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愚昧不应成为伤害青少年的凶手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深入人心,崇尚科学,重视教育,尊重人才,已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各种伪科学、五花八门的迷信现象也大有抬头之势,各种邪教、江湖骗子肆意横行,致使一些群众受骗上当。特别是一些封建迷信思想,披上了各种各样的外衣,使一部分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深受其害,严重影响了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7月12日8时许,四川省广安华蓥市阳和镇13岁幼女陈某从市豪迈国际小区B栋楼顶跳楼,当场身亡。7月19日,记者从华蓥市公安局获悉,陈某系留守儿童,因身体不好,其笃信“算命”的奶奶听信“八字先生”所言,让孙女与其“圆房”以治病。事后,陈某羞愧难当,在先后留下四封遗书及2段录音遗言后,遂出现了上述一幕。日前,陈某的奶奶唐某及“八字先生”李某已被公安机关刑拘。
愚昧和迷信是“谋杀”花季少女的主要原因
本该含苞欲放的花蕾,却在13岁这一年凋谢,实在让人扼腕叹息。从她出事前留下的四封遗书及2段录音遗言来看,这是个聪明伶俐且内心“有故事”的小女孩。然而,命运多舛,生活并没有向她展示美好的一面:仅仅因其愚昧至极的奶奶笃信“八字先生”所言,“身体不好”的她被强逼与其“圆房”以治病,从而只能以这种近乎悲壮的方式“谢幕”。
诚然,悲剧源自“愚昧”。尽管在当下的乡村,现代文明已是触手可及,但依然存在某些“被遗忘”的角落。众所周知,中国的封建文化传统根深蒂固,其中封建迷信对人们心态和行为的影响举足轻重。在家庭中,老年人由于受封建文化传统的浸润较深,旧观念、旧积习负载较重,这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家长、亲友们的迷信思想和行为一般会通过家庭生活、亲友来往传递给孩子,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 就如这位任由“八字先生”摆布的奶奶,尽管并无害自己孙女的主观故意,然其犹如心魔附体般的“迷信”加“愚昧”,让其看不出“算命先生”实则是“心怀鬼胎”,而笃信只有“圆房”才能救孙女。显然,正是其奶奶的“走火入魔”,才亲手把孙女送进了“火坑”,以至于这个小女孩不得不用生命来为此“埋单”。
花季少女之死也彰显了对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缺失
但这位小女孩之死,又似乎与其家庭状况不无关系。譬如,她的家,既“完整”又“不完整”:同大多数孩子一样,除了奶奶,还有爱她的爸爸妈妈。然而,她又确确实实是一个孤独的留守儿童,爸妈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她和奶奶相依为命。其实,这也是悲剧发生的一个要素。试想,倘若爸爸妈妈在家,即便奶奶再迷信、再固执,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孩子“羊入虎口”。显然,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说,这样的一幕相对容易避免。或许,这也算是留守儿童的一种悲哀吧?
然而,再一想,对于这些“爸妈不在家”的孩子,倘若社会关爱能够“补位”,兴许也能将对他们的伤害降到最低:就以此事而言,从5月30日“八字先生”以“圆房”之名对小女孩实施奸淫,到7月12日小女孩跳楼,足足两个月时间,似乎都是小女孩奶奶及“算命先生”在操控一切,而丝毫看不到当地村委会及小女孩所在学校的“介入”。很难想象,一个不过13岁的小女孩,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能仅凭一己之力,而独自翻过这道坎?
要说村干部及学校老师均毫不知情,可能有些说不过去:且不说这位奶奶带小女孩找“八字先生”算命“驱病”有些时日,从镇上到村里,如此三番五次又岂能掩人耳目?就算其奶奶把“丑事”捂得再紧,一个小女孩在生死一线间的那种悲、那种痛,无论是走在村道上,还是在教室中,又岂能丝毫不露于形?倘若在此期间,能有一只“手”拉她一把,能有一处“港湾”让她停靠,兴许就没有了7月12日晨的那绝望一跳。
避免类似事情发生需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及关爱留守儿童
当然,在这一事件中,还有很多“假设”的前提:譬如,若那些打着“驱鬼”旗号行苟且之事的“八字先生”能得到有效整治,而不能再危害乡民?又如,当地相关部门能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落到实处,而不是只停留在会议上或文件中?再如,小女孩的父母若在辛苦打工之余,多多关注远在家乡的孩子,而不是只管挣钱养家?那么,这一切还会否发生?
然而,已经没有这么多的“如果”了。小女孩之死,留给社会的,除了悲痛,还有反思:就当前的乡村来说,无论是关注留守儿童生存状态,还是推动乡村文明进步,以及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只有大力推动乡村的文明与进步,才是避免小女孩悲剧再次发生的“良方”。
责任编辑:胡玲玲



- 关键词
- 封建迷信
- 跳楼身亡
- 抑郁症跳楼自杀
相关阅读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