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打十小时预约电话无果 挂号难到底难在哪

如今去医院看病,仅挂号就要费尽周折还不一定能挂上。 为解决挂号难的问题,相关部门也曾推出了一些便民利民措施,改善医院诊疗服务功能,比如网上预约挂号、手机预约挂号等。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还是没有解决困扰着诸多患者及家属的挂号难问题。那么挂号这个环节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相关部门又该如何解决呢?专注于公共安全的小编为您解析。
在大多人的概念中,看病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挂个号也不容易,尤其是挂大医院的专家号,通常要起大早、排长队,在拥挤的挂号大厅苦熬几个小时,甚至数天。“挂号难”早也成了百姓的心病。
从“打地铺,通宵排队”,到“挂号大厅一开门,家长们撒脚如飞、拼命奔跑”,仅仅是挂号这一环节,便足见硝烟弥漫、竞争激烈。“看病像打仗,挂号像春运”的说法,看来绝非戏谑,更像是写实。
挂号遭遇
2015年9月22日,住在丰台区的屈女士向北青报记者表示,她想给孩子预约北京市儿童医院的口腔科门诊,但打114挂号时被告知近期号源都已约完。接线员向屈女士建议,早点打进来可能会排上号,而口腔科可以排队约号的最早时间为凌晨4点。
屈女士并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经历的人。多位网友反映一些热门科室需要提前几个小时打电话排队,有时也不一定能约上。
一位网友说,她提前一个多小时排队预约协和医院妇科的专家号,但最后却没能约上号,而“电话费已经够买一个号的了”。另一位网友小张在微博上晒她去年电话挂号的经历,她称,“最长通话记录献给了114电话的挂号预约系统”,并贴出了手机截图,图上显示的通话时间为10小时57分22秒。
百姓挂号为何这么难?
一、号贩子捣乱 看病何其难
甭管你来多早,都会发现挂号窗口处的前10位已经被人占了,在挂号口上方悬挂的显示屏显示,不管是耳鼻喉科、内科、眼科,都显示着很高的挂号数量,其中内科已经挂了300多个号。想挂专家号,也要等一个月之后了,挂号怎么就这么难了呢?专家号原本也就几元至十几元不等,却被炒到几百元,患者是苦不堪言。
其实目前我国法律对倒号的处理还是空白。但是,“号贩子”的这种行为扰乱了正常诊疗秩序,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行政处罚,同时根据其获利情况罚款,并可予以拘留。
根据该法,扰乱医疗行为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不难看出,倒号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成本太低,加上不少家长习惯依赖“号贩子”抢位置,所以导致不少“号贩子”被处理之后仍重操旧业。
二、大病小病齐聚大医院
在同仁医院采访中,记者遇到一位为了给妈妈治眼睛,不停奔波在挂号路上的女孩。 “我们在老家看过,医生也说没问题, 还不放心,在同仁医院来回跑了几次都挂不上,每天晚上在网上预约挂号挂到12点,尝试各种各样方法挂了半个多月都挂不上,我只希望专家能够给我5分钟时间,帮我妈妈看看病,我就放心了。” 女孩说着流下了眼泪。像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不管大病小病都去大医院,哪怕是小医院医生告诉患者或家属,“没事”、“正常”还是不放心,非得去大医院吃颗“定心丸”不可……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目前挂号排长队现象普遍、号贩子和中介公司横行,一方面在于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在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挂号难的问题直接反映了当前医疗资源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要,而另一个层面上,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不健全也是大医院、名专家挂号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走访完北京儿童医院和同仁医院之后,记者来到了朝阳区第二医院。相对于前两家医院患者拥挤的情景,朝阳二院则显得有些清静。挂号处、办卡处、交费处各有五六位患者有条不紊地排队,没有长长的队伍,没有嘈杂的喧哗,也没有大声的争执。
正在朝阳二院挂号的一位大妈说:“社区医院的设施并不差,感冒发烧看得了,没必要去挤那些大医院。好大夫应该多到基层医院,为人民服务!”
三、“预约挂号”难医“挂号难”
从2009年10月起,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的三级医院推行预约挂号制度,而北京更是在当年的9月便在全市所有三级医院逐步开始推广预约挂号服务。从政策施行之初的“预约优先”和“窗口优先”之争,再到后来预约政策的逐步完善,电话和网上预约挂号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但预约挂号施行几年来,新的问题仍不断出现。
从石家庄来同仁医院复查眼疾的白亚屏说:“谁都知道电话预约方便,但我打电话预约要么打不通,要么打通了告诉我这个月的已满了。提前3个月就能网上预约,谁能知道自己3个月后有没有病呢?”
从山西带孩子来儿童医院看病的王艳军也说:“前不久听说可以电话预约挂号,挂个号还要建卡什么的,太麻烦了,还是自己来排队比较安心。”
很多看病的老人也表示电话和网上预约太繁琐,自己又不打算麻烦孩子们,所以就自己来这里排队等号。
预约挂号也给医院带来了一些新的无奈。在采访过程中,医院也反映预约挂号最怕的就是患者爽约。有的知名专家一周只有一次或者几次坐诊的机会,每次坐诊也是约号有限,如果这几个号全部通过预约挂出去了,那么在窗口就挂不到专家的号。如果这个时候患者爽约的话,对医院资源是极大的浪费。
解决问题非一朝一夕
近年来,我国许多医院为了缓解挂号难,采取了预约挂号、增加号源、114挂号甚至互联网挂号等多项措施,但对当前“挂号难”的情景并未有太大缓解。预约挂号毕竟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因为谁能料到自己何时生病?生了病又等到何时才能得到治疗?
从本质上看,挂号难反映了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分级诊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解决挂号难,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不断深化医改,触动深层的体制机制改革,才能破解这道难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必须要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刘长利



- 关键词
- 看病难
- 挂号难
- 医患关系
相关阅读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