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违纪”的奇葩校规该废除了

近日,青岛滨海学院多名学生反映校规过严,男女生仅牵手搂抱就会受到处分。随后,该校多名学生向记者证实,学校不仅限制校园中男女生正常交往,还会强制要求捐献县志。

近日,青岛滨海学院多名学生反映校规过严,男女生仅牵手搂抱就会受到处分。随后,该校多名学生向记者证实,学校不仅限制校园中男女生正常交往,还会强制要求捐献县志。校方则称,学校不提倡也不反对男女生恋爱,捐献县志属于学生自愿行为,如有学生所反映的情况存在,将严肃查处。
这些年大学出现的奇葩校规并不少
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这是一所高中的校规。很多人都经历过偷偷摸摸谈恋爱的青涩高中时代,牵牵小手,替女友背背书包,打壶开水……一个个小细节打造出了一个个暖男,也留下了一段美好记忆。谁知到了大学竟然还有这种奇葩校规,牵牵手都会被记过处分。
被曝光的青岛滨海学院是一所省属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战略研究改革试点院校,这是摘自学校官网上的介绍。现代话语点缀的简介,校规却有令人不知今夕何夕之感。既然是大学,学生入学时都已成年,牵手、搂抱是权利,任何人无权干涉;强制捐献县志,这种强制摊派于法无据,任何人无权施加。这是在校规之上更大的规矩。
作为民办高校,拥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是可以理解的,校方以德立校、规范化管理的说法也是站得住脚的。只不过剧情来了一个神转折,各种校方所不能容忍的违纪行为,竟然都可以通过购买“县志”冲抵扣分,这就让人感觉学校所谓的规矩、坚持的原则,恐怕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由此,不管是制定校规时存在偏颇,还是实际执行时过于偏激,“奇葩校规”确实存在改进余地。
事实上,大学尤其是民办大学出现各种奇葩行为、奇葩规定,这些年可谓不少。比如,兰州交大博文学院开除患病女教师;西安某民办高校将校园里的女娲和雅典娜的塑像弄成学校两位女校董的相貌;南宁某高校规定,本地学生周末回家住宿,需提交房产证复印件……
这些荒唐事情,在闯入舆论视线后,当事民办大学总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辩解,但是,究其本质而言,还是映衬了民办大学生长过程中的“任性与随意”。虽然这些年来,中国的民办教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不必讳言的是,无论是学校底蕴、办学实力,还是教育理念、管理能力,民办大学与公立大学尤其是公立重点大学,依然相去甚远。
奇葩校规也是一种校园暴力
常见的校园暴力表现形式不一,如言语辱骂、肢体攻击、非法拘禁等,而以强权作支持、限制权利、羞辱尊严的本质是一致的。而现今有些奇葩校规,却也沾染了“暴力”的底色。这种“暴力”,相对于学生之间偶发的暴力行为,是一种机制性强权:出台缺乏科学研究与意见交换的非人性化校规,对学生权利作出种种限制,从着装打扮到行为规范一应俱全,甚至与公民的基本权利相违背,并课以极其严格的处分。以管制、训导的方式贯彻校规,学生非但没有人格自由的舒展,反而动辄受挫。生活在如此环境,其神经之紧张、个性之压制、尊严之贬抑,与校园暴力带来的精神压迫,相去几何?
奇葩校规如今越发常见,从小学一直覆盖到大学,有争相表演的趋势,值得忧虑。追究校规背后的价值观,是对个人权利的漠视,对人格尊严的不尊重。无论面对的对象是孩子还是成人,有些学校都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尊者姿态,将学生置于人格不健全、需要自己代为教导的不平等地位,用强迫服从的方式,将学生全面管束起来。这些行为往往打出“为学生好”的旗号,其思维模式,是把学生当做“管理对象”,而非需要培育的个体,以方便校园管理为首要考虑,至于学生的权利、个性的成长云云大概不在视线之内。从这些学校走出的学生,遑论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思考等,倘若沾染上这种管理思维,非但对个人成长不是好事,对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也难说不会有负面影响。
大学之道,在于“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身为高校管理者,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90后、00后的一代学生群体,追求个性、自由、独立的性格特征逐步显现,高校管理应当有新思路、新方法,不能抱着死板僵化的老一套不放手。
校园应当是美好的,学生受到智慧的启迪,形成健全的人格,被人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社会期待着这种美好能在学生们离开校园后反作用于社会,让教育成为对未来的溢价。而奇葩校规,无疑是反其道而行之。校规,也该讲点规矩。
回到青岛滨海学院“奇葩校规”这件事上,现在高校的管理思路不仅不应该违背学生“天性”,硬性要求学生遵守那些早已经过时的、落后于现实发展的校规,反而应该多想办法,摸准青年的心理特质,制定出学生们乐于接受、主动遵守的校规校纪。
责任编辑:胡玲玲



- 关键词
- 违纪
- 奇葩
- 校规
相关阅读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