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儿童安全 > 儿童玩手机

一、孩子的思考能力在消退

美国战略思想家布热津斯基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论——“奶头乐理论”。

在80%的人嘴中塞一个“奶嘴”,用游戏化,娱乐化,机制化,低成本就能获得的快乐,让他们丧失思考能力,慢慢丧失热情、抗争欲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以此来化解他们的不满情绪。手机就是那个“奶嘴”!孩子沉迷在直播,视频,游戏带来的快感中,认为自己看到了一个更多元化的世界,实际上,视频带给孩子都是瞬时快感,大脑还没有来得及思考消化,就被下一个视频所覆盖。孩子始终处于瞬间快感带来的刺激中,看完哈哈一笑,貌似身心愉悦,实际上大脑始终处于停滞的状态。

二、孩子的人格和心理健康都会有影响。

沉迷在手机中的孩子都很宅,他们不愿意出门社交,整天窝在家里。可是这个年纪的孩子,本该与伙伴们疯跑疯跳,在玩耍中刺激大脑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全面人格发展。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同伴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失去同伴,就会陷入一个自我封闭的状态。一旦青春期的孩子沉迷在手机中,不仅学习成绩狂掉,性格也会出现极大的转变,不少外向的孩子性情突变,变得孤僻,怪异。而内向的孩子,因为没有正确的情绪释放出路,会导致性格更加的阴郁。

一、耐心引导替代粗暴制止

好奇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只要是没见到过的东西,孩子都想看看摸摸。小孩子偶尔玩一下手机很普遍,只要孩子不上瘾、不沉迷都没关系。可是3岁以上的孩子就不同了,由于自主意识在不断增强,孩子对各种游戏都容易上手。要知道人都是有好奇心的,你越不让知道的东西他就越想知道。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玩游戏就及时制止,可能会迫使孩子对游戏产生更大的好奇心。因此,父母对孩子简单粗暴地制止,只会引起孩子更大的好奇。当孩子再有机会接触手机时,很容易产生报复性游戏的行为。

二、同频共振给孩子满足感

身边有许多家长,由于自己离不开手机、电脑,也知道不让孩子碰电子产品是不可能的,于是就给孩子规定用手机的时间,而且严格按照规定去做。只要规定时间一到,立即让孩子停止,否则就以不让孩子再玩作为惩罚。家长这么做,从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可是有的时候规定的时间到了,孩子玩游戏闯关还差那么一丢丢,孩子央求再给点时间家长就以孩子不遵守诺言、违反规则批评孩子,这样孩子心花怒放的情绪瞬间就会降到冰点,孩子产生不满情绪是肯定的。

一、首先,玩手机很可能会耽误孩子的学习

玩手机可能会耽误孩子的学习,这是一定的,手机中有很多娱乐软件,比如直播软件、游戏软件、聊天软件,当孩子学习兴致下降,突然对手机产生兴趣转移,孩子就容易逐渐陷进去,找到学习的替代品。一旦孩子在手机中找到了乐趣,光靠孩子的自制力,根本没法控制自我,必然会影响到学习成绩。

二、其次,手机屏幕太亮,孩子容易视力下降

孩子常玩手机,屏幕太亮,会刺激眼