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南京市关于批转市建委《2007年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组织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8-01-08 17:06:32
1744人阅读
导语:

摘要市政府同意市建委拟定的关于《2007年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组织实施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关于批转市建委《2007年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组织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

文  号:宁政发(2007)29号

发布日期:2007-1-31

执行日期:2007-1-31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政府同意市建委拟定的关于《2007年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组织实施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七年一月三十一日

2007年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组织实施方案

2007年是深入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是我市争创全国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和打造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之年,也是以更新更好的城市形象迎接“世界城市论坛”的决战之年。按照城市建设“十一五”规划,结合我市城市建设实际,提出2007年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目标,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加快推进“跨江发展”,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按照“整体提升江南,加快建设江北”的总体要求,更加突出跨江和江北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突出环境建设,更加突出老城保护和文化建设,更加突出城市管理,提升服务功能和文化品质,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和谐,为把南京早日建成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2007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将遵循“规划引导、彰显特色,以人为本、优化环境,集约发展、管理创新”的原则,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规划引导、彰显特色

以科学规划为引导,加强规划编制的法制化、民主化建设,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导向和促进作用;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加快东部城市绿色中心建设步伐,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2、以人为本、优化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建宗旨,更加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与市民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实事难点;坚持生态优先、环保优先的城建方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把南京建设成为最适宜人居、最具吸引力的生态建设示范区。

3、集约发展、管理创新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高效集约利用各类城市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公共产品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加大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力度,形成市区衔接、行为规范、调控有力的长效管理体制,确保城市发展有力、管理有序。

三、主要任务

2007年我市城市建设将紧紧围绕“10566”奋斗目标展开,即以“十大工程”建设为核心,加快江北发展、推进“五大建设”,提升江南品质、实施“六大任务”,全面强化“六项管理”,实现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新发展。

(一)建设十大工程,提升城市功能

十大重点工程是2007年城市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项目,单项年度投资均超过5亿元,当年合计投资约195亿元。

1、过江通道建设工程

2007年投资约22亿元,其中:续建纬七路过江隧道投资约18亿元,完成盾构始发井设计并进场施工;长江四桥投资约4亿元,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跨江大桥主桥。

2、滨江大道建设工程

2007年投资约12.7亿元,其中:江北基本完成过江隧道连接线—长江三桥段长约10公里的建设任务;江南基本完成下关大桥—定淮门大街段、三桥连接线—纬九路段和滨江道路上元门水厂—燕子矶段长约12.8公里的建设任务。

3、轨道交通建设工程

2007年投资约42.3亿元,其中:地铁建设投资约26亿元,续建地铁二号线一期和一号线南延工程,基本完成设备招标及设计联络,土建工程分别完成总工程量的75%和50%,开工建设地铁二号线东延仙林段;铁路枢纽中心建设投资约16.3亿元,开工建设铁路南站,建设宁合城际铁路。

4、高速公路建设工程

2007年投资约15.8亿元,续建完成宁常高速公路,续建宁杭(二期)、绕越高速东南段,开工建设宁通等高速公路。

5、城市快速道路建设工程

2007年投资约13.5亿元,续建完成快速内环东线二期;开工建设纬三路快速化改造、纬七路东进和纬七路西延工程。

6、大校场机场迁建工程

2007年投资约13亿元,建设六合机场,基本完成场道、道路、营房等工程及部分外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7、新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工程

2007年投资约45.5亿元,其中:

新区建设投资约28.5亿元,按照“规划到位、整治到位”的总体要求,继续推进“一城三区”建设,河西新城区以中央商务区建设和南部地区启动建设为重点,完成投资12.3亿元;仙林新市区以商务区项目和市政设施配套建设为重点,完成投资6.6亿元;东山新市区以道路设施建设和公建配套完善为重点,完成投资4.4亿元;江北新市区以过江通道连接线、区域性道路城市化及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完成投资5.2亿元。

新农村建设投资约17亿元,继续推进“三城九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67.1公里村镇道路等建设任务,继续推进10个重点村建设,农民居住集中区新增住房面积15万平方米,完成160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村庄开展环卫设施配套建设和改厕建设。

8、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

2007年投资约6.9亿元,其中:续建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投资约4.9亿元,全面实施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秦淮河上游18公里河道整治、沿线景观挖掘提升等工程;续建内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投资约2亿元,基本完成甘露桥-下浮桥段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9、中山陵园风景区保护与建设工程

