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发病年龄以35岁以后较为多见。怎样诊断侵蚀性牙周炎呢?
牙周炎现如今是一个比较常见并且容易发作的疾病。牙周炎的侵袭却让牙齿变得脆弱,并且会时常牙痛,怎样诊断侵蚀性牙周炎呢?一起和佰佰安全网看看吧。
临床上常以年龄(35岁以下)和全口大多数牙的重度牙周破坏,作为诊断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的标准,也就是说牙周破坏程度与年龄不相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必须明确的是,并非所有年龄患者的重度牙周炎均可诊断为侵袭性牙周炎,应先排除一些明显的局部和全身因素。如:
1.是否有严重的牙排列不齐,导致咬合创伤,加速了牙周炎的病程;
2.是否曾接受过不正规的正畸治疗,或在正畸治疗前未认真治疗已存在的牙周病;
3.有无食物嵌塞、邻面龋、牙髓及根尖周病、不良修复体等局部促进因素,加重了菌斑堆积,造成牙龈的炎症和快速的附着丧失;
4.有无伴随的全身疾病,如未经控制的糖尿病、HIV感染等。
1.针对局部刺激因素
可作龈上洁治术或龈下刮治术,必要时调整咬合、消除食物嵌塞和纠正不良修复体等。
2.牙周袋的处理
牙周袋溢脓时,可用1%~3%过氧化氢液冲洗,袋内置10%碘合剂或螺旋霉素、灭滴灵等药膜。在去除局部因素后,较浅的牙周袋可用碘酚液烧灼;较深的牙周袋需作牙周手术,以消除牙周炎。牙周袋深达根尖、牙齿松动明显时,可考虑拔除。
3.松牙固定
牙齿仍松动者,可作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牙周夹板以固定松动的牙齿。
4.牙周脓肿的处理
脓肿已局限时,可切开引流。牙周袋也应同时作冲洗、上药膜或碘甘油等。
希望以上小编整理的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学习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佰佰安全网。
责任编辑:慕丹萍
2023.01.12 22:28:09
2023.01.12 22:26:46
2023.01.12 22:25:01
2023.01.12 22:24:04
2023.01.12 22:23:05
2022.12.08 20:35:41
07/17服用性药时该注意什么?
06/16损伤性医疗废物该怎样处理?
05/20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
07/13预防性侵害的措施有哪些?
07/13突发低血压该如何正确急救?
08/31个人信息泄露不得忽视,危害性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