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动车禁烟令 下手狠吗?

近日,铁路部门公布了升级版的“动车吸烟处罚规定”:自8月15日起,因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罚的旅客,将被暂时“限购”动车组车票;若旅客二度因吸烟被处罚,将“终身禁乘”动车。
近日,铁路部门公布了升级版的“动车吸烟处罚规定”:自8月15日起,因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罚的旅客,将被暂时“限购”动车组车票;若旅客二度因吸烟被处罚,将“终身禁乘”动车。高铁关于禁烟的规定一直很严格,而这次更是下了有史以来最严厉的处罚条例,此条一出,就有质疑之声,本次“禁烟令”是否过于狠绝?
吸烟是威胁动车和乘客安全的重大隐患 “终身禁乘”并不为过
动车上吸烟已是久治不愈的顽疾。从禁止吸烟的提示牌被视若无睹,到对乘务人员的劝阻充耳不闻,动车上吸烟始终难以彻底禁绝。直到2014年1月《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对动车上吸烟的行为开出500元至2000元的罚单,动车上吸烟现象才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不过,仍有不少人忍不住烟瘾,不惜以身试法。
常言说,沉疴还需猛药医,对于这种久治不愈的“疾病”,常规手法固然十分必要,一些突破常规的猛药重典同样不可或缺。何谓猛药?动车上吸烟者暂时禁乘动车的规定堪称果决,直指“病灶”。既然动车上的吸烟者无视乘车规定,等同于破坏双方的承运合约,那么,铁路部门据此拒绝其再度乘车完全合情合理。
也许有人会说,乘坐动车是每一个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不应受到过多限制。其实不然。公民的自由与权利应有法律边界,动车上的吸烟者做出了危害列车行车安全及其他乘客健康的行为,为了保障更多乘客的权益不受侵害,对吸烟者予以限制理所应当。以往,我们对动车上的吸烟者进行警告或罚款虽然有效果,但还不足以对其产生根本性的震慑,唯有严厉的禁止其乘车,方能真正唤醒其规则意识。
重拳整治动车吸烟行为,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讲情理
从吸烟者个人心理角度分析,他们的行为是自私自利的,严厉惩治动车吸烟者维护了更多乘客的利益。关于动车上吸烟的危害几乎人人皆知,吸烟者却大多明知故犯,以牺牲行车安全和他人健康为代价,换取自己的一时欢快,这种行为令人无法容忍。禁止吸烟者乘坐动车既是惩治违规行为的有力举措,更是广大守规矩乘客的心声反映。
有一句经典的劝阻吸烟的标语说“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勿吸烟”,而对于动车上的吸烟者来说,还要多出一条提醒“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与安全,请勿吸烟”。动车上的吸烟行为损人不利己,如果劝阻无效,罚款无用,那么,禁止动车吸烟者再次乘坐动车将是最有效的惩治办法。
细读这次的“禁烟令”,对于高铁吸烟的初犯还是持宽容态度的,只是暂停其乘坐动车的权利,在签署过协议之后即可“解禁”。对于“首错”的放行,是铁路对于高铁旅客人性化的一种体现,毕竟“人孰能无过”,给一次机会,也是给犯错者一个反思和缓冲的空间。但不能姑息的是“错上加错”、“重复犯错”, 在签订协议书后,若再次违法,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将停止对其乘坐全国各次动车组列车的服务。
这样的“禁烟令”,不只是在铁路,乃至国内都颇为新鲜,但放眼国际,对于公共场所吸烟行为的处罚,这也只是“小巫见大巫”。在英国,如果吸烟者不改变吸烟陋习,就无权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费治疗;在新加坡,所有封闭的公共场所都是禁烟区,对于屡教不改者要做义工或接受最高1年的有期徒刑。可见,在一些国家“禁烟”已经上升到了社会福利和刑法的层面。
严格的法律只是保留底线的一种手段,还需乘客自律守法乘车
话说回来,严格的法律只是保留底线的一种手段,还是需要将自觉自律,道德约束讲在前面。无论选择以何种方式出行,都在心里放上一把“社会公德”的尺子,不让自己的行为影响危害到他人。旅客是铁路的消费者,高铁旅客更是这些消费者中的“轻奢高端群体”。对于视如“上帝”和“亲人”般的旅客,铁路从来不曾怠慢。如此严打,我们的高铁经营可能会损失掉几名不守规则的客人,但却维护了更广大客户群的利益。
责任编辑:胡玲玲



- 关键词
- 禁烟场所
- 禁烟令
- 禁烟
相关阅读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