2007年投资约10.6亿元,全面完成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房屋拆迁任务,重点实施老宁栖路、北内环路“两线”,王家湾、液化气厂和营盘山“三片”等建设改造,基本建成下马坊公园、博爱园、天地科学园和体育运动公园;完成抗日航空烈士公墓整修,基本完成明孝陵景区资源整合与复建等工程。

10、东部城市绿色中心建设工程

2007年投资约13亿元,其中:老城绿地投资约5亿元,全面完成南祖师庵东侧、火瓦巷等20块老城绿地建设;郊野公园投资约8亿元,继续推进江北防护林和聚宝山公园、宝塔山森林公园、佛手湖休闲公园等一批郊野公园建设。

(二)推进五大建设,加快江北发展

以过江通道建设为突破口,以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载体,加快推进跨江发展,加快推进江北新市区建设,在跨江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在跨江建设中缩小南北差距,在跨江建设中提升城市功能。

1、过江和沿江交通设施建设

(1)加快推进纬七路过江隧道、长江四桥建设;

(2)基本完成江北、江南滨江大道总长约22.8公里的建设任务,续建完成长江三桥天后村互通二期工程;

(3)续建龙潭港区二期、三期、四期,新生圩液体化工储运工程;开工建设龙潭港区五期、西坝还建码头、铜井港区二期工程;

(4)积极做好地铁二号线西延过江、纬三路过江通道、高速过江气垫船的前期研究工作;

(5)积极做好江北滨江大道过江隧道连接线—长江大桥段、桥林长江岸线利用、江南方家营路—南京西站段的前期研究工作,适时启动建设。

2、区域路网和机场建设

(1)开工建设宁通高速公路南京段;续建江北沿江、六合西部干线等干线公路;完成一批江北农村公路的建设改造任务;

(2)加快浦口新区道路建设,完成浦乌路一期、浦珠路二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纬七路过江隧道连接线、海院路、巩固路等建设改造工程;

(3)加快老浦口地区道路建设,完成桥北路二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南浦路一期、珍珠路、锦绣路等建设改造工程;

(4)加快六合区雄州新城建设,实施河滨大道二期、龙华路一期、雄州西路、龙池路等18个道路桥梁工程;

(5)加快推进六合机场建设;

(6)积极做好浦仪高速公路、江北大道快速化改造前期研究工作。

3、公用事业发展和建设

(1)加快推进江北供水、燃气、公交、供电和电信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2)实施远古至六合自来水厂供水二期工程;

(3)完成江北地区供水管网建设约16公里;

(4)加快推进江北燃气设施建设,完成31公里天然气管线和桥北、珠江调压站等建设工程;

(5)加快推进江北公交事业发展,规划建设浦口、葛塘公交枢纽站,新建雄州等一批公交停车保养场,新购更新300辆公交车辆;

(6)加快建设江北供电网络,实施35千伏六合红星输变电工程、35千伏浦口张村变电所增容等建设改造工程;

(7)加快建设江北通信网络,结合道路、新城及经济开发区建设新建一批电信管道。

4、生态景观建设

(1)结合江北滨江大道建设,做好临江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拆除沿线违章建筑、违法广告和影响景观的建筑,实施沿岸沙场、无证码头和个体码头的搬迁;做好保留建筑的整治出新、美化、亮化和绿化造景工作;

(2)力争开工建设桥北污水处理厂,做好桥北地区水环境项目前期论证完善工作;

(3)浦口新区建设改造污水收集主干管二期;老浦口地区实施引水河泵站、河道整治等建设工程;

(4)继续推进浦口宝塔山森林公园、绿水湾湿地公园一期、佛手湖休闲公园等一批郊野公园建设;

(5)加快建设浦口新区求雨山文化园和老浦口地区龙王山公园;

(6)加快推进六合区雄州新城污水处理厂和配套污水管网建设;

(7)实施六合兴隆洲湿地公园等郊野公园建设;

(8)加快推进江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完成绿化面积约3000亩;

(9)续建江北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工建设天井洼污水管道改造工程,做好江北粪便处理场的前期研究,适时开工建设;

(10)实施扬子石化热电厂烟气脱硫等一批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扩建浦口新区和大厂地区禁燃区;

(11)完成江北危险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建设工程。

5、城镇化建设

(1)重点推进汤泉、横梁等重点镇建设,完成18.5公里村镇道路等建设任务;

