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医疗卫生 > 虚假药品广告

虚假药品广告:

1、广告内容中带有一些绝对化的语言,如“疗效最佳”、“根治”、“安全无副作用”、“国家级新药”、“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治愈率、有效率达到100%”等,还有一些声称“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的宣传,这些都是违法药品广告,千万不能相信。

2、利用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儿童的名义、形象进行宣传的,也是违法广告,这样的广告无论说得多么诱人动听,大家都不要相信。

3、对在公共场所(如公园、影剧院、宾馆、广场)进行以健康讲座、咨询、免费送药、附赠药品或礼品,以及上门赠送药品等名义进行的药品宣传、推荐等活动,也不要贪图便宜,以免受骗上当。

非药品广告夸大宣传常用以下五大忽悠手法:

1、疑难杂症都见效。一些非药品广告常常宣称可以治疗耳聋耳鸣、心脑血管、肿瘤、皮肤顽疾等多种疾病,使用范围广、效果明显,医学公认的疑难杂症都能治愈,以此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患者往往抱着强烈的治愈目的购买使用,因其不属于药品,实际效果难以保证。

虚假药品广告的特点:

1、擅自篡改广告审批内容,利用已获得的药品广告批准文号,超出审批范围作虚假广告宣传。

2、无批准文号及批准文号过期。没有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广告批准文号,擅自在电视、电台、报刊发布药品广告;或有效期为一年的药品广告批准文号超期使用。

3、采用专题片的形式,利用专家、学者、患者或演员、主持人的形象进行药品疗效宣传。假借患者、专家、医疗机构的名义和形象作产品证明,以虚假的患者用药效果来误导消费者,假借权威人士、权威机构的药品效用说明来吸引消费者。

4、未经审批利用药品展示会、推广会,免费品尝、免费试用、免费赠送等形式以及散发小报、宣传单、在药店张贴宣传画等作药品广告。

5、虚假承诺做诱饵。这类广告擅自使用"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等禁止性语言。

辨别虚假药品广告方法:

1、宣传效率、治愈率和治疗效果。如“根治糖尿病、高血压”或保证“一个疗程无效,一律免费治疗”等,都是违法医疗广告。特别是中间出现“首个”、“最”等字眼的一定要小心。

2、发布国家暂不准发布的疾病。按照国家规定,性病、牛皮癣、艾滋病、癌症、癫痫、乙肝、白癜风、红斑狼疮均不得发布医疗广告。但现在,很多治疗性病的广告会以泌尿感染诊治中心、生殖健康专科、妇科特诊替代,致使不少人上当受骗。

3、广告中只有内容,没有批准文号或文号已过期。任何医疗广告的发布,都有对应的批准文号,其标准格式为:×药广审(视/声/文)第0000000000号。“×药”代表广告审查机关,如“沪药”等;数字部分为10位,前6位代表审查批准的年份和月份,后4位代表广告序号。

投诉虚假药品广告方法:

任何时候,广告都不能成为表演虚假疗效的舞台。消费者发现虚假药品广告,应及时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识别虚假药品广告的8种方法:

一、缺少药品生产批号、广告审查批准文号的广告。(广告审查批准文号为10位数,前6位为审查年份、月份,后4位代表药品广告序号)。

二、超出有效期的药品广告(药品广告的有效期为1年)。对用下列用语来表示药品广告的要特别当心。如:“有病治病,无病预防”、“无任何副作用”、“根治”、“疗效最佳”、“药到病除”等不科学表示药品功能的断言。

三、用绝对化的语言表示的药品广告,如:“国家级新药”、“药之王”、“最高科学”、“最新技术”、“最先进治法”等,以及含有“保险公司保险”、“无效退款”、“治愈率百分之×”、“有效率百分之×”、“获得××最高、最新奖项”等广告。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