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肯定不能吃的,黑穗病通过种子和土壤传病,主要是土壤传染,厚垣孢子在土内存活3年左右,在高粱种子露白尖到芽长1—1.5厘米时,侵染幼芽。散黑穗,坚黑穗病菌主要是以厚垣孢子在种子表面附着,带病种子播种后,病菌与种子同时发芽,侵入寄主组织。病菌侵入后,菌丝蔓延到幼苗生长锥,以后随着植株生长点向上生长而伸长,最后在穗部形成冬孢子。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良种。
2、药剂处理种子是防治高粱黑穗病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的粉法。①2%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米汤拌种)或50%禾穗胺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子。②用20%粉锈宁乳油100毫升,加少量水,拌种100公斤,力求混凝土拌均匀,摊开晾干后播种。③用20%萎锈灵乳油(或可湿性粉剂)0.5公斤,加水3公斤拌种40公斤,闷种4小时,晾干后播种。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如华南56/12、粤糖57/423、粤糖63/237、川蔗7号、川蔗11号等。
2、实行轮作。与水稻、玉米、甘薯、花生或苜蓿等作物轮作。
3、增加新植面积,种植无病种苗。从无病区调种。在病区要选留无病株的第一度梢头苗做种。
4、最好在抽出黑穗前拔除病株。抽出黑鞭的要小心剪下放在塑料袋内,带出田外集中烧毁。病田不留宿根,病株残茬也要烧毁。
5、施足基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适时灌水,及时培土,防止倒伏,减少侧芽生长。
6、种苗消毒 带菌种苗用52℃热水浸种18~30分钟,加入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效果更好。也可用1:100的43%福尔马林液浸种5分钟,然后用薄膜覆盖闷种2小时。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浸种5~7分钟。也可用3%石灰水浸种24小时。
一、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解决该病的根本性措施。一般双亲抗病,杂种一代也抗病,双亲感病,杂种一代也感病。所以在抗病育种工作中,应选择优良抗病自交系作亲本,以获得抗病的后代。抗病的杂交种有丹玉13、掖单14、豫玉28等。
二、播前种子处理
用药剂处理种子是综合防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方法有拌种浸种和种衣剂处理三种。玉米丝黑穗病的传染途径是种子、土壤、粪肥带菌。玉米在苗期(有人说五叶期以前),土中的病菌都能从幼芽和幼根入侵,所以,药剂防治必须选择内吸性强、残效期长的农药,效果才比较好。三唑类杀菌剂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较好,大面积防效可稳定在60%~70%。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以下几种药剂进行种子处理:
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病症是雄性花器变形,雄花基部膨大,内为一包黑粉,不能形成雄穗。雌穗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和散乱的丝状物,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一) 玉米丝黑穗病的苗期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属苗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受害严重的植株,在苗期可表现各种症状。幼苗分蘖增多呈丛生形,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片颜色暗绿挺直,农民称此病状是:“个头矮、叶子密、下边粗、上边细、叶子暗、颜色绿、身子还是带弯的。有的品种叶片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起弯曲呈鞭状。
(二) 玉米丝黑穗病的成株期症状
玉米成株期病穗上的症状可分为两种类型,即黑穗和变态畸形穗。
1、种子处理
常年发病较重地区用2%立克秀拌种剂10—15g,加少量水调成糊状液体与10kg麦种混匀,晾干后播种。也可用种子重量0.15%—0.2%的20%三唑酮(粉锈宁)或0.1%—0.15%的15%三唑醇(百坦、羟锈宁)、0.2%的40%福美双、0.2%的40%拌种双、0.2%的50%多菌灵、0.2%的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0.2%—0.3%的20%萎锈灵等药剂拌种和闷种,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对带菌粪肥加入油粕(豆饼、花生饼、芝麻饼等)或青草保持湿润,腐熟一个月后再施到地里,或与种子隔离施用。(3)农业防治 春麦不宜种过早,冬麦不宜播种过迟。播种不宜过深。播种时施用硫铵等速效化肥做种肥,可促进幼苗早出土,减少侵染机会。冬麦提倡在秋季播种时,基施长效碳铵1次,可满足整个生长季节需要,减少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