(2)以农民向城镇和农村规划居民点集中为重点,继续推进江北4个重点村建设,农民居住集中区新增住房面积5万平方米,完成60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村庄环卫设施配套建设和改厕建设;

(3)江北新开工普通住宅面积约250万平方米,竣工160万平方米;

(4)建设江北汇泽水苑等片区中低价商品房,新开工15万平方米,竣工3万平方米以上;加大江北农民安置房建设力度;

(5)加快推进江北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旧钢窗节能改造工程。

(三)实施六大任务,提升江南品质

以老城整治和新区开发为重点,加快推进生态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加快推进新城区、新市区综合功能建设,严格控制老城开发性建设,增加绿地开敞空间,保护历史文化,彰显城市特色,展示南京古都风貌。

1、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1)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基本完成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为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创建奠定基础;

(2)全面建设滨江景观,重点实施幕燕湿地文化创意主题公园、三汊河河口公园、宝船遗址公园西侧片区、绿博园—北河口水厂段滨江风光带等工程;

(3)结合江南滨江大道建设,做好临江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拆除沿线违章建筑、违法广告和影响景观的建筑,实施沿岸沙场、无证码头和个体码头的搬迁;做好保留建筑的整治出新、美化、亮化和绿化造景工作;

(4)实施江心洲夹江环境整治工程,建设滨江、秦淮新河通江口风景林;

(5)续建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和内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6)续建中山陵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

(7)开工建设城东污水处理厂二期10万立方米/日扩建工程;实施金川河、内秦淮河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开工建设凤凰山污泥处置场,对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污泥实施无害化处理;实施锁金村片区雨污分流工程;

(8)综合整治雨花台、幕府山、栖霞山风景区,全面提升风景区环境质量;实施古林、红山、清凉山、乌龙潭、莫愁湖等一批公园、景区和景点的提档改造;

(9)实施玄武湖公园东进北扩和环境整治工程,沟通玄武湖与白马公园水系,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和园林景点;

(10)完成一批现有广场、游园的改造建设;

(11)继续推进聚宝山公园等一批郊野公园建设;

(12)续建水阁垃圾场1号库区和轿子山2号库区封场植被恢复工程,实施轿子山垃圾场污水管道改造;新、改建20座公厕及6座垃圾中转站;建设大石山粪便处理场;适时开工建设渣土处(弃)置场工程;

(13)实施南京钛白化工公司等9家污染企业搬迁,实施一批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创建7条餐饮污染控制示范街或片区;扩建禄口机场等禁燃区;创建20个绿色人居环境社区、6个环境优美乡镇、10个生态村;

(14)完成白甸、双桥门等泵站改扩建工程;完成建康路、园民路等一批管网改造工程;完成南河、东风河等河道清淤整治工程。

通过以上建设,基本完成“7344”三年水环境治理任务,为小康社会环保指标的按期实现奠定基础。

2、老城整治和文化设施建设

(1)结合沿江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铁路南京西站整体搬迁和地区开发,编制完成西站地区发展概念规划和控制性规划,制定搬迁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启动整体搬迁和地区开发工作;

(2)继续推进“城中村”改造建设,完成4个试点项目和已启动的改造项目,加大力度推进剩余项目的改造建设,确保基本完成80%“城中村”基础设施配套和环境整治任务;

(3)以铁管巷、新华社、金陵饭店、德基四个地块和高家酒馆、新百主楼两个项目为重点,加速推进新街口中心商务区建设;

(4)以提升老城文化和环境质量为重点,实施“222268”工程,完成拆违200万平方米、背街小巷出新200条、拆破20万平方米、老城绿地20块、老住宅小区出新60个、房屋整治800幢;

(5)重点实施中华门城堡—中山南路段、东水关—武定门段、黑龙江路北侧城墙遗迹段等明城墙风光带保护与建设工程,为明城墙申遗奠定基础;

(6)加快推进金陵大报恩寺塔历史片区保护与建设,完成房屋拆迁,开工建设遗址公园;

(7)继续推进朝天宫片区保护与建设,完成挂牌招商和房屋拆迁,力争开工建设;

(8)继续实施城南门东、门西老街区的保护和整治工作;

(9)续建江宁织造府,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10)完成南捕厅二期整治工程;实施南捕厅协调风貌区房屋拆迁,力争开工建设;

(11)完成颐和路公馆区保护与建设工程;继续推进梅园新村片区保护与建设,实施钟岚里、汉府街地块建设;

