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被埋:强拆之下的生命之轻

7月7日,湖南长沙岳麓区茶子山村村民杨君找来挖掘机,终于在自家的房屋拆迁废墟里,找到了母亲龚雪辉遗体。此时距60岁的龚雪辉失踪已有21天,家属怀疑其是强拆时被活埋的。“强拆致村民被活埋死亡”的消息尘嚣网络,相关部门已展开调查。虽然当地官方极力强调事件正在依法处理,但凄惨的现场视频和照片,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重构起一幅当时的事实图景。公众更加质疑:依法处理为什么总在出了人命之后?
老人失踪家人报警不予立案彰显了行政的不作为
龚雪辉的死因究竟为何?是强拆时被活埋还是其他原因?这是依法处理这起案件的关键。在死因没有令人信服的权威结论之前,“强拆致人被活埋死亡”的说法或许过于主观;但从目前披露的事实信息看,死者于强拆当天失踪,最终被埋于推倒的废墟之下,这一命案与强拆具有极大的因果关联度,足以构成刑事立案的标准。虽然岳麓区工作人员声称拆迁时房屋内人员已经搬空,但并不足以洗刷嫌疑。而一旦确认死者是强拆时被活埋致死,即便强拆者不是故意为之,也难逃过失致人死亡的罪责。
案件的调查取证和事实重构并不难,但公众依然担心:一旦当地方党政机关在强拆事故中成为“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时,秉公办案、依法查处,如何得到保障??尤其在本案中,死者家属在死者失踪后两次报警,警方先是以未超过24小时为由拒绝,后以“警力有限”为由再度拒绝。如此执法,难免让人继续生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当地警方启动刑事立案程序,这桩人命案能否被依法侦破、依法追究责任,尚未为可知。
暴力强拆损害了现代公民的基本权利
命案本身的依法处理令人忧虑,其背后的产生机理和发生逻辑更加令人后怕。案发地墙壁上有官方印刷的醒目标语为证:以铁的纪律确保拆迁力度,以铁的手腕确保拆迁进度。所谓“铁的纪律”与“铁的手腕”,至少在该起事件中不仅不合乎法治要求,而且对公民权利而言不啻为野蛮掠夺。
其据死者家属称,被拆的三层房屋有1300多平方米,但只能拿到280万拆迁补偿,在协商不成之后,村干部和拆迁办工作人员采取了包围、驱离、清场的“铁腕”,动用大型挖土机将房屋夷为平地。从中,看到的依然是过去被公共舆论和中央高层反复抨击与斥责的野蛮手段,是一种近乎于黑社会里“丛林法则”下的暴力行径,是一种威逼欺瞒兼施的反法治、反文明的前现代治理方式。
而在强拆发生时,龚雪辉一家被政府人员强制押进中巴车里,这已然涉及非法限制人身自由了。早在2010年,国务院“新拆迁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就废止了行政拆迁,改为司法拆迁。那么,这次拆迁是不是通过法院进行的司法拆迁?如果不是,那就是行政违法,何况还采用了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甚至整个拆迁项目的合法性,都值得探究。
倘若龚雪辉真的是死于强拆的挖土机之下,那么真正可怕的不是那辆钢铁结构的挖土机,而是在生命面前没有丝毫敬畏的权力“挖土机”,它摧毁的不单是某一个人的生命与财产,更是现代公民依照宪法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避免强拆需加强社会监督及建立严厉的问责制度
由强拆引发人命案,这不是第一起,也可能不会是最后一起。在这一系列强拆命案的背后,是一种更加可怕的行政逻辑:视生命如儿戏,待权利同草芥。而这也更加表明:高大上的法治叙事与文明建构,从来不会一帆风顺、自发自觉地影响到最基层的权力行使者,要彻底改变那种深深扎根于官僚体制最基层的权力逻辑,制度的设防、社会的监督、严厉的问责等任何单方面的努力或许都不足以实现。
责任编辑:胡玲玲



- 关键词
- 拆迁致死事件
- 拆迁
- 拆迁矛盾
- 强拆事件
相关阅读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