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起病隐袭,大多起病于中青年,也有少数在老年期起病。患者多于寒冷季节发病,出现咳嗽、咳痰,尤以晨起为著,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状。随着病情发展,后期终年咳嗽、咳痰不停,冬春加重。部分患者的发作以呼吸道急性感染为前驱,此时可能出现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等,继而咳嗽、咳痰显著加重,痰量增加,痰变黏稠或黄色脓性,少数还可见痰中带血。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继咳嗽、咳痰加重后常有哮喘样发作。老年患者常合并有肺气肿,往往气短气促明显。
体征:本病早期多无体征。有时可闻呼吸音粗糙,肺底部干性或湿性啰音;喘息型发作时有广泛的哮鸣音;阻塞型呼吸音低弱,呼气时间延长。
X线征象:本病早期X线检查多无异常,病程长者可见肺纹增加、粗乱,以两下肺为著,有时可见“双轨征”;合并感染时支气管周围有小片状模糊影。
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肺活量、肺血流量减少,呼吸功能储备逐渐缩小,肺内残气量逐渐增多,加之老年人由于骨骼的变化,胸廓变硬.肺组织弹性减弱,肺泡、毛细血管减少以及支气管黏膜及黏液腺萎缩等,降低,老年人对外源性和内源性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
2、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调节机能逐渐敞弱免疫能力降低,致使上呼吸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性减退,易招致下呼吸道的损害。
3、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病变,如动脉硬化等.影响支气管及肺的血液供应,导致肺功能减退等全身性衰退、老化,使支气管易发生感染。⑤老年人易受到各种各样的理化因素过敏因素、气候变化及感染对呼吸道的刺激和损害,易发生慢性支气管炎。
4、 老年人各脏器的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衰退,肾上腺皮质及性腺功能下降,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性澈素分泌减少,常致呼吸道黏膜纤毛上皮萎缩脱落,造成黏膜纤毛系统清除功能障碍,喉反射减弱,呼吸道柱状上皮和黏膜的修复能力下降,溶菌酶活力降低,加之老年人免疫功能的明显下降使吁吸道易受损伤。
1.肺气肿 亦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阻塞型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合称COPD。
2.肺源性心脏病 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后期常见的并发症(参阅。老年肺心病〃)。
3.支气管肺炎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炎症蔓延至支气管周围肺组织。患者可有寒战、发热、咳嗽加剧、痰量增加且呈脓性。体弱老年患者往往没有寒战、发热,仅仅表现为咳痰增加、气短、气急、心慌;肺底或双下肺野散在湿性啰音。
4.支气管扩张 部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以致管腔变形狭窄,狭窄远端形成扩张。
鉴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在全球的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老人的健康,应充分重视它的预防。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最重要的发病原因,被动吸烟也将明显损害健康,所以应提倡停止吸烟。戒烟虽不能使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吸烟患者完全康复,却可以明显延缓病程发展,使肺功能损害得到部分恢复。消除或改善大气污染也是预防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另外,合理的营养、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也都有益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道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气管炎的患病率平均为4 %,但是50岁以上的患病率高达13% -18%,60岁以上的比30-40岁的发病率高6-7倍。