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第195期

广东19岁女子直播自杀 我国青少年缺失了什么


导语

  2月15日晚,韶关市浈江区一名女子在朋友圈上用文字方式进行自杀“直播”,并拒听亲友来电。此举吓坏了大批亲朋好友,他们急忙报警求助。情况紧急,警方立刻赶往现场处置,幸运的是,在民警赶到之前,有家属已到场安抚涉事女子。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杀事件频发,他们到底缺失了什么?

近日韶关浈江公安分局东河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称,辖区某楼房内,一女子近期因丧亲之痛产生了轻生念头,目前正在微信朋友圈上利用文字方式进行自杀“直播”,并拒听亲友的一切来电。情况紧急,警方立刻赶往现场处置,幸运的是,在民警赶到之前,有家属已到场安抚涉事女子。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杀事件频发,他们到底缺失了什么?

广东女子欲用自杀唤回亲情

2月15日晚,浈江公安分局东河派出所民警接到一名市民的求助:有人在朋友圈上利用文字方式进行自杀“直播”!接警后,值班民警火速奔往现场,却发现楼房首层防盗大门紧闭。民警大声呼喊楼上住户并立即打开手电往楼上进行应急闪烁,有住户发现后立即飞奔下楼为警方打开救援通道。到达现场后,民警连番拍打大门,一名女子从屋中走出。

广东19岁女子直播自杀 我国青少年缺失了什么

她对于自己在微信直播自杀一事起初极力否认,随即突然眼泪决堤。此时,民警才发现女子屋内已有一名亲友在旁陪护。经众人安抚开导,女子情绪已稍显平复。原来,女子的父母在近期陆续离世,而亲姐姐对此置若罔闻,令其甚为痛心,一气之下便在微信朋友圈上发布数则准备自杀的骇人内容,隔空传音希望引起姐姐的关注重视。经过民警和亲友的劝慰开导,女子情绪得以平复,当场承诺不会再做出偏激的行为。

2015年自杀事件盘点

2015年,很多人因为压力大、抑郁、纠纷等原因,而轻生选择了自杀。下面,佰佰安全网小编就为您盘点了2015年典型的家中自杀事件,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如果大家发现身边有疑似自杀倾向的人,我们要努力的使他体会到关爱、同情、支持和理解,以帮助其打消自杀念头。

广东19岁女子直播自杀 我国青少年缺失了什么

父母反对谈恋爱19岁女子假服药自杀吓父母

2015年10月10日,一名女子因父母不同意自己与男友交往,而选择服药自杀。这一危及人身安全的伤害举动,父母不但没有关心,反而淡定报警,请求民警到家中提供帮助。

9岁男孩遭父母批评后自杀 父母悔恨不已

12月25日圣诞夜,江西赣州一名9岁的小男孩在家中卧室上吊自杀,其父母告诉民警,因他们在二孩出生后重心偏移,一直对大孩疏于教育,导致其性格内向,当天孩子贪玩晚回家,他们批评得严厉了些。父母痛悔,不该生完二孩后冷落了他。

情侣相约家中烧炭自杀 结果一死一获刑

10月16日,福建曾厝垵北二路大洋山庄,一对情侣相约服下安眠药,用烧炭自杀,结果一人死亡一人获刑。

女子因家庭矛盾跳楼悬在半空 3人冒险将其救下

10月31日上午,吉林蛟河市一名女子与丈夫争吵后5楼跳下轻生,女子身体悬在半空,3人冒险将其救下。

姐弟恋男子因感情纠纷烧炭自杀

2015年10月23日晚,一名男子因与女友分手不堪打击,在家中烧炭自杀身亡。

郑州患癌女子不愿拖累儿女家中跳楼自杀

10月18日下午2时许,郑州市文化路与英才街交叉口附近新青年小区,一名50多岁女子从11层高楼坠下,当场身亡。据邻居称,女子患了肠癌,因不愿拖累儿女,趁家人午休时从楼上跳下。

