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自然灾害 > 茶黄螨

茶黄螨的繁殖方式是卵生的,在江浙露地年发生20代以上,保护地栽培可周年发生,但冬季危害轻,世代重叠。常年保护地3月上中旬初见,4~6月可见危害严重田块。露地4月中、下旬初见,7~9月盛发。成螨通常在土缝、冬季蔬菜及杂草根部越冬。

成、幼螨集中在寄主幼芽、嫩叶、花、幼果等幼嫩部位剌吸汁液,尤其是尚未展开的芽、叶和花器。被害叶片增厚僵直、变小或变窄,叶背呈黄褐色、油渍状,叶缘向下卷曲。幼茎变褐,丛生或秃尖。花蕾畸形,果实变褐色,粗糙,无光泽,出现裂果,植株矮缩。由于虫体较小,肉眼常难以发现,且危害症状又和病毒病或生理病害相似,生产上要注意辨别。茶黄螨主要靠爬行、风力、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幼螨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成螨较活跃,且有雄螨负雌螨向植侏上部幼嫩部位转移的习性。卵多产在嫩叶背面、果实凹陷处及嫩芽上,经2~3天孵化,幼(若)螨期各2~3天。雌螨以两性生殖为主,也可营孤雌生殖。

1、雌成螨:体椭圆形,长0.2毫米,宽0.2毫米,初羽化成螨时,淡黄色,后渐变为半透明,沿背中央有白色条纹。须肢特化成为两层鞘状物将螯肢包围,形似口器,向上有倒八字裂纹,前后各具1对刚毛。额具毛1对。身体背面有4块背板,第1~3块背板各具毛1对,尾部具毛1对。第1对足胫节基部有棒状毛两根。第四对足纤细,胫节末端有一根鞭状刚毛比足长,亚端毛刺状。腹面后足体有四对刚毛

2、雄成螨:体淡黄色或橙黄色,半透明。体近三角形,长0.19毫米,宽0.9毫米。体末端有一锥台形尾吸盘,前足体有背毛4对,后足体背毛3对,末体背毛3对。体腹面,前足体刚毛3对,后足体刚毛4对。足强大,第四对足转节与腿节基部外侧略突,内侧削平,腿节末端具一弯月状突。胫节弯曲,触毛与足等长,尾吸器圆盘状,形似荷叶,中间有一圆孔与内部相通,尾部腹面有很多刺状突。

茶黄螨在江浙露地年发生20代以上,保护地栽培可周年发生,但冬季危害轻,世代重叠。常年保护地3月上中旬初见,4~6月可见危害严重田块。露地4月中、下旬初见,7~9月盛发。成螨通常在土缝、冬季蔬菜及杂草根部越冬。

成、幼螨集中在寄主幼芽、嫩叶、花、幼果等幼嫩部位剌吸汁液,尤其是尚未展开的芽、叶和花器。被害叶片增厚僵直、变小或变窄,叶背呈黄褐色、油渍状,叶缘向下卷曲。幼茎变褐,丛生或秃尖。花蕾畸形,果实变褐色,粗糙,无光泽,出现裂果,植株矮缩。由于虫体较小,肉眼常难以发现,且危害症状又和病毒病或生理病害相似,生产上要注意辨别。茶黄螨主要靠爬行、风力、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幼螨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成螨较活跃,且有雄螨负雌螨向植侏上部幼嫩部位转移的习性。卵多产在嫩叶背面、果实凹陷处及嫩芽上,经2~3天孵化,幼(若)螨期各2~3天。雌螨以两性生殖为主,也可营孤雌生殖。

茶黄螨以雌成螨的个体或群体在避风的寄主植物的卷叶中、芽心、芽鳞内和叶柄的缝隙中越冬,龙葵、三叶草等杂草也可以越冬。各地发生代数不一,四川一年发生约25代,江苏也可发生20多代。在热带及温室条件下,全年都可发生,但冬季的繁殖力较低。

茶黄螨以两性生殖为主。也行孤雌生殖,但未交尾受精的卵孵化率低,蔬菜地内雌雄性比为10.5:1。成螨较为活跃,特别是雄螨的活动性强。雄螨常常到处爬行寻找雌若螨,当遇雌若螨时,用腹末锥台的吸盘将雌若螨挑起,背负雌若螨四处爬行或向植株上部幼嫩部分迁移;一般背负1~2小时。被雄螨携带的雌若螨在雄成螨体上脱皮后变为雌成螨,并立即与雄螨交尾。若螨未经背负而化成的雌螨也可与雄螨交尾。雄螨可以重复进行交尾。交尾后的雌成螨继续取食,卵多散产于叶背、幼果凹处或幼芽上。雌螨一天可产卵4~9粒,产卵历期3~5天,平均每雌产卵17粒,多的可达56粒。雌成螨寿命最长24天,最短5天,平均12.4天,雄成螨寿命最长17天,最短4天,平均10.7天。

茶黄螨以雌成螨的个体或群体在避风的寄主植物的卷叶中、芽心、芽鳞内和叶柄的缝隙中越冬,龙葵、三叶草等杂草也可以越冬。各地发生代数不一,四川一年发生约25代,江苏也可发生20多代。在热带及温室条件下,全年都可发生,但冬季的繁殖力较低。

茶黄螨以两性生殖为主。也行孤雌生殖,但未交尾受精的卵孵化率低,蔬菜地内雌雄性比为10.5:1。成螨较为活跃,特别是雄螨的活动性强。雄螨常常到处爬行寻找雌若螨,当遇雌若螨时,用腹末锥台的吸盘将雌若螨挑起,背负雌若螨四处爬行或向植株上部幼嫩部分迁移;一般背负1~2小时。被雄螨携带的雌若螨在雄成螨体上脱皮后变为雌成螨,并立即与雄螨交尾。若螨未经背负而化成的雌螨也可与雄螨交尾。雄螨可以重复进行交尾。交尾后的雌成螨继续取食,卵多散产于叶背、幼果凹处或幼芽上。雌螨一天可产卵4~9粒,产卵历期3~5天,平均每雌产卵17粒,多的可达56粒。雌成螨寿命最长24天,最短5天,平均12.4天,雄成螨寿命最长17天,最短4天,平均10.7天。

茶黄螨有很多天敌。如:智利小植绥螨、黄瓜新小绥螨、巴氏新小绥螨、斯氏钝绥螨、拉哥钝绥螨、伊拟绥螨、塔六点蓟马和小花蝽等都会捕食茶黄螨。因此在发生茶黄螨为害后,极个别的时候在不干预的情况下,它会自行缓解或消失,这有可能和天敌存在有关。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如果不干预的话,危害会越来越严重,使产量和品质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茶黄螨防治上,只要做到及时发现,防治并不难。目前茶黄螨已成了我国多数地区的主要害虫,而且一般从苗期开始就可能发生。

1、农业防治

A、消灭越冬虫源—铲除田边杂草,清除残株败叶

B、培育无虫壮苗。

C、熏蒸杀螨 每1立方米温室大棚用27g溴甲烷或80%敌敌畏乳剂3m1与木屑拌匀,密封熏杀16h左右可起到很好的杀螨效果。

D、尽量消灭保护地的茶黄螨,清洁田园,以减轻次年在露地蔬菜上危害。

E、定植前喷药灭螨,另外可选用早熟品种,早种早收,避开害螨发生高峰。

2、药剂防治

在发生初期选用如下药剂进行喷雾,一般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喷药重点主要是植株上部嫩叶、嫩茎、花器和嫩果,注意轮换用药。

A、可选用35%杀螨特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B、或用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

C、或用5%卡死克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