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自然灾害 > 黄瓜病害

1、叶烧病发生原因:高温强光,当土壤干旱,通风不利,棚内相对湿度低于80%,40摄氏度左右高温时叶片就容易被灼伤。

2、生理性萎蔫发生原因:雨后地面长期积水,或长期进行大水漫灌,使土壤含水量过高,土壤缺氧,造成根部呼吸受阻,而叶片蒸腾量大,植株水分不能满足蒸腾需要,就会发生萎蔫。

土壤干旱,也会出现生理性萎蔫现象,在土壤氧气含量很低的情况下,土壤中的微生物会产生有毒物质,使根系中毒,加重病情。

3、焦边叶发生原因:

①盐害:施用矿质元素化肥过多,而有机肥少,使土壤盐分浓度过高,或盐碱地干旱时易盐害。

②过速失水:在棚室内高温高湿情况下,突然放大风,叶片失水过急所致。

③药害:喷布农药时,药液浓度偏大,药液过多,滴留于叶缘造成药害。受到化学伤害的叶子边缘一般呈污绿色,干枯后变褐。

1、黄瓜霜霉病

防治方法:可采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58%的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防2-3次。冬季阴雨雪天气为降低棚室湿度,可采用45%百菌清烟雾剂,每亩250克,棚室内放4-5个点,暗火点燃,闭棚熏一夜,或5%百菌清粉尘每亩1000克,闭棚一夜,早晨放风,隔7天一次。

2、黄瓜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初在叶面形成椭圆形星状小白点,后向四面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黄瓜叶柄、茎秆均可染病。

防治方法:冬季阴雨雪天气为降低棚室湿度,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分放几处点燃,密封熏蒸一夜;在发病初期用20%三唑酮2000倍液喷雾防治,或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或20%多抗霉菌素200倍液,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7天喷药1次,连防2-3次。另外,也可用5%百菌清粉尘防治。

在黄瓜苗期,经常发生一些病害,如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等;也有一些病害通过种子、土壤传播,如枯萎病、疫病、菌核病、黑星病、蔓枯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等;病毒病等也在苗期发生,需要尽早施药预防;对于经常发生地下害虫、线虫病的田块,可以在拌种时使用一些杀虫剂;因此,播种和苗期是预防病虫害、培育壮苗、保证生产的重要时期。

对于育苗期,可以结合平整土地,进行土壤药剂处理,针对本地常发病害的种类,适当选用这些药剂。如每平方米使用5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7g、40%五氯硝基苯粉剂9g、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4g+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g、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g+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g等掺细土4~5kg,待苗床平整、浇水后,将1/3的药土撒于地表,播种后再把剩余的药土覆盖在种子上面,这样上覆下垫,可以充分发挥药效。对于老菜区,黄瓜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等发生较重的地块,也可以每平方米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g+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4g+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g、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g+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g+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g、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g+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g+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g等。

答案是肯定的,抑霉唑又叫烯菌灵,用于防治柑橘、芒果、香蕉、苹果、瓜类等作物病害,也可用于防治谷类作物病害,对抗多菌灵、噻菌灵的青绿霉菌有特效。制剂有25%50%抑霉唑乳油,0. 1%涂抹剂。

(1)防治柑橘贮藏期的青霉病、绿霉病,采收的当天用浓度50-500毫克/升药液(相当于50%乳油1000-2000倍液或22. 2%乳油500-1000倍液)浸果12分钟,捞起晾干,装箱贮藏或运输。单果包装,效果更佳。

柑橘果实也可用0. 1%涂抹剂原液涂抹。果实用清水清洗,并擦干或晾干,再用毛巾或海绵蘸药液涂抹,晾干。尽量涂薄些,一般每吨果品用0.1%涂抹剂2-3升。

(2)防治香蕉轴腐病,用50%乳油1000-1500倍液浸果1分钟,捞出晾干,贮藏。

1、黄瓜霜霉病

防治方法:可采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58%的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防2-3次。冬季阴雨雪天气为降低棚室湿度,可采用45%百菌清烟雾剂,每亩250克,棚室内放4-5个点,暗火点燃,闭棚熏一夜,或5%百菌清粉尘每亩1000克,闭棚一夜,早晨放风,隔7天一次。

2、黄瓜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初在叶面形成椭圆形星状小白点,后向四面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黄瓜叶柄、茎秆均可染病。

防治方法:冬季阴雨雪天气为降低棚室湿度,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分放几处点燃,密封熏蒸一夜;在发病初期用20%三唑酮2000倍液喷雾防治,或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或20%多抗霉菌素200倍液,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7天喷药1次,连防2-3次。另外,也可用5%百菌清粉尘防治。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