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菜霜霉病
苗期、成株期均易发病,幼苗受害,叶正面产生黄绿色斑点,叶背面有白色霜状霉层,高温时变成近圆形枯斑。苗期发病子叶或嫩茎变黄后枯死,成株期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开始为水浸状,叶片正面周缘有不明显的淡黄色斑,病部在湿度较大时会长出白霉。一般品种先在叶面出现淡绿色斑点,逐渐变成黄褐色。
二、白菜软腐病
包心期发病较重。初发病时病株在烈日下表现萎蔫,早晚恢复,反复几天后不再恢复,叶掉落,叶球外露,稍动即全株倒地。重病株的叶柄基部或根茎完全腐烂,布满粘稠状物,腐烂处产生臭鸡蛋臭味,此为本病重要特征,与黑腐病区别。青菜、菜心等普通小白菜软腐病,主要危害叶片、茎或根。开始为水浸状或水浸状半透明,后变褐色软化腐烂,有的从茎底部或叶柄处发病,致全株萎蔫;菜心多自切口处软腐,轻则不再抽苔,重则整株软化腐烂,病部渗出鼻涕状粘液,散出臭味。
一、白菜霜霉病
苗期、成株期均易发病,幼苗受害,叶正面产生黄绿色斑点,叶背面有白色霜状霉层,高温时变成近圆形枯斑。苗期发病子叶或嫩茎变黄后枯死,成株期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开始为水浸状,叶片正面周缘有不明显的淡黄色斑,病部在湿度较大时会长出白霉。一般品种先在叶面出现淡绿色斑点,逐渐变成黄褐色。
二、白菜软腐病
包心期发病较重。初发病时病株在烈日下表现萎蔫,早晚恢复,反复几天后不再恢复,叶掉落,叶球外露,稍动即全株倒地。重病株的叶柄基部或根茎完全腐烂,布满粘稠状物,腐烂处产生臭鸡蛋臭味,此为本病重要特征,与黑腐病区别。青菜、菜心等普通小白菜软腐病,主要危害叶片、茎或根。开始为水浸状或水浸状半透明,后变褐色软化腐烂,有的从茎底部或叶柄处发病,致全株萎蔫;菜心多自切口处软腐,轻则不再抽苔,重则整株软化腐烂,病部渗出鼻涕状粘液,散出臭味。
一、白菜霜霉病
苗期、成株期均易发病,幼苗受害,叶正面产生黄绿色斑点,叶背面有白色霜状霉层,高温时变成近圆形枯斑。苗期发病子叶或嫩茎变黄后枯死,成株期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开始为水浸状,叶片正面周缘有不明显的淡黄色斑,病部在湿度较大时会长出白霉。一般品种先在叶面出现淡绿色斑点,逐渐变成黄褐色。
二、白菜软腐病
包心期发病较重。初发病时病株在烈日下表现萎蔫,早晚恢复,反复几天后不再恢复,叶掉落,叶球外露,稍动即全株倒地。重病株的叶柄基部或根茎完全腐烂,布满粘稠状物,腐烂处产生臭鸡蛋臭味,此为本病重要特征,与黑腐病区别。青菜、菜心等普通小白菜软腐病,主要危害叶片、茎或根。开始为水浸状或水浸状半透明,后变褐色软化腐烂,有的从茎底部或叶柄处发病,致全株萎蔫;菜心多自切口处软腐,轻则不再抽苔,重则整株软化腐烂,病部渗出鼻涕状粘液,散出臭味。
一、霜霉病。
防治:选栽抗病品种,进行种子消毒,与非十字花科作物隔年轮作或水旱轮作;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实行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过施氮肥;深坑高畦种植,雨后及时排水;采收后做好田园清洁工作。发病初期用90%乙磷铝800倍液 高锰酸钾10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粉600-800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可湿粉600倍液,或65.5%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4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交替喷施2-3次,隔7-10天喷1次。
二、软腐病。
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减少虫伤;实行轮作;深耕晒田,深沟高畦种植,避免偏施氮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带出菜田,再用生石灰对病穴消毒;采用小水勤灌,切忌大水浸灌。发病初期用70%敌克松8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4000-5000倍液,抗菌剂“401”500-600倍液,50%代森铵600-800倍液,喷施与淋施相结合,连续施药3-4次,并注意药剂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