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苷类抗生素目前临床上应用也很多,也存在不良反应,那么,氨基苷类有哪些不良反应呢,随小编一起了解下吧。
氨基苷类主要包含的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庆大霉素珠链、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双去氧卡那霉素、复方卡那霉素注射液、卡那霉素B、妥布霉素西梭霉素、奈替米星核糖霉素巴龙霉素、青紫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阿司霉素、淋必治、异帕米星。那么,氨基苷类有哪些不良反应呢?
①耳毒性及前庭功能失调:多见于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耳蜗神经损害,多见于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孕妇注射本类药物可致新生儿听觉受损,应禁用。
②肾毒性:主要损害近端肾小管曲段,可出现蛋白尿、管型尿、继而出现红细胞、尿量减少或增多,进而发生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排钾增多等。肾毒性大小次序为卡那霉素=西梭霉素>庆大霉素= 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后神经肌肉阻滞:本类药物具有类 似箭毒阻滞乙酸胆碱和络合钙离子的作用,能引起心肌抑制、呼吸衰竭等,可用新斯的明和钙剂(静注)对抗。本类反应以链霉素和卡那霉素较多发生,其他品种也不除外。病人原有肌无力症或已接受过肌肉松弛药者更易发生,一般应禁用。
③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各种氨基甙类抗生素均可引起神经肌肉麻痹作用,虽较小见,但有潜在性危险。神经肌肉阻断作用与剂量及给药途径有关,如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或同时应用肌肉松弛剂与全身麻醉药。重症肌无力者尤易发生,可致呼吸停止。其机制是乙酰胆碱的释放需Ca2+的参与,药物能与突触前膜上“钙结合部位”结合,从而阻止乙酰胆碱释放。当出现神经肌肉麻痹时,可用钙剂或新斯的明治疗。
④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皮疹、荨麻疹、药热、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不良反应与药物浓度密切相关,在用药过程中直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其他有血象变化、肝脏转氨酶升高、面部及四肢麻木、周围神经炎、视力模糊等。口服本类药物可引起脂肪性腹泻。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也有发生。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网为您整理的氨基苷类的不良反应,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合理应用这些药物,稍后,如果您还想要了解使用抗生素该注意什么,请登录佰佰安全网了解更多用药安全小知识。
责任编辑:邹兰
2020.09.08 10:41:14
2020.09.07 14:38:50
2020.09.06 15:04:22
2020.09.05 16:06:19
2019.09.15 15:13:55
2019.09.15 15:13:40
04/06氨基酸洗面奶对皮肤有什么危害吗
07/17常吃野菜对身体危害大吗?
04/08常吃垃圾食品有哪些危害?
07/17婴幼儿缺乏维生素K会出现哪些问题?
02/24健康吃路边摊食品常识
12/12孕期如何补充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