广东出租屋发现两男一女尸体系烧炭自杀

10月17日,广东省长安镇上角社区青龙西街一出租屋里,发现两男一女3具尸体。据警方调查,3名死者系烧炭自杀身亡。

香港嫩模疑因裸照风波压力自杀

2015年10月18日,曾出演《喜爱夜蒲2》的香港某模特,因最近卷入裸照风波不堪压力,最终在九龙湾住所自杀。

广州一对情侣殒命出租屋 疑服鼠药自杀

10月10日傍晚,广州白云区太和镇草庄租房内一对情侣双双殒命,据警方初步推测,死者疑为自杀。附近居民反映,该男女是因为家人反对二人在一起吃老鼠药自杀。

浅谈青少年自杀

在当今的中国,自杀已经成为青少年的头号杀手。在中国,青少年是指14-20岁之间,处于儿童期后、成年期前的人群。这个阶段的人群大多是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变期,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各种问题多发的人生阶段。最新的调查发现,中国18-34岁人群死亡案例中,自杀是其中最大的死因,超过了车祸、疾病等。

广东19岁女子直播自杀 我国青少年缺失了什么

相对于成人,青少年的自杀更令人扼腕叹息。他们还未经历生活的沧桑,还未曾体验生命中漫长的磨难,在同龄人还在编织缤纷的梦想时,自杀者却以死作为青春的终点。死亡虽然是生命的必然过程,但少有人主动地选择死亡,对于人生精彩刚刚开始的青少年,是什么令他们斗胆赴死,却不愿苟活?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凡自杀者无外乎理智型和激情型两种,青少年自杀者以激情自杀多见。也就是说,青少年大多在一定的外界环境刺激下出现爆发性情绪引起,此类自杀进程迅速,发展迅速。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在神志完全清醒,甚至可以说是比平时更具思考力的前提下,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激情”地结束自己的一生呢?

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脆弱,以自我为中心,处理问题方式不成熟,当遇到家庭、课业、人际关系等挫折的时候容易产生失望、无助、沮丧、愤怒、恐惧等负面情绪,因为个性、自尊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又未能及时向外界求助,最终选择自杀作为解决困难的手段,这也是青少年典型的自杀过程。

对于自杀者而言,无法逾越的困难不尽相同,导致自杀的原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青少年自杀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现行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模式造成的学业压力;家庭管教方式不当带来的亲子关系的沟通不良;人际关系困难如学校中被孤立、不良的师生关系;抑郁障碍等疾病困扰;另外,不排除为故意引起父母、他人注意而实施自杀等。不可忽视的是,一直以来由于我国的学校、家庭缺乏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导致青少年普遍心理素质差,应对压力和危机的能力低下。所以在面对困难时,采用极端的手段来应对。

由于青少年自杀的危害极大,不仅给家庭带来巨大伤痛,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社会带来冲击,产生负面效应。因此预防青少年自杀是应当由全社会共同关注并参与的工作。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青少年自杀这一现象。除了家庭,学校也是预防的重要防线。自杀的干预在于预防,建立三级预防工作是预防青少年自杀的重要手段。三级预防的内容包括:积极治疗青少年人群的精神和躯体疾病,广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对有自杀可能的青少年高危人群进行危机干预,比如利用心理热线或求助于心理医生帮助遭遇困难而有轻生念头的青少年摆脱困境,打消自杀企图;同时采取措施防止曾经自杀未遂的青少年再次自杀等。

尽管青少年自杀是全世界的社会问题,尚未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降低青少年自杀的办法。可喜的是,在全社会的努力下,青少年身体和心理都要健康的观点已逐渐被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已逐渐认识到青少年自杀的严峻形势,预防青少年自杀的重要性。我国的很多大、中学校都设有心理辅导老师,辅导老师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更正确的人生观,协助其培养更健全的生活态度。父母家庭也从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其心理素质培养到逐渐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努力创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能够给予适当的关心、引导和协助。青少年自己也在努力增进自我了解,通过增加与社会的接触,增加社会支持系统,增加与社会的联系,提高自己应付危机的能力。

青少年是特殊的群体,身心发展在巨变,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变化的时代,又面临现实的压力。全社会都有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家庭、学校要致力于培养青少年的生命责任感,教育其珍视生命,用积极的方式面对困境,从而有效地防止青少年自杀。

如何预防青少年自杀

每一起青少年自杀事件,无不令人扼腕叹息。心理专家指出,面对一个个年轻生命的消逝,亟待补足“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短板。

广东19岁女子直播自杀 我国青少年缺失了什么

佰佰安全网小编呼吁各位家长,要从小关注孩子的心智教育和心身健康。心理学上有一种观点: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培养出来的问题。家长一味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过分宠爱孩子,都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会诱发孩子成长中的一系列问题。家长应该进行反思,不断学习应该如何进行教育,关注孩子每一阶段的成长。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难免会遇到挫折。家长不应该对青少年有过度的保护,而是让他们通过自身实践,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塑造坚韧的品格。也应该让他们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实现个人价值。

