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保健食品的六个认知误区

2015-10-22 16:31:45 来源: 佰佰安全网 2707人阅读
导语:

  近年来,保健食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超市、专卖店的柜台上,注意养生的人们也开始有意识地消费保健食品了。可由于人们对保健食品的不了解,往往容易陷入保健食品认知误区,因此,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些避免陷入保健食品认知误区的安全常识。

保健食品现在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大多数人在选购保健食品的时候还是容易陷入一些误区。本安全网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避免陷入保健食品认知误区的食品安全常识

保健食品的六个认知误区

保健食品认知误区

误区一:把功能性食品混同一般的食品。

98年以前,中央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有4000多种,生产厂家是3000多家,形成滥渔充数;现在批准的保健品只有1059种,生产厂家现有1027家,98年以后取缔了很多不合格的生产厂家,有很多的保健品现在都不见了。因此,人们就认为保健食品和一般的食品差不多。

误区二:轻性广告宣传。

广告只能增加产品的知名度,不能提高产品的品质。广告的开资全部都探在了产

品的成本上,很多的企业一年的广告费,已经超过了产品的产值,也导致了破产。

误区三:崇洋媚外。

引进外国先进的设备、科技、人才当然很好,但作为保健品来说,是入口的东

西,因此要遵循中国人的特点。中国人以碱性食物为主,中国人是黄皮肤,铜过量,中国人是不缺铜、镁、磷的。而西方人的饮食是以酸性食物为主,因此,西方人缺很多微量元素。

误区四:含量越高越好。

任何东西都有一个度,一定要遵循这个道理。就拿钙来说,一次性人体最多只

能吸收200-300毫克,过量的补钙会沉积在体内,容易形成肾结石。因此,一定要科学补钙。

误区五:保健食品治不了病,不能保证我的健康。

保健食品起调理功能作用,药品只能起药理作用。人体的健康不能靠药物的药

理,药只能治表,不能治本。

误区六:把中草药打成粉,很便宜。

如果说自己都能加工,那么,国家就不应该投资搞这些高科技的保健品。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种分类,但绝不能将其当成食品吃,它还是有一定的功能性作用的,更多保健食品饮食百科知识,尽在本安全网站食品安全常识频道。


责任编辑:胡玲玲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