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秧苗移栽期稻蓟马的协调用药。稻蓟马在秧田期发生,通过移栽带入大田,常使大田分蘖期稻株受害。过去大田防治蓟马费用较大,对天敌杀伤严重,不符合协调防治的原则。若在秧田移栽前,在秧床播种前施用呋喃丹,利用其内吸和残效期长的特点,可以保持秧苗移栽后一个月内基本免受蓟马危害。这种施药方法对稻田蜘蛛、隐翅虫等影响不大。如果秧田期没有用呋喃丹进行处理,移栽大田后受蓟马危害时,可用杀虫双、快杀灵、菊马乳油等农药进行防治,效果比乐果或其它有机农药好,且又对天敌的影响小。
2、防治中期害虫协调用药的种类。在防治中稻中期害虫的协调用药上,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蓟马等效果在90%以上的农药有:亩用Bt乳油100克加杀虫单30克或杀虫单50克加三唑磷75克,以Bt乳油加杀虫单的效果最好。水稻中期以后,叶片遮挡,使用喷雾施药法可大大减少对中、下部天敌的杀伤,有利于天敌的存活和繁殖。
杀虫剂是可以防治蓟马的,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使用历史长远、用量大、品种多。在二十世纪,农业的迅速发展,杀虫剂令农业产量大升。但是,几乎所有杀虫剂都会严重地改变生态系统,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它的会被集中在食物链中。我们必须在农业发展与环境及健康中取得平衡。按来源可分为生物源杀虫剂和化学合成杀虫剂两类。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病虫害活动,进而带来杀虫剂用量增长在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变化联系紧密,假如气候条件对害虫的生长不利则会大大降低病虫害发生的程度,从而降低杀虫剂的使用量。通常,低温天气会大量杀灭越冬害虫,而暖冬则会使得病虫害在来年出现大规模爆发。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2000-2009年是1880年全球有系统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气候变暖将引发病虫害活动增强,从而导致杀虫剂用量持续增长。
敌百虫是能防治蓟马的,适用于水稻、麦类、蔬菜、茶树、果树、桑树、棉花等作物上的咀嚼式口器害虫,及家畜寄生虫、卫生害虫的防治;一种有机磷杀虫剂。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性杀虫剂,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作用,也有渗透活性。农业上应用范围很广,用于防治菜青虫、棉叶跳虫、桑野蚕、桑黄、象鼻虫、果树叶蜂、果蝇等多种害虫。精制敌百虫可用于防治猪、牛、马、骡牲畜体内外寄生虫,对家庭和环境卫生害虫均有效。可用于治疗血吸虫病,畜牧上是一种很好的多效驱虫剂。敌百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渗透活性。原粉可加工成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和乳剂等各种剂型使用,也可直接配制水溶液或制成毒饵,用于防治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农、林、园艺害虫,地下害虫等;用作杀虫剂。
艾绿士是不能杀死稻蓟马的,一旦出现稻蓟马虫害要使用其他方法来治疗。
1、农业防治
调整种植制度,尽量避免水稻早、中、晚混栽,相对集中播种期和栽秧期,以减少稻蓟马的繁殖桥梁田和辗转为害的机会。合理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期适量追施返青肥,促使秧苗正常生长,减轻为害。防止乱施肥。
2、化学防治
防治时期:依据稻蓟马的发生为害规律,遭受稻蓟马的为害时期,一是秧苗四、五叶期用药一次,二是本田稻苗返青期。这两个时期应是保护的重点。即在秧田秧苗四、五叶期用药一次,第二次在秧苗移栽前2-3天用药。
3、防治指标
常见卷叶苗,叶尖初卷率约15%-25%,则列为防治对象田。
护花神是不能杀死蓟马的,一旦发现这种虫害要及时进行治理。蓟马以成虫和若虫锉吸植株幼嫩组织(枝梢、叶片、花、果实等)汁液,被害的嫩叶、嫩梢变硬卷曲枯萎,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幼嫩果实(如茄子、黄瓜、西瓜等)被害后会硬化,严重时造成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有的种类可形成虫瘿,降低了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进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有些种类还可传播病毒病,如烟蓟马(Thrips tabaci)可传播番茄斑萎病毒TSWV,严重危害番茄、烟草、莴苣、菠萝、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又如于2003年传入我国的检疫性害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它对植物造成多种危害,同时还能传播番茄斑点萎蔫病毒TSWV、凤仙斑点坏死病毒INSV和烟草条纹病毒TSV等[4],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该科蓟马有还有一些对人类有益的种类,有些种类可以捕食其它昆虫,是天敌昆虫,可用在生物防治上,如食螨蓟马属Scolothrips的塔六点蓟马Scolothrips takahashi捕食叶螨及其卵,有些种类可以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如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
多菌灵是不可以治蓟马的,是杀菌药,不杀虫的,所以说多菌灵是不可以治地老虎的。多菌灵主要防治对象有:
1、防治瓜类白粉病、疫病,西红柿早疫病,豆类炭疽病、疫病,油菜菌核病,亩用50%可湿性粉剂100-200克,兑水喷雾,于发病初期喷洒,共喷2次,间隔5-7天。
2、防治大葱、韭菜灰霉病,用50%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雾;防治茄子、黄瓜菌核病,瓜类、菜豆炭疽病、豌豆白粉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西红柿、莴苣、菜豆菌核病,西红柿、黄瓜、菜豆灰霉病,用5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白斑病、豇豆煤霉病、芹菜早疫病(斑点病),用50%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喷雾。 以上喷雾均在发病初期第一次用药,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药2-3次。
当然可以的,甲维盐可以增强神经质如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从而使大量氯离子进入神经细胞,使细胞功能丧失,扰乱神经传导,幼虫在接触后马上停止进食,发生不可逆转的麻痹,在3-4天内达到最高致死率。由于它和土壤结合紧密、不淋溶,在环境中也不积累,可以通过Translaminar运动转移,极易被作物吸收并渗透到表皮,使施药作物有长期残效,在10天以上又出现第二个杀虫致死率高峰,同时很少受环境因素如风、雨等影响。
防治害虫:甲维盐对很多害虫具有其它农药无法比拟的活性,尤其对鳞翅目、双翅目,超高效,如红带卷叶蛾、烟蚜夜蛾、棉铃虫、烟草天蛾、小菜蛾粘虫、甜菜夜蛾、旱地贪夜蛾、粉纹夜蛾、甘蓝银纹夜蛾、菜粉蝶、菜心螟、甘蓝横条螟、番茄天蛾、马铃薯甲虫、墨西哥瓢虫等(甲虫既不属于鳞翅目和双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