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生活维权 > 理发店维权

对于理发店的强制性消费的应对措施:

对于理发店的强制性消费,消费者要掌握充足的证据材料,然后可以去公安报案,也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来进行投诉。消费者在美发场所消费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将本次消费的服务项目和费用等落到书面清单上,然后在结账的时候加以确认。办理美容美发卡除了选择正规的商家外,还要对服务人员、服务项目、使用期限、退卡事宜等进行书面约定,这样,出现问题才能有据可依。同时要向商家索取消费发票,索取发票不但可以明明白白消费,而且一旦遇到消费纠纷,发票还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消费凭证。否则,一旦出现服务质量打折扣、宣传承诺不兑现甚至“毁容”等问题,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将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美发注意事项:

1、选择美发服务时,应选择品牌和口碑效应较好,经营时间较长,店铺正规环境较好,设备较齐全,拥有美发技术资质,美发从业经验的,有经营资质的正规商家。

理发店销售的预付费充值卡,消费者在充值后不希望继续服务的,可以退还剩余金额。目前有个别地方的行政规章当中支持余额退款,但是要求持卡人向商家支付违约金。拒不退还的,可以向当地工商管理部门(12315)投诉处理。

美发店里的六大陷阱你该明白:

陷阱一:产品来路不明

没有中文标识,产自哪国不详,其产品内在质量不得而知,这是美发店产品最明显的特征。关发店的美发台前摆放着的染发、烫发、护发产品.包装通常都很精美,但几乎是清一色的英文标注,没有任何中文说明。如果有人对瓶体上没有任何中文说明表示质疑时,经营者会解释说这些都是纯进口的产品,他们也足从外地花了高价买来的,只不过中文说明标识已脱落,没及时贴上去而已。

陷阱二:做营养能让头发“复活”

理发时受伤索赔途径:

理发时受伤有权提出赔偿,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交通费、误工费等,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美容美发注意事项:

1、选择美容美发服务时,应选择品牌和口碑效应较好,经营时间较长,店铺正规环境较好,设备较齐全,拥有美容美发技术资质,有美容美发从业经验的,有经营资质的正规商家。

2、消费者在美容和染发时,应主动要求经营者做皮肤测试,并告知经营者自己是否有化妆品和其他过敏史,要了解医疗美容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医疗风险和注意事项及好转反应,避免和减少对身体的危害。

3、消费者在理发店消费办卡时,要与商家仔细签订服务合同或协议,详细约定服务项目、服务期限、服务次数、产品质量、服务价格、违约责任、经济赔偿等条款。

做头发不满意可以向理发店索赔:

只要是给当事人造成一定损失的,就可以告。普通商品如果出现问题要退换的话,其赔偿额度一般是双倍赔偿。但是如果涉及到人身损害的问题,赔多少都没有问题。头发具有两种功能,美的功能和身体功能,从功能性损坏的角度来讲头发的价值是很高的。从美的角度来讲的话,可能就没办法取证,很难证明这个美是否受到损害以及受到何种程度的损害。从法律精神来看,无损害就不谈赔偿。

此类案件的问题就在于取证上比较难。由于美容美发对个人技术水平和操作有很高的要求,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偏差失误。而服务行业一般不会在事先做出书面的约定,对于因此产生的纠纷则面临着取证难的问题。所以消委会对于此类纠纷案件一般不予受理。由于双方在消费行为发生之前没有一个书面协议,头上的约定以及消费收据只能说明她在那做过头发,但是不能说明头发受损的原因完全在于美发店。更常见的做法是进行调解让双方进行私下调解,尽可能的让美发店做出适当赔偿。而对于赔偿金额的额度,暂时还没有一定的标准,一般是退还原来的消费金额或者是在此基础上再加一点小额赔偿。出现此类纠纷时,最好是双方之间进行协商解决,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再通过诉讼的途径来解决。

理发店充值卡不能退费的办法:

理发店销售的预付费充值卡,消费者在充值后不希望继续服务的,可以退还剩余金额。消费者要和理发店协商,拒不退还的,可以向当地工商管理部门(12315)投诉处理。

证据越充分维权越顺利:

建议消费者在进行美发消费时,要时刻注意保存证据。当发生与之相关的消费纠纷时,证据越充分,对维权过程也越有益。

1、选择正规的商家。一看是否有经营执照;二看是否有经营许可证等国家认可的相关证件。如果商家没有提供,消费者可到该商家所在地的工商局查询,如果工商局没有该商家的登记备案,则证明该商家不是正规的商家。

2、与商家签订消费合同、保存商家提供的促销宣传材料或保存商家承诺的材料。

3、确认消费的产品。消费者选择使用商家提供的商品时,一定要查看该产品是否具有商标以及国家规定的质量保证书,切忌三无产品或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可用手机扫描一下该产品的条码,如果是合格且是国家许可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就可以通过扫描条码得知产品的商标、价格等信息;反之,则说明该商品是假冒伪劣产品。如果选择的是进口商品,用手机扫条码也同样能获取该进口商品的信息,但同时还要向商家索要该产品的质量证书,如进口许可证、商品检验证等。此外,将确认使用的产品予以封存并由双方签字,以防止商家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使用已选定的商品。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