说明年龄在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第一,老年人正常生理功能和青年人有所不同,如老年人肺活量、肺血流量减少,呼吸功能储备均逐渐缩小等等;第二,老年人的组织和脏器呈衰老状态;第三,在吸收、代谢和排泄功能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别;第四,防御外界的刺激和抗病能力明显减低。 有人用化学测定方法研究证明,随着年龄的增加,肺组织的弹性增强、蛋白含量也增多。还有人对17岁和70岁的尸体进行了组织学的对比,发现老年人肺泡壁的弹力纤维网明显增生,弹力纤维也变粗。
忌憋气运动。
老年人多有肺气肿,憋气用力时,会因肺泡破裂而发生气胸。憋气也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胸闷、心悸。憋气时因胸腔的压力增高,回心血量养活脑供血减少,易发生头晕目眩甚至昏厥。憋气之后,回心血量骤然增加,血压升高,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像举重、拔河、硬气功、引体向上、爬绳等这些需憋气的运动项目,老年人不宜参加。
避免做剧烈运动
老年人身体渐渐衰老,体力、耐力都变弱,过分剧烈的运动如长跑、长距离游泳、调高、跳远等,都不适合老人做,老人宜选用运动量小的方式进行锻炼,如散步、跳舞、慢跑等。
不要空腹锻炼
空腹运动容易导致低血糖,因此老人运动前要适量进食,运动过程中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因缺糖缺水而影响身体健康。
1、有发热、呼吸困难者需卧床休息。
2、注意避免尘埃、烟雾及刺激性气体,室内应温暖,空气不宜干燥。
3、鼓励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补充体能消耗,同时保证水分摄入,以利痰液稀释咳出。
4、鼓励咳嗽(深呼吸后再咳嗽)、咳痰,痰液粘稠者可用蒸气吸入,超声雾化药物吸入,使痰液稀释,并轻拍背部促进排痰,由外向内,自下而上,轻轻叩击
5、呼吸困难者给半卧位,氧气吸入。
6、观察并发症,如自发性气胸、肺心、呼吸衰竭等。
7、按医嘱应用化痰止咳药及抗生素。
8、肺气肿患者训练呼吸功能锻炼,训练腹式呼吸。用鼻子呼吸,平躺,双腿双脚放松,双手依次放在腹部,用来感觉腹部收缩缓慢,慢深呼吸,慢吐。觉得没有困难,可以慢抬头吸,慢躺呼,动作类似仰卧起坐。
1、散步
对于身体条件稍差的老人来说,剧烈点的运动有可能无法去做,那就去散步吧,最容易了,在马路上,公园上随便走走,走的时候前后甩甩双手,抖擞一下腿,也是可以让身体放松下来达到运动的目的的。
2、气功、理疗
锻炼要循序渐进,运动强度及量要适当。如果运动时感到发热、微汗,运动后轻松、舒畅,说明运动适当。运动时出现头昏、胸闷、心悸,运动后食欲减退、睡眠不好、明显疲劳,说明运动量过大,需及时调整运动量。
3、象棋、健身操
各种棋类活动,唱歌;跳舞;运动要适当,要有规律和计划老年人应当在作晨练注意早晨要到走可以促进小脑晚饭后要在1-2小时后散步有助于消化。
4、慢跑
慢跑又称健身跑,其作为强身健体的手段已风靡世界,成为获得智慧、健美、长葆青春的法宝,也成为现代生活中防治疾病的一种手段,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用。
误区一:擅自使用抗菌药物
“老慢支”患者常因呼吸道感染致病情加重,必须及时给予抗菌药治疗,如果疗效不佳应考虑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用药方案错误;二是产生了耐药性。此时,患者不能自行换药,应请医生调整抗菌药。
误区二:不合理使用祛痰镇咳药
在应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须给予祛痰药及镇咳药物,以改善咳嗽、痰多等症状。对年老体弱无力咯痰者或痰量较多者,应以祛痰为主,慎用或禁用可待因等强镇咳药,以免引起呼吸中枢抑制,加重呼吸道阻塞或引起并发症而导致病情恶化。
误区三:大量使用解痉平喘药
患者如喘息较剧烈,可酌情应用解痉平喘药,改善症状。另外,这些药物在使用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引起重视。
误区四::超剂量使用安眠药
老慢支患者咳嗽、咳痰、气喘等会影响到休息,因此很多患者喜欢服用安眠药。对此笔者认为,老慢支患者应慎用安眠药。因为安眠药可抑制呼吸,服用后造成睡眠呼吸节奏变缓,再加上老人咳痰无力,容易导致痰液阻塞气道,诱发或加重呼吸衰竭。如果患者同时伴有睡眠呼吸障碍,安眠药会增加呼吸暂停的频率,使病情恶化。
照顾瘫痪老人需要什么物品,平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跟小编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