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白粉病是侵染性病害吗

2018-06-03 17:57:35 来源: 佰佰安全网 2893人阅读
导语:

白粉病发病严重时,花期明显缩短或花蕾不能正常展开.连年感病的植株树势衰弱,严重降低观赏价值,甚至全株死亡,那么白粉病是侵染性病害吗?让佰佰安全网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白粉病是侵染性病害吗

白粉病以春季(5-6月)和秋季(9-10月)发生较多,为发病高峰期。北部地区主要在春季危害,秋季发生量少。也有地区白粉病可周年发生。室温在5℃以上时,白粉病便可发生危害,那白粉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发病后要及时采取药物防治措施。在白粉病初发时可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的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喷一次,喷药时先叶后枝干,连喷3至4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还可使用防治白粉病的其他有效药剂,如嗪胺灵、醚菌酯、丙环唑等;彻底清扫庭园可以预防或减轻来年的问题,在季末收成之后,应立刻清除瓜藤,不要等降霜来临。这些染病的残藤余叶都应装袋扔弃,不可用来堆肥,下面来了解一下白粉病是侵染性病害吗?

答案是肯定的,白粉病是一种由病菌引起的常见病害,常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而由微生物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由于侵染源的不同,又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性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等多种类型。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的环节:病原物与寄主接触后,对寄主进行侵染活动(初侵染病程)。由于初侵染的成功,病原物数量得到扩大,并在适当的条件下传播(气流传播、水传播、昆虫传播以及人为传播)开来,进行不断的再侵染,使病害不断扩展。由于寄主组织死亡或进入休眠,病原物随之进入越冬阶段,病害处于休眠状态。到次年开春时,病原物从其越冬场所经新一轮传播再对寄主植物进行新的侵染。这就是侵染性病害的一个侵染循环。

通过佰佰安全网小编的介绍,白粉病是侵染性病害的,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白粉病的知识,那就继续浏览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的内容,以便要可以更好的促使植物成长。


责任编辑:张小付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