(12)按照《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一批以民国建筑为核心的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和修缮工作;

(13)完成江东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

(14)继续实施南朝陵墓石刻保护工程;续建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二期工程;实施陶林二公祠复建工程;

(15)完成金陵图书馆河西新馆,实施渡江胜利纪念馆等文化设施建设;

(16)配合省实施江苏美术馆、江苏大剧院等文化设施建设。

3、新区综合功能建设和设施配套

(1)河西新城区以中央商务区建设为重点,基本完成商务区建设项目,完成商业步行街及部分功能区配套建设,使之成为河西最具城市形象和经济活力的地区;启动南部地区征地拆迁,实施君山路、巴山路、白鹭西街等一批道路建设工程;续建完成中央公园等绿化工程;续建河西会展中心一期工程;

(2)仙林新市区以商场、酒店、医院等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中心商务区建设,加快鼓楼医院仙林国际医院、金鹰商城、五星级酒店建设;在开工建设国际高教园区的同时,继续推进包括教师中低价商品房在内的住宅建设,开工50万平方米,竣工40万平方米;完成天佑路、桂山路东延等7条道路;续建仙林湖、羊山公园等景观工程;开工建设仙林污水处理系统10万立方米/日工程;完成河道整治及一批市政配套设施建设;

(3)东山新市区以道路设施建设和公建配套完善为重点,加快推进宏运大道东延、宏运大道中心河桥、金箔路等道路桥梁建设,实施机场沟、东沟清淤和老城区局部排水管网建设等防洪排涝工程,实施双闸水源厂、科学园水厂、污水处理厂等新改建工程。

4、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开工建设铁路南站,建设宁合城际铁路;

(2)续建地铁二号线一期、一号线南延工程,开工建设地铁二号线东延仙林段;积极做好轨道交通和长途客运交通的有效衔接;

(3)续建完成宁常,续建宁杭(二期)、绕越高速东南段等高速公路;续建完成S123双牌石至狸桥段干线公路,建设江南沿江等干线公路;完成一批江南农村公路的建设改造任务;

(4)续建完成快速内环东线二期;开工建设纬三路快速化改造等工程;

(5)基本完成汉中门大桥改造,实施双拜岗路一期、芦席营北上、苜蓿园8号路东进等一批主次干道及支路的拓宽改造,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

(6)完成洪武路、军区总院门前、半山园等一批地下通道建设;

(7)实施珠江路西段等一批道路杆线下地工作;

(8)加快中心区立体车库和老小区停车位的建设速度,全年新增公共机动车泊位10000个以上;

(9)积极做好沪宁城际铁路、宁溧路卡子门—江宁段、G312新庄—东杨坊段快速化改造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

5、公用设施完善和提升

(1)完成北河口水厂新厂区4万立方米清水池扩建工程;

(2)力争开工建设龙潭水厂20万立方米/日一期工程;

(3)完成供水管网建设40公里,管网调整10公里;

(4)续建竹林自来水增压站扩建工程,建设汤山、徐庄2座增压站,开展铁心桥增压站一期工程前期工作;

(5)结合节水型城市创建,完成部分小区节水器具改造等工程;

(6)新建改造40公里燃气配套管网;建设液化天然气储备站,建成7座CNG加气站;发展使用天然气的公交车辆600辆;

(7)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全年全市新购更新公交车辆1000辆(占现有车辆五分之一),其中江北300辆,江南700辆。开工建设中山南路、马群、紫金等一批公交枢纽站;新建纬一路等一批公交停车保养场;加快发展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

(8)按照《南京市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规定》,加大老小区和街巷照明整治力度,认真解决好夜间行路难问题;

(9)建设220千伏安品街、苏庄、宁海路,110千伏杨庄、红光等一批输变电工程,实施江东门变电所升压、汤山变电所增容等工程;

(10)推进南京无线网络建设,结合城市道路、新城及经济开发区建设新建一批电信管道;

(11)结合民用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修建80万平方米防空地下室;建设白下、秦淮、江宁区人防指挥所;积极做好市预备指挥所和疏散基地的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

6、住宅和村镇建设

(1)江南新开工普通住宅面积约750万平方米,竣工49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莲花村、华宏C地块等片区中低价商品房,新开工20万平方米,竣工7万平方米以上;继续建设南湾营二、三期、西善桥、莲花村等片区拆迁安置房和经济适用房,开工200万平方米,竣工120万平方米;新增储备200套廉租房;通过加大住宅建设力度,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小康社会的指标;

