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不是“过分的玩笑”

这个周末,无数人的手机被一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微信文章刷了屏。该文以一个母亲的视角,讲述了自己在名校中关村二小读书的孩子长期遭到同班同学的霸凌,更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然而,学校却并未妥善处理,只是将其定性为“过分的玩笑”。文中情况有待核实。
这个周末,无数人的手机被一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微信文章刷了屏。该文以一个母亲的视角,讲述了自己在名校中关村二小读书的孩子长期遭到同班同学的霸凌,更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然而,学校却并未妥善处理,只是将其定性为“过分的玩笑”。文中情况有待核实。但是熊孩子霸凌现象引发了家长的广泛共鸣。相信这起事件的真相一定能水落石出,并得到妥善处理。可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校园欺凌又能否得到改观呢?这个问题仍需要得到很好的回答。
对校园欺凌说NO不容易
这些年来,校园欺凌事件一次又一次冲击着公众神经。去年6月10日,南京一名初中生被高年级学生索要钱物,拒绝后遭到殴打,后被拉至厕所并被强迫吸食大便。对方还用手机拍下殴打和侮辱他的过程,并发送给其他学生和学生家长。没过几天,一段时长2分5秒的视频又在网络中被疯狂转发。视频中,一名8岁的孩子被几个年长的孩子追打,视频中还传来嬉笑声……据统计,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仅被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就达43起,而相对于普遍存在的校园欺凌现象,这无疑只是冰山一角。
事件发生—媒体曝光—公众议论—归于沉寂,这是近些年来校园欺凌问题出现的大致轨迹,可公众期盼的,绝不是这样一次又一次似曾相识的轮回。
四年级的孩子向同学扔厕所垃圾筐、尿和擦过屎的纸,肯定不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这么简单。“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和以“钱”为导向的市场化社会环境、教师职业化之下的社会尊重降低有直接关系。学校是非营利性组织,教育应该是带着志愿性质的工作,而不该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老师都应该注意,言传身教远远重于知识教育,“校园欺凌”绝对不单单是德育老师的事情,而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发生“校园欺凌”事件,老师首先应该“教育”孩子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然后对事情有一个责任和权利的公正划分。
而面对层出不穷的校园欺凌事件,教育部等九部门也联合下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文件。但“向校园霸凌说N O”并不容易,从社会、媒体、学校和家长等多个层面看,却越来越落入口号和形式之中。除了谴责和批评,在教育上,大家很少认真听孩子对“校园欺凌”的意见,孩子们也没有机会从不同角度来表达,自己在处理同学人际关系中的困难。
我国尚未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去防止校园欺凌事件
在世界各国,校园欺凌都是棘手的问题,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并不时有校园学生暴力案件的报道,其中还有一些性质相当恶劣的案件。案件中那些心灵被扭曲的孩子们作案手段之残忍,令人触目惊心。日本亦曾是校园欺凌的高发区,在日本,校园欺凌已经变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每年有许多学生自杀。并衍生了一个独特的现象“不登校”。影响日本反校园欺凌机制建立的转折点,是发生在2011年的大津市中学生自杀事件,当时一名初二男生长期受到三名同年级男生同学的武力和语言暴力。该名学生最后不堪折磨自杀身亡,这起轰动一时的事件,让日本开始彻底反思校园欺凌问题的严酷性,日本国会在2013年通过了《校园欺凌预防对策推进法》,开始了日本整顿校园欺凌现象的体系化。
日本大津市中学生自杀事件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在中国几乎都可以找到,比如学校出于声誉考虑的包庇纵容等等。而与其他国家相比,应对校园欺凌,中国的意识远未系统化。中国尚没有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全国性调查,现有调查多是学者或相关机构在特定区域内进行的,其目的多是为了针对一个项目和课题收集数据。而事实上,校园欺凌、留守儿童、流浪儿童等问题,都是整个儿童保护系统的一部分,中国目前还没有从制度层面形成一个儿童保护体系。虽然我国目前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法规,但距离“体系化”还差得远。
治理校园欺凌事件需家长、社会、学校共同承担责任
中关村二小的疑似“欺凌事件”还在持续发酵。而校园欺凌事件之所以成为频发的“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有其复杂的成因,干预的尺度也不易把握。这就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界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承担起预防校园欺凌的责任担当。
一方面,从根本上认识到欺凌事件的深层次危害,及时干预任何欺凌和暴力行为,尤其不能纵容甚至包庇。另一方面,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人为出发点,坚持宽容而不纵容的教育方向,给施暴者以改正的机会,特别防止“贴标签”的行为。同时,当事方的反应、媒体的事后报道,也要格外注意尺度和方式,避免校园暴力扩散成网络欺凌,给受害者带来二次伤害。
教育的实质,其实就是用心灵影响心灵。避免校园欺凌,老师、家长与学生之间,从内心深处尊重彼此、珍视彼此,校园才会真正成为被美好和希望浸润的地方。
责任编辑:胡玲玲



- 关键词
- 校园欺凌
- 中关村二小
- 玩笑
相关阅读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