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百草枯遇到伤口会中毒吗

2018-11-11 15:34:17 来源: 佰佰安全网 4281人阅读
导语:

百草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吸收和皮肤吸收,主要经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百草枯对人毒性较大,且无特效药,所以在配药、喷药时要有防护措施,大家知道百草枯遇到伤口会中毒吗?让佰佰安全网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百草枯遇到伤口会中毒吗

田的杂草大多根系庞大,适应性强,繁殖快,传播广,寿命长,如不及时防除,容易与作物争阳光、肥水和滋生病虫害,那草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呢?合理轮作,阻滞杂草发芽或促进其发芽,消灭杂草。耕翻、耙、中耕等土壤耕作措施是长期以来消灭杂草的基本方法,也是当前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办法。利用动物、昆虫、病菌等生物方法也可除掉某些杂草。还可以采用地膜覆盖技术,防除田间杂草;化学除草就是用除草剂防除有害杂草,为保护作物,必须协调好除草剂----杂草----作物----环境四者之间的关系,大家知道百草枯遇到伤口会中毒吗?

百草枯遇到伤口是会中毒的,在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国内已有部分医疗机构采用中西医结合或单独采用中药治疗百草枯中毒。其核心治疗理论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医认为百草枯对肺、肾、肝、心肌、胰脏的损伤属于热毒范畴,采用中药清热,排出毒素;采用化瘀使血脉畅通。毒素排出,会减少毒素在人体的停留时间,减少人体的损伤。气血畅通会使受损的肌体加快自我修复。

1. 皮表污染应脱除污染衣物后用肥皂水彻底清洗后再用清水洗净。眼部污染用2%-4%碳酸氢钠液冲洗15min后再用生理盐水洗净。经口误服在现场应立即服肥皂水,既可引吐,又可促进百草枯失活。白陶土(30%)或皂土可吸收百草枯,但必须在1h内服用疗效才较好,若无白陶土(又称漂白土)或皂土亦可用普通粘土用纱布过滤后,服用泥浆水,或用活性炭吸附(每100g白陶土或皂土可吸附百草枯约6g)。洗胃动作宜轻柔,洗胃液选用2%-5%碳酸氢钠液内加适量肥皂液或洗衣粉,以促进毒物失活,以手工吸注式较好,每次交换液量200-300ml,不宜用灌流式无压力指示报警的自动洗胃机,这是因为百草枯有较大的腐蚀作用的缘故。洗胃后可再给30g活性炭悬液,并用盐类泻剂导泻。血中毒物以血液灌流清除较血液透析更好,由于狗中毒后血中毒物浓度高峰在70-120min,故越早使用越好。日本学者提倡用积极性血液灌流,即在中毒后24h内,接受不少于10h的血液灌流治疗,认为在中毒15h内开始,连续10h作血液灌流治疗,可有效地提高病者的存活率。

2. 清洁皮肤:及时给予全身擦浴,更换衣物,清除有可能残留在衣物及皮肤上的毒物,减少毒物吸收及损伤。

3.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立即建立一到两条静脉通道,给予静脉补液等治疗,利尿加速毒物的排出,同时保持电解质平衡。运用大量的激素及维生素等抗氧化剂,抑制肺纤维化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4. 呼吸系统的护理:由于百草枯中毒后肺损伤最为严重,中毒早期容易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应该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观察呼吸情况,定时监测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低时可以给予低流量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定期行X线检查了解肺部情况。

5. 消化道的护理:急性期暂禁饮食,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置胃管时动作应轻柔,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用口灵液行口腔护理3次/d,防止口腔感染。观察患者大便的次数、颜色、性质及量,做好记录。监测电解质,防止电解质紊乱。

6.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右下肢尽量减少屈曲运动,观察穿刺局部有无红肿、渗出及出血征象,保持穿刺导管的固定妥当,治疗结束后给予肝素稀释液5-10ml封管。定时给予穿刺点消毒换药。观察右下肢感觉运动情况,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7. 血液灌流的护理:通过血液灌流可以祛除血液中的毒物成分,从而减轻或解除毒物对器官的损害,在血液灌流过程中,应该根据血压调节血泵的流速,保证患者血液较好地肝素化,防止管路凝血和空气栓塞,必要时给予保暖。灌流结束后3h内仍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血尿、局部出血点等出血征象。

8. 肝肾功能的监测:百草枯对机体肝脏和肾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应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定期监测肝肾功。

9. 清除口腔内毒物:让患者用大量的生理盐水(250-500ml)漱口,清除残留在口腔内的毒物,不要催吐,因为百草枯可以腐蚀灼伤口腔及其食管黏膜,口服少量蛋清以减少食管黏膜的损伤。

通过佰佰安全网小编的介绍,百草枯遇到伤口是会中毒的,在使用这种农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百草枯的知识,那就继续浏览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的内容吧。


责任编辑:张小付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