所以,加强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也十分必要。国外一般在初中就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理念。我国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比较肤浅,而且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也不受到重视。

直播自杀是对公众爱心的透支

在此次自杀事件中,当事人在网上进行自杀“直播”,是因为父母离世,姐姐漠视不管,从而心灰意冷,一时想不开。自杀的理由看起来没问题,但其目的是为了引起姐姐关注重视,这说明实质上是在拿威胁生命的方式通过公共平台引起更大范围的重视,把直播自杀作为扩大影响,让姐姐知道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自杀的真实性,增加了“秀”的成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挤占了公共资源,而且还过度消费了关注群体的同情心。

广东19岁女子直播自杀 我国青少年缺失了什么

即使当事人不是恶意为之,即使自杀的真实性能够保证,但从个体维权的私利救济角度来看,这种为达到个人目的,满足个体诉求,下意识公开直播“自杀”的极端行为,对于当事人来说,或许能达到引人关注重视的目的。但对于社会来说,其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让公众为其极端行为买账,这实际上是以个人私利行为要挟社会为其一己之私滥用了公共资源,浪费公众爱心,是对公共资源和公众爱心的严重透支。

外界得知直播自杀的消息后,都会去极力营救,并且为之担忧。关注的群众会奔走呼救,费心沟通,警方会抓紧时间出警,积极营救。但想想,因为自己一时情绪低落,无法疏通心意,想唤醒姐姐的冷漠,就去消耗关注群众的人力物力,挤占有限的警力资源,严重干扰警方正常调度,这难道不是对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当事人或许并没有想这么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看出一些人在“浪费公共资源行为”上,有思想意识上的短缺,这也是此类事件频发的主观因素。

当事人轻生的念头实际上是父母离世、姐姐漠视带来的孤独感、漠然感在作怪。之所以选择轻生是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的问题别人根本无法帮助解决,但又需要一个可以诉说的机会,寻找一个可以认真听他讲话的对象,迫不得已选择了直播自杀这种极端行为。这种人其实需要的是来自他人的关注、关爱和同情,正常情况下,这种需求的合理性无可厚非。

但通过直播自杀这种极端行为博得他人关注,把自己的痛苦放大,只会让别人被动的承受你放大的痛苦,从而过度消费公众的同情心。而且,此类事件继续频发,只会让公众徒增无奈和反感,让公众鄙视其脆弱和懦弱的本质,而且导致心理疲倦,回应疲劳,从而越来越让人失去同情心,愈来愈不得人心。公众的爱心被透支,会让社会多一份冷漠,少一份关怀,这对那些真正需要帮助,并通过正常渠道求助的弱者是不公平的。

而且现实中,获取帮助的正常渠道有很多。当事人可以向朋友倾诉心情,向媒体控诉姐姐不孝,寻求单位、社区和公众的沟通和关爱,自有合理的公共资源挪出来帮助她,公众也会给予她实际的关怀和爱心,这样才能缓解自身固执和厌世的情绪与心理,挽救她们自己。我们要清楚社会一直都在给弱者“麦克风”,并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关键在于他们的选择。


责任编辑:杨赓

结语
社会应该帮助弱者,公共资源也有责任倾向弱者,这是一个社会走向公正必须支付的成本,也符合社会的大利益。但公共资源合理的耗费必须是以正常的渠道获取,要以尊重公共资源为前提,而不是通过极端的行为给社会增添不和谐符号,徒增悲哀,让社会付出额外代价,这就是对公共资源和公众爱心的透支。

你认为是否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来遏制类似自杀闹剧呢?

应该

不应该

说不清

应该
80%
不应该
0%
说不清
20%
  • 关键词
  • 轻生自杀
  • 学生自杀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 评论
  • 评论
0人跟帖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耕地的羊

您还可以输入200

关闭

往期回顾

编辑热推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解这些能救命
第454期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
业界 | 果加智能携旗下产品亮相第八届...
科普 | “一带一路”到底是啥?最详尽...
曝光 | 震惊!男子多次“含蟑螂”下馆...
流言 | 富氧水可以为身体补充氧气?
品鉴 | 防滑砖不防滑怎么办,教大家一...
大事件 | 邯郸初中生被同学杀害

热门排行

KBOF车载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