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玻璃是可以回收的。目前玻璃制品的回收利用有几种类型:作为铸造用熔剂、转型利用、回炉再造、原料回收和重复利用等。
1、作为铸造用熔剂
碎玻璃可作为铸钢和铸造铜合金熔炼的熔剂,起覆盖熔液防止氧化作用。
2、转型利用
转型利用是一种急待开发的回收利用方法,今后将会有很多新的可带来增值的技术用于转型利用。经预处理的碎玻璃被加工成小颗粒的玻璃粒后,有以下多种用途:
(1) 将玻璃碎片作为路面的组合体,在美国和加拿大已经过数年的试验证实,用玻璃碎片作为道路的填料比用其他材料具有减少车辆横向滑翻的事故;光线的反射合适;路面磨损情况良好;积雪溶化得快,适用于气温低的地方使用等有点。
(2) 将粉碎的玻璃与建筑材料混合,制成建筑预制件、建筑用砖等建筑制品。实践证明,用有机物质作胶结剂加压成型的制品的尺寸精度和强度较高、生产成本低。
因为玻璃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不会降解腐烂或风化,会很长久的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和塑料的污染原理是一样的,主要就是不能自己降解。另外如果碎玻璃很锋利的话会伤到人和野生动物。
玻璃碎了不是就一无是处了,相反还可以重新回收制成新的玻璃制品,回收站是可以做到的。废玻璃回收利用有以下三大步骤:
1、 废玻璃处理的第一步是分选。比如从颜色可分为普白料、高白料、茶料和绿料。从熔点上可分为高温玻璃和普通玻璃,都要区别处理。在分拣中心完成分选工作之后,这些玻璃会被送到专门机器中进行破碎作业。首先,由上图中的铲车将玻璃运输到传送带上,工作人员在传送带源头处再次对玻璃进行分类,分错类的“漏网之鱼”会被挑选出来。
2、当玻璃碎片在传送带运送时,便会经过清洗过滤、磁力筛选、震动除水等一系列工序。清洗工作80%靠机器,20%靠人工。如上图所示,传送带旁守着12名手戴胶手套的工人,他们手工将金属盖、塑料盖等杂质挑拣出去。玻璃在前端已被破碎,棱角大多都磨平,一般情况下不会扎伤人
碎玻璃的处理原则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今后的趋势也是从无害化走向资源化。
(1)无害化指通过适当的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使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不至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目前,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有垃圾焚烧、卫生填埋、堆肥、粪便的厌氧发酵、有害废物的热处理和解毒处理等。
(2)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容量。这需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这属于物质生产过程的前端,需从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生产过程物质资料的综合利用着手;
二是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利用,即固体废物资源化。另外,对固体废物采用压实、破碎、焚烧等处理方法,也可以达到减量和便于运输、处理的目的。
(3)资源化指采取各种管理和技术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和能源,作为新的原料或者能源投入使用。广义的资源化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三个部分。资源化应遵循的原则是:资源化技术是可行的;资源化的经济效益比较好,有较强的生命力;废物应尽可能在排放源就近利用,以节省废物在储放、运输等过程的投资;资源化产品应当符合国家相应产品的质量标准,并具有与之相竞争的能力。
玻璃是可回收垃圾,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暖瓶等,为可回收垃圾。
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准公共资源,垃圾分类驳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他性的公共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玻璃在常温下是一种透明的固体,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O·CaO·6SiO2,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特殊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