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自然灾害 > 葡萄病害

1、葡萄毛毯病

毛毯病也叫毛毡病,发病初期叶背面发生灰白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大密生白色绒毛,形似毛毯状。被害处因受刺激而深深凹陷,叶面凸起。发病严重时绒毛变为褐色或红褐色,叶片皱缩不平,焦枯脱落。毛毯病其实是葡萄潜叶壁虱寄生而引起的虫害。

2、葡萄黑痘病

黑痘病主要为害幼叶、嫩梢、花序、幼果、卷须等。幼叶发病时因叶脉停止生长,造成叶片皱缩、畸形。大叶受害时,发生疏密不等的黄色圆斑,以后中央变为灰色,外围紫褐色,病斑干枯形成穿孔。嫩梢、叶柄、果柄被害时,先发生紫褐色长椭圆形凹陷病斑,严重时病斑相连、病梢干枯。果粒受害后产生中央灰色、边缘紫红色的鸟眼状病斑,后停止生长,硬化或龟裂,味酸,失去食用价值。此病一般在春季发芽后10—15天发病;发病适宜温度为25—30℃。春夏多雨潮湿年份发病严重,应注意防治。

该病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有多枝孢霉(Cladosporiurn herbarum)、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和葡柄霉(Stemphylium),是葡萄贮藏后期的重要病害。各品种葡萄都易发此病,其中以欧洲种葡萄发病为重。

本病主要危害叶片与果穗轴。叶感病后的重要特征是病斑将沿着叶脉发展形成为多角形的病斑,在适合发病的天气条件下,多个病斑在扩大中联结成片,促使了病叶早期发黄干枯,易脱落。病斑灰黑褐色,当环境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着生稀疏茸毛状深橄榄色至近黑色的霉层;幼果期危害果穗时,主要侵染果穗轴,以与枝蔓交界的主穗轴受害较多。穗轴上产生不规则形的褐色斑,病斑极易扩大相互合并,当穗轴上各个病斑发展到环绕穗轴的一周后,其下截的穗段即很快变褐枯干并缩细;同样当主轴上的病斑环绕轴一周时,整个的果穗也随之变褐干枯。

一、葡萄黑痘病又叫疮痂病。防治技术:

1、铲除越冬菌源。结合秋季清园及冬季修剪,彻底清除病梢、病穗、僵果,刮除主蔓上的枯皮,扫清落叶并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病菌。于葡萄发芽前喷1次10%-15%硫酸铵溶液,以铲除枝蔓上的越冬菌源。

2、喷药保护。葡萄展叶开始直到果粒着色前,每隔10-15天喷1次药;开花前及谢花70%-80%时,连喷2次药,这是全年防治的关键期,以后则可结合防治白腐病、炭疽病等进行。常用药剂有:1:0.7:200倍波尔多液,80%喷克或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菌毒清水剂1000倍液。喷布农药的同时要注意控制氮素营养,多施磷钾肥,以调节树势,保持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