(2)加快推进江南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旧钢窗节能改造工程;

(3)加快溧水县永阳新城建设,完成开发区北扩、城南景区等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幸庄一号路二期、幸庄二号路、秦淮南路、韩辛南路等道路建设改造;实施中山西路、金蛙东路景观整治、中山河环境整治二期等环境建设工程;实施县城污水主干管网、自来水管网、燃气管网、垃圾填埋场等工程;

(4)加快高淳县淳溪新城建设,完成县城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商贸城地块旧城改造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水厂路、北岭路东段等一批道路建设改造;完成丹阳湖北路公园、县城环境整治等景观建设工程;实施县城水厂二期、垃圾填埋场、天河坝整治等工程,开工建设城西排涝站;

(5)重点推进白马、桠溪等重点镇建设,完成48.6公里村镇道路等建设任务,基本形成镇域范围主骨干路网;

(6)以农民向城镇和农村规划居民点集中为重点,继续推进江南6个重点村建设,农民居住集中区新增住房面积10万平方米,完成100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村庄环卫设施配套建设和改厕建设。

(四)强化六项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坚持和谐有序、科学高效、建管并重、更重管理的城市管理理念,加快城市管理科学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建设,扎实推行综合管理和精细管理;加快城市管理立法和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行政务公开,构筑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形成市区衔接、行为规范、调控有力、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完成六项管理任务。

1、规划管理

(1)坚持科学规划引导建设,以“适度超前”为目标,全面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要求,同步完成若干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

(2)围绕跨江发展,完成长江岸线、江北地区控制性规划和利用规划;

(3)突出特色塑造,完成一批城市特色意图区的规划设计;

(4)统筹城乡建设,编制一批村镇规划和重点村庄规划;

(5)按照《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完成一批近期交通建设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

(6)建立和完善城乡规划保障机制,严格规划控制,加强规划执法,规范建设行为,确保规划实施的强制性和连续性;

(7)加快规划立法,完善规划领域的法规体系;

(8)进一步提高规划审批效率,加强批后管理,建立联动机制;

(9)继续完善规划公示制度,提高公众参与度和程序透明度。

2、土地管理

(1)继续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结合城市发展和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一批土地储备;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严格控制所有轨道交通两侧土地;

(2)加强村镇集中与土地整理,借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的实施,保障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

(3)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努力盘活土地存量,强化节约利用土地,建立严格、科学、有效的土地计划管理制度;

(4)加强征地拆迁考核政策和利益分配机制的研究制定及供地后建设用地的管理工作;

(5)建设有形土地市场,规范市场行为,依法处置闲置土地,运用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提高土地运作效益,努力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6)严格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推进工业项目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的实施。

3、市容管理

(1)建立覆盖全市的数字化城管网络体系,确保地域覆盖不留死角,时空覆盖不留时段;

(2)以“净、畅、美”为重点,精心构建城市保洁网络和依法实施综合执法、市区街责任明确的运行机制;

(3)继续加大和深化街巷整治力度和一周一查达标考核;

(4)创新渣土运输管理方式,重点抓好建筑工地、渣土弃置地和运输线路的管理,建立市区联动考核机制;

(5)整顿和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和管理;

(6)完善行政执法体系,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

(7)加强物业管理,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

4、市场管理

(1)加大对建筑市场各方行为主体的监管力度,规范建筑企业劳务分包行为,建立预防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

(2)加强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活动的全过程监管,突出各个环节的跟踪检查,使各个市场主体的行为不断规范;

(3)规范勘察设计市场,提高建筑设计质量和水平,加强抗震设防管理,确保新建工程抗震设防安全;

(4)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产业组织政策研究;

(5)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建立节能建筑的性能测评、认证标识制度和日常的建筑节能监督检查工作机制,严格实施建筑工程的节能单项验收和节能工程施工验收备案;继续加强装饰市场管理;

(6)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加强对建筑节能和公共安全、公众利益等强制性指标的执行监督,强化政府投资项目优化设计审查,加强对工程安全和质量的监管。

5、交通管理

(1)严格执行《道路安全交通法》,通过开展阶段性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违法违章交通行为的执法管理力度,强化交通安全监督,减少交通事故;

