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血浆治疗新冠肺炎是否存在风险

2020-02-16 13:29:56 来源: 佰佰安全网 1803人阅读
导语:

新型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那么,血浆治疗新冠肺炎是否存在风险呢?佰佰安全网和您一起来看一下吧!

血浆治疗新冠肺炎是否存在风险

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那么,血浆治疗新冠肺炎是否存在风险呢?下面就让佰佰安全网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血浆治疗新冠肺炎是否存在风险?

其实,用治愈者的血浆治疗其他感染者的方法已有超过100年的历史了。十九世纪末,有研究者发现其能有效治疗白喉和破伤风;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麻疹、肺炎及其他重症感染。

在对抗SARS期间,也曾使用过这种疗法。北京一位74岁的军医在感染SARS后,在发病的第17天接受了血浆治疗。他使用了50ml来自一位康复期SARS病人的血浆制品,这位军医在第21天就完全康复出院。

尽管此前有种种先例和经验,血浆疗法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局限性,医务人员和科研工作者不能贸然将其投入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

首先,血液成分非常复杂,使用的血浆需要经过非常细致的检测。血浆是将血液加入抗凝剂后离心得到的上清液。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血液本身是很“脏”的,血液中有很多胆固醇结晶、尿酸结晶、血栓、有害金属、毒素等等垃圾,甚至比痰液、尿液等更“脏”,更别提其中可能存在的病毒了。

当前,新冠肺炎第一批康复患者才康复不久,我们对恢复期血液组分的认知和研究还不够透彻,因此将处理后的血浆直接注射到其他人的体内或许仍存在风险。

在输注血浆前,要对捐献的血浆进行严格的检查。例如,要对血液进行检测,保证血液中不含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HIV等血液传播病原体,同时保证血液中没有SARS等冠状病毒后才将血浆输注给病人。

如果把未经提纯的抗体连同血液输入患者体内,还可能会产生强大的排斥反应。短时间内,患者体内可能出现大量抗体和免疫炎症因子来对抗外来物质,血液中的血细胞会发生凝集,甚至导致身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威胁生命安全。

其次,从现实上考虑,血浆疗法也暂时无法应对如此多的确诊患者。目前累计确诊人数突破了6万,而治愈人数不足7000。由于抗体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和浓度才有治疗作用,水平合规的病毒抗体血浆本身十分有限,还要再进行血型配对。因此,更切实的办法是,将血浆疗法临床用于少数危重患者的试验性救治,把有效药及疫苗的研发作为重点,这样才能惠及大多数的患者。这也是为什么在更早之前,没有提出使用血浆疗法。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血浆治疗新冠肺炎是否存在风险的一些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医疗卫生的知识。请您多多关注佰佰安全网吧!


责任编辑:王秀娟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