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不仅影响了患者的人身健康,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名誉,那么,出了医疗事故如何处理医生本人呢?
近年来,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增长,很多患者在面对医疗事故的时候,都已经很理性,也希望医院可以处罚当事人,那么,出了医疗事故如何处理医生本人呢?发生医疗事故该怎样处理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医疗维权安全小知识吧。
第一,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第二,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了相应的行政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还可以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第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还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除责令医疗机构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损害后果扩大外,应当组织调查,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对不能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患者及其家属在医疗事故或事件发生后,也可以向医疗单位提出查处要求,这样规定是考虑到当事的医务人员为了隐瞒事实,逃脱责任,有可能不立即报告或不报告的行为,而导致不利于保护病员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的结果发生。
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出现医疗事故后,患者家属尽可能的汇报给医院责任人知道,以防责任医生涂改、伪造、隐匿、销毁原始资料或者破坏现场与实物有关的情况。
责任编辑:李献
2019.05.29 13:21:25
2019.05.29 13:21:16
2019.05.29 13:21:06
2019.05.29 13:20:55
2018.08.26 07:46:52
2018.08.26 0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