(2)逐步建立城市主要干道和出入城道路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完善我市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继续推进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系统建设,提高交通流调控能力,有效组织好城市交通;

(3)加强停车管理,规范沿路停车,取缔占道停车;

(4)加强静态交通管理,完善停车政策、法规及公共停车规划,推动公共停车设施投资经营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

(5)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规范市民交通行为。

6、资金管理

(1)盘活存量资产、挖掘潜在资源,努力提高城建资产和建设项目的运作收益;

(2)推行特许经营管理,进一步开放城建投资领域,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拓宽融资渠道,继续做好区县融资、项目融资和资产证券化融资,积极推进亚行贷款、企业债券发行进程;

(4)做好重大项目资金平衡研究和策划,完善偿债机制,努力实现自我平衡;

(5)加强项目投资控制,规范设计、概决算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6)做好资金计划安排和统筹调度,尽可能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效益、保障资金供给、维护融资信用;

(7)完成城建基础设施普查工作,同步建立城建基础设施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为科学准确测算市政设施维护量、安排维护资金奠定良好基础。

四、实施步骤

2007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将按照2月、5月、9月和年底四大时间节点,分四个时段组织推进,做到有计划地分批完成。各时段工作重点如下:

1、2007年1月—2007年2月底

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2月底之前的这段时间,抓紧项目前期准备,加快启动和推进拆迁工作,积极创造开工条件,一批涉水、涉绿建设项目和既事关全局又有节点要求的重点工程要提前启动。

2、3月初—5月底

全面完成本年度重点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论证等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拆迁任务;加快推进涉绿建设项目,完成一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涉水建设项目,确保新建防洪排涝设施汛前竣工、跨河桥梁水下构筑物汛前完工;各项重点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按计划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3、6月初—9月底

按计划继续推进各项任务,工程建设全面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总体进入后期收尾阶段,完成一批重点骨干工程建设。

4、10月初—年底

继续做好各项任务收尾,抓紧推进未完重点骨干工程建设,重点加大个别滞后项目攻坚力度,确保年度工作目标全面完成,并按照确定的2008年城市建设计划,提前启动下一年度涉水、涉绿建设项目。

五、责任分工

2007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总投资约328.2亿元,具体责任分工如下:

1、城市规划:投资约0.8亿元,主要由市规划局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和各区县政府协作配合。

2、“一城三区”及片区建设:投资约50.6亿元,主要由河西新城区开发建设指挥部、仙林大学城管委会、红花—机场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有关区政府分别负责,市建委及有关部门协作配合。

3、郊县城镇建设:投资约17亿元,主要由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区县政府分别负责,市建委及有关部门协作配合。

4、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投资约24亿元,主要由市建委牵头负责,各有关区政府及部门参与实施。

5、道路交通建设:投资约150.5亿元,主要由市建委、发改委、交通、市政公用、地铁建设指挥部、城建集团、交通集团等部门牵头组织,各区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参与实施。

6、环境建设:投资约44.2亿元,主要由市建委、园林、市容、市政公用、环保、房产、城建集团、城防指等部门牵头组织,各区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参与实施。

7、公用事业建设:投资约25.1亿元,主要由市供电、电信、市政公用、人防、城建集团等部门牵头组织,各区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参与实施。

8、住宅发展:投资约150亿元(除“三房”工程政府投入10亿元外不计入投资总额),主要由市建委、房产等部门牵头组织,各区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参与实施。

9、城市管理:投资约6亿元,主要由市建委、规划、国土、市政公用、园林、市容、房产、建工、环保、公安等部门分别负责,各区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协作配合。

六、保障措施

2007年城建工作任务重、投资大、难度高,为做好全面保障,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应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责任

各责任单位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2007年城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抢抓机遇、积极主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尽快将工作中心转移到2007年工作任务上来。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要对2007年城建任务负总责,按照与市政府签定的责任状内容,进一步细化分解各项任务,研究制订具体方案。通过多级分解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做到既统一管理、综合协调,又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2、严格规范操作,精心组织实施

