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第143期

老人遇诈骗银行门口自杀 谁该为此事负责?


导语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一直持续高发,尤其是逢年过节时,更是电信诈骗高发期。近日,一位老人就因为遭遇电信诈骗想不开,而在银行门口上吊自杀,这起电信诈骗案件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关注,老人是因电话诈骗而死,那么,谁又该为这起电信诈骗案负责呢?是该怪老人自己防骗意识差,还是银行、电信部门职责疏忽呢?本安全网下面和大家一起探讨下。

电信诈骗肆意猖獗、危害大众,近日,更是有一老人因为遭遇电话诈骗想不开,而在银行门口上吊自杀,让人痛心感慨不已。电信诈骗作为一种高技术含量的诈骗手段,手段更新非常快,他们利用公检法、银行等部门,抓住受害人爱占小便宜、胆小等心理弱点,向用户实施各种针对性很强的诈骗。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只要是手机持有者,都有可能成为丧心病狂的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潜在目标。那么,电信诈骗为何频频高发?作为犯罪分子找到受害人的通讯服务方,电话运营商当负最大责任,当然,防范电信诈骗,也需要公安机关、银行等部门加强合作,更需要每一个人不断提高防范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打击电信诈骗行为。

男子遭遇电信诈骗 银行门口上吊自杀

一个月前,周口的熊先生带着1万元来到新乡做小生意,没想到前天接到电信诈骗电话,把1万块钱通过农行汇给了骗子,受骗后向银行和公安求助。2016年1月6日早,因为想不开,他来到农业银行门口自杀。目前警方已经介入此事。

男子遇电信诈骗想不开自杀 谁该为此事负责?

相关电信诈骗案例

2013年10月20日,70多岁的广州市民杨衡兴,先后接到了来自“邮政局”和“检察院”的电话,按照他们的要求,先后把48万元账户资金转到了指定账户。其间,杨衡兴也曾通过拨打114查询电话,反复核实来电信息,显示电话号码确是诈骗分子所称单位的电话,而这正是让杨衡兴确信的原因。后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这是诈骗分子使用网络改号电话,模拟检察机关电话号码打给杨衡兴的。

电信诈骗持续高发 年均增长70%以上

近些年来,电信诈骗呈现案发率高,破案率和追赃率极低的特点。这早已不是秘密,倘若不小心“中招”被诈骗,损失的钱财可能就再无音讯。

2009年以来,全国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公安部数据显示,2011年、2012年、2013年全国通讯信息诈骗分别发案10万起、17万起、30万起,年均增长70%以上。2014年全国电信诈骗发案达40余万起。

电信诈骗案件高发的同时,诈骗金额也屡攀新高。公安部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每年因通讯信息诈骗导致的民众损失都达100余亿元,平均单笔金额超过5万元。2014年全国电信诈骗导致群众损失107亿元。

连续多年关注电信诈骗的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曾介绍,电信诈骗愈演愈烈,呈现“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高发态势。

男子遇电信诈骗想不开自杀 谁该为此事负责?

电信诈骗为何高发

(一)电信诈骗成本低,回报率高。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络智能语音平台自动拨打软件来拨打不特定用户实施诈骗,只用少许网络费用,但骗取的钱财数目却非常巨大。

(二)电信诈骗的量刑轻,惩罚小。目前法律对电信诈骗犯罪定罪量刑仍是采用普通的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另外对电信诈骗数额的调查取证有一定难度,致使犯罪嫌疑人不能受到法律的应有惩罚。

(三)电信诈骗较隐蔽,难以查破。电信诈骗中的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是没有正面接触的,导致公安机关难以破案追脏。犯罪分子使用的手机卡、银行卡等多采用假身份证或盗用他人身份证进行开户,一旦诈骗成功,就将手机卡、银行卡毁弃,即使案件侦破,也无法形成完整证据链坐实其罪行。

