因封闭办学,令学校无法灵活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办学。这也再次倒逼教育管理进行改革,既依法治校,又开放办学。

您认为该如何解决二孩时代“教师荒”问题?

运用社会资源

科学规划

师资合作

运用社会资源
50%
科学规划
25%
师资合作
25%
点赞数 推荐 0
收藏数 收藏 0

关键词

  • 二孩时代
  • 教师荒
  • 怀孕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为您推荐

往期回顾

安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