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劳动安全 > 金属烟热

在我国职业病目录中,金属烟热属于法定职业病。金属烟热是一种急性职业病,是吸入金屑加热过程释放出的大量新生成的金屑氧化物粒子引起的。临床表现为流感佯发热,有发冷、发热以及呼吸系统症状。以典型性骤起体温升高和血液白细胞数增多等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职业病金属烟热的临床表现:

工作时吸入大量氧化金属烟雾后,口中有一种微甜带腥的金属味,伴有咽干、疲乏、头痛等,但多能坚持继续工作。发热的潜伏期为6~12小时,故常在下班时或下班后3~4小时内发作。热前有恶寒及寒战,持续1~3小时,伴乏力、头晕和全身肌肉疼痛和不适,有时还有咳嗽、气短或恶心、呕吐,继之发热,体温可达38~40℃,发热一般持续4~6小时,其后出汗退热,症状亦随之减轻和消失,整个病程4~24小时。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一般在(10~1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少许患者白细胞计数超过20×109/L。部分病例血糖可暂时上升,有时出现糖尿和蛋白尿,热退后均随之消失。白细胞大于20×109/L者往往要持续24小时。高热病例可伴有神志异常,热退后恢复正常。本病属自限性良性疾病,病愈后不会留下后遗症,仍可从事原工作。动物急性试验吸入氧化锌烟雾后,病理变化仅见支气管周围组织充血,气管内有渗出液,肺泡内亦可有少许渗出液和白细胞浸润,其他器官无明显改变。人类患病未见有病死者。

金属烟热的诊断标准:

1、诊断原则

根据金属氧化物烟的职业接触史,典型骤起的临床症状,特殊的体温变化及血白细胞数增多,参考作业环境,综合分析,排除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2、诊断标准

金属烟热常在接触金属氧化物烟后数小时内骤起发病。首先是头晕、疲倦、乏力、胸闷、气急、肌肉痛、关节痛、以后发热、血白细胞数增多,较重者伴有畏寒、寒颤。

3、治疗原则

一般不需特殊药物治疗。较重者,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

4、其他处理

经适当休息,痊愈后可继续从事原工作,定期复查。

金属烟热疾病的护理:

1、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发病后,对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预后情况不了解,心里非常担忧,随着高热不退等不适症状的出现,使患者的紧张、害怕的恐惧心理进一步强化,因此在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同时,应主动向患者介绍该病的病因、治疗及其相关知识,讲述经积极治疗后会很快康复并无后遗症发生,消除其负面心理,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

加热后的金属,由于氧化物烟雾分散度高,可吸入深部呼吸道,能促使黏膜细胞破坏、脱落以及蛋白质变性,形成变态反应性致热源,使人体产生发热反应。可引起金属烟热最常见的行业的工人为金属加热作业(如熔炼、铸造、锻造、喷金、电镀等)和金属焊接和切割作业,尤以焊接作业发病人数较多,但总的发病率未见确切的流行病学报告,有人估计美国每年可发生1500~2500例,造船厂电焊工约有20%曾有发热寒战病史。在通风不良环境中从事上述工作,更易吸入多量金属烟雾(metal smoke),引起金属烟热,有报告甚至清扫用铜做催化剂的化学反应炉也可引起此病。

金属烟热的详细解释:

锌、锑、铍、镉、铜、铁、铅、镁、铊、锰、锡等加热过程中可产生氧化物烟雾。由于氧化物烟雾分散度高,可吸入深部呼吸道,能促使黏膜细胞破坏、脱落以及蛋白质变性,形成变态反应性致热源,使人体产生发热反应。进入呼吸道的金属氧化物也可直接穿透肺泡,在体内被中性分叶核白细胞吞噬,吞噬金属氧化物后的白细胞发生变性、崩解释放出内生性致热源,导致发热反应。金属中由氧化锌烟尘引起的金属烟雾热最为常见。熔铜时加热到l20℃,超过锌的沸点907℃,可逸出大量锌蒸气,在空气中被氧化成细小的氧化锌微粒,故金属烟热主要见于铸造黄铜的工人。有色金属冶炼、铸造、焊接、切割、碳弧气割等行业,镀锌、喷锌、锌焊等锌作业人员吸入到金属氧化烟雾的机会较多,发病率也较高。

金属烟热的治疗:

一般不需特殊药物治疗,酌情给柴胡银翘解毒片或生姜红糖茶有助减轻症状。高热者特别是伴神志异常或过高热者,给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滴注,并配合物理降温、补液(可加维生素C0.5~1.0g)及对症处理。若发热持续1天以上仍不退,则应探查有无继发感染和金属中毒,并按相关病因治疗。

金属烟热的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发病后,对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预后情况不了解,心里非常担忧,随着高热不退等不适症状的出现,使患者的紧张、害怕的恐惧心理进一步强化,因此在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同时,应主动向患者介绍该病的病因、治疗及其相关知识,讲述经积极治疗后会很快康复并无后遗症发生,消除其负面心理,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