各责任单位要坚持科学规划引导建设,对列入计划的所有建设项目都要经过科学规划并严格按规划实施,重大工程要组织力量专门研究规划设计,做到“没有不经规划的建设项目,没有不按规划建设的项目”;坚持组织实施合理高效,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实施每一个项目,通过科学统筹、合理安排,精心组织、主动服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促进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尽最大可能做到既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干扰,又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3、坚持开拓创新,破解资金难题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开拓创新的思路破解资金难题。做好重大项目资金平衡研究和策划,完善偿债机制,努力实现自我平衡。市城建统筹部分将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多渠道解决:一是继续发挥城建集团融资主渠道作用,抓紧解决增加净资产规模和做实做大城建发展基金两个问题,增强集团持续融资能力;二是充分发挥区级投资积极性,继续委托区融资建设部分项目;三是拓展融资渠道,继续做好项目融资和资产证券化融资工作,积极推进亚行贷款、企业债券发行进程,进一步开放城建投资领域,鼓励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4、加强廉洁自律、构筑惩防体制

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监督、完善制度建设,签订城建系统各级、各部门和重点工程廉政建设责任书,在每项建设工程和每个管理环节构筑起廉政建设的防火墙,把个别腐败行为危害城市建设的风险降到最低;加快推行政务公开,构筑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杜绝腐败滋生的环境和土壤;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和自身建设,在城建系统上下形成拒腐防变的良好氛围,按照“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要求,在2007年城建工作中全力夺取工程建设和廉政建设双丰收。

2007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各项任务已经明确,各部门、各区县政府要根据责任分工和组织实施方案,迅速分解落实所承担的各项任务,制订覆盖全年的实施工作计划,尽快启动、有序推进,精心组织、抓紧实施,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各项任务。

有关区政府 市建委

各有关部门

部门专项、社会投资

3 市容管理 完成拆违200万平方米、拆破20万平方米;建立覆盖全市的数字化城管网络体系,确保地域覆盖不留死角,时空覆盖不留时段;以"净、畅、美"为重点,精心构建城市保洁网络和依法实施综合执法、市区街责任明确的运行机制;继续加大和深化街巷整治力度和一周一查达标考核;创新渣土运输管理方式,重点抓好建筑工地、渣土弃置地和运输线路的管理,建立市区联动考核机制;整顿和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和管理;完善行政执法体系,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加强物业管理,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 有关部门

有关区政府 市建委

各有关部门 部门专项、社会投资

4 市场管理 加大对建筑市场各方行为主体的监管力度,规范建筑企业劳务分包行为,建立预防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加强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活动的全过程监管,突出各个环节的跟踪检查,使各个市场主体的行为不断规范;规范勘察设计市场,提高建筑设计质量和水平,加强抗震设防管理,确保新建工程抗震设防安全;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产业组织政策研究;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建立节能建筑的性能测评、认证标识制度和日常的建筑节能监督检查工作机制,严格实施建筑工程的节能单项验收和节能工程施工验收备案;继续加强装饰市场管理;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加强对建筑节能和公共安全、公众利益等强制性指标的执行监督,强化政府投资项目优化设计审查,加强对工程安全和质量的监管 有关部门

有关区政府 市建委

各有关部门 部门专项、社会投资

5 交通管理 严格执行《道路安全交通法》,通过开展阶段性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违法违章交通行为的执法管理力度,强化交通安全监督,减少交通事故;逐步建立城市主要干道和出入城道路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完善我市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继续推进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系统建设,提高交通流调控能力,有效组织好城市交通;加强停车管理,规范沿路停车,取缔占道停车;加强静态交通管理,完善停车政策、法规及公共停车规划,推动公共停车设施投资经营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规范市民交通行为 有关部门

有关区政府 市建委

各有关部门 部门专项、社会投资

6 资金管理 盘活存量资产、挖掘潜在资源,努力提高城建资产和建设项目的运作收益;推行特许经营管理,进一步开放城建投资领域,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拓宽融资渠道,继续做好区县融资、项目融资和资产证券化融资,积极推进亚行贷款、企业债券发行进程;做好重大项目资金平衡研究和策划,完善偿债机制,努力实现自我平衡;加强项目投资控制,规范设计、概决算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做好资金计划安排和统筹调度,尽可能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效益、保障资金供给、维护融资信用完成城建基础设施普查工作,同步建立城建基础设施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为科学准确测算市政设施维护量、安排维护资金奠定良好基础 有关部门

有关区政府 市建委

各有关部门 部门专项、社会投资

注:1、上表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的内容、投资及其责任单位、实施单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将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2、上表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的主要投资来源为总体分析,具体筹资方案还须视实际情况作进一步调整细化。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

如果想了解相关法规解析和案例可关注佰佰安全网的安全说法频道。让你的生活更安心。

责任编辑:赵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