(四)被害人心理弱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如有的事主贪小便宜,盲目相信网络中奖信息,误入圈套;有的事主在思想上存在传统的怕惹麻烦的弱点,一听到电话欠费、洗黑钱、公检法机关冻结账户等就六神无主,任由犯罪分子遥控摆布。

电信诈骗特点大揭秘

受骗对象多样化

电信诈骗的受骗对象一直以老年人居多,但近年来逐渐由中老年人趋向多样化,包括学生、普通工人等等,其中无业人员和普通工人占大多数。诈骗分子通过群发短信、购买个人信息、拨打网络电话等方式规避警方监查。

男子遇电信诈骗想不开自杀 谁该为此事负责?

电信诈骗侦破难度大

很多办案民警称,对于电信诈骗,警方一直是高压打击,但是受不少因素限制,打击效果不甚理想。据介绍,从临柜汇款,到网银、电话银行汇款,骗子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境外取款的方式,部分嫌疑人甚至是境外籍,通过网络在境外拨打网络电话、异地转账、异地取款,这给警方侦查和办案都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警方多次表态,政法机关从来没设立过所谓的安全账户,如果有来电要求转移存款到“安全账户”,那么肯定是诈骗。

电信诈骗离不开电信和银行

避免被骗首先要从加强自我防范开始,综合电信诈骗案件分析,犯罪嫌疑人离不开电信运营商和银行两类行业提供的服务。从这个角度看,打击电信诈骗不是公安一家的独角戏,需要电信运营商和银行的多部门联动。

电信诈骗事件频发 到底是谁的责任?

也许有的人会说,电信诈骗案件虽然多,也不见得人人都会受骗,而且受骗后还自杀,只能怪老人倒霉心理承受能力差了。很明显,说这些风凉话的人,丝毫没有意识到,电信诈骗案件高发的真正原因在哪。关于防骗的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有必要学习了解的,但是普通人防范意识再强,也难以与专业的电信诈骗高手相比,更何况,电信诈骗的发生,离不开电话和银行渠道,因此,电信和银行部门对于电信诈骗案的发生,绝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男子遇电信诈骗想不开自杀 谁该为此事负责?

电信运营商是最大的诈骗帮凶

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找到受害人,肯定少不了电信部门的服务。近年来,电信诈骗的骗术手段不断翻新、受害群众越来越多、被骗金额屡攀新高、犯罪集团全球化、作案窝点扩散快,令无数人在不知不觉间受骗,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国的运营商在防范层面做得不够。

因为很多人之所以相信犯罪分子,就是因为他们看到的来电号码是“真实”的。其实事实上,是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运营商,通过“改号软件”,使手机来电显示出更改后的虚假号码,才让诈骗分子有机可趁。

因此,要预防电信诈骗,一定要抓住电话诈骗渠道和获得赃款渠道这两个关键环节,最大限度地挤压违法犯罪空间。要坚决禁止网络改号电话运营,整治违规出租电信线路、制作传播改号软件等不法经营行为,严格规范对“一号通”“400”“商务总机”等重点电信业务市场的管理,加强对电话卡社会营销渠道的管理,依法强制关停涉案诈骗电话,才能避免更多人受骗。

银行工作不到位 给诈骗资金提供了流通渠道

很多电信诈骗集团都有自己的专门的办卡公司,仅需2000元即可办理包括身份证、银行卡、SIM卡、电子证书在内的齐全配备。

很多人的银行卡在自己手里,或没有办过相应的银行卡,依然会受骗无缘无故损失大量资金,专家认为,银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银行目前都有二代身份证的读卡器,对办卡人的身份有识别功能。如果随意将银行卡办理给非持卡者本人,那么银行就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另外,不少电信诈骗案本可以在银行转账环节被阻止的,但因为银行的工作人员没有在转账过程中对受害人进行提醒而导致案件发生。

减少电信诈骗事件 需要个人和银行电信部门共同努力

10月9日,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在会上表示,要进一步规范银行、电信、网络公司、软件开发企业的经营行为,不断强化其行业自律,严格落实其社会责任。

每个人都应学习一些防骗知识

电信诈骗多通过手机进行,大家在接听到陌生人电话或收到短信时,不要轻信他人,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更不要轻易向对方转账,如果真的受骗,要立即报警。

男子遇电信诈骗想不开自杀 谁该为此事负责?

