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施检疫: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严禁从病区调菜苗和带根的十字花科蔬菜至无病菜区。
2、实行轮作:病田实行水旱轮作或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3-4年,可有效减少田间病原菌数量,减轻病害发生。
3、施用石灰:适量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能显著减轻病害。施用量视土壤性质而定,一般亩施75-100公斤。定植前7-10天均匀撒于土面,然后翻耕作畦。或定植时穴施,穴施25克左右,施于穴中菜苗的另一侧,避免根系直接接触石灰而伤根。
4、加强栽培管理:菜苗选择晴天定植,搞好田间排水工作,施用腐熟的堆肥作基肥。随时拔除病株,防止病菌蔓延,收获后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浇根,每株用药液0.3-0.5公斤。
该病发生和流行与品种、茬口、土质、气象密切相关,温度27℃左右,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时易诱发此病,连作地、砂土地发病重。
1、选用南薯88号,济薯2号、10号,烟薯3号,徐薯2号、18号,烟薯3号、泰薯2号,鄂薯2号,海发5号,丰薯1号,南京92,郑州红4号,8148,济薯10号(78066)、济薯11号,鲁薯3号、鲁薯4号、鲁薯7号,短蔓红心王甘薯,皖84—559等抗病品种。
2、适时早栽,栽无病壮苗,深翻改土、增施净肥、适时浇水。
3、建立三无留种地,培育无病种薯。
4、与花生、芝麻、棉花、玉米、高粱、谷子、绿肥等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
1、选用菠萝种、冠星2号耐寒和耐雨水的节瓜品种。有条件的与十字花科、百合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2、采用高畦栽培,认真平整土地,防止大水漫灌及雨后田间积水,苗期发病要及时松土,增强土壤透气性。
3、施用酵紊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2%,适量施用化肥,防止土壤酸化,施用SH土壤添加物,如动物粪便、糠麸、锯末、骨粉、饼肥、蔗渣、菇类堆肥、泥炭等可防止根腐病的发生。
4、科学管理水分,防止水分过多,过量,避免高湿条件出现,可减少发病。
5、用40%拌种双粉剂每平方米8克处理土壤。
6、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采果前3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