银行应尽到提醒责任

银行应加强服务人员的电话诈骗案件防范意识,提醒汇款人切勿上当受骗,在ATM机、网银及手机转账方面等方面也要加强提醒,帮用户在最后关头进行诈骗防范。另外,银行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柜员业务培训和合规教育,提高一线临柜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实名开户、身份证联网核查等规章制度,增强识假、防假的业务水平,杜绝冒名开卡和冒名查询情况发生。

电信部门应互相合作 消除漏洞避免用户损失

各大电信运营商之间,应合理安排互联互通业务,积极协调、沟通,及时弥补信息传输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提高服务技术,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来保证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预防他人利用该漏洞进行电信诈骗,对用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警方发现,部分通讯运营商为谋求利益,将透传线路以高于普通线路两倍以上的价格租用给多个二级服务商,而二级服务商又将该线路租用给更多的三级服务商,犯罪嫌疑人就是利用三级服务商手中的透传线路进行诈骗。另外,各级电信运营商代理人也应当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对相关风险做出防范。

佰佰支招: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防范电信诈骗,关键是保持警惕,既不能有“天上掉馅饼”突发横财的贪财意识,也不能有财产即将受损失,慌不择路,急于保全财产的冲动行为。收到可疑短信、可疑电话要三思而行,特别是将巨额资金转入不明账户更要审慎行事。佰佰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电信诈骗骗局,大家遇到时一定要注意防范。

常见骗局如下:

一是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人员以受害人涉嫌贩毒、走私、洗黑钱、信用卡诈骗为名,利用受害人急于“摆脱干系、减少损失”的心理,诱使受害人将资金打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快速将钱转走。

二是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以受害人信用卡透支消费、欠费为名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发短信或打电话谎称受害人名下的信用卡欠费要追责,或银行卡在外地消费,受害人辩解后,又称受害人身份被盗用,为保证受害人资金安全,诱骗受害人转入所谓“安全账户”,快速将钱转走。

三是冒充电信客服人员拨打受害人固定电话,称“电话欠下巨额话费”,以受害人身份信息被泄露为由,骗取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快速将钱转走。

四是冒充税务人员以购车、购房办理退税为名实施诈骗,拨打电话称国家正在对购车、购房进行退税补贴,进而以交纳手续费为名,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打款。

五是冒充部队采购人员谎称要购买某种特定的产品,需要受害人联系帮助定货,共同赚取差价,并提供对方联系方式,诱使受害人定货付款。

更多电信诈骗防范安全知识尽在本安全网站。


责任编辑:胡玲玲

结语
电信诈骗的源头在运营商那里,希望运营商不要再继续在电信诈骗上不主动、不负责、不作为,把受骗原因全归在用户防骗意识差那里,另外银行及相关部门也要加强提醒监管职能,这样才能有力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事件。

谁该为电信诈骗频发负责?

电信运营商

银行

公安

个人

电信运营商
71.43%
银行
14.29%
公安
14.29%
个人
0%
  • 关键词
  • 电信诈骗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 评论
  • 评论
0人跟帖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丘山

您还可以输入200

关闭

往期回顾

编辑热推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解这些能救命
第454期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
业界 | 果加智能携旗下产品亮相第八届...
科普 | “一带一路”到底是啥?最详尽...
曝光 | 震惊!男子多次“含蟑螂”下馆...
流言 | 富氧水可以为身体补充氧气?
品鉴 | 防滑砖不防滑怎么办,教大家一...
大事件 | 嫦娥六号月背采样返回任务全过...

热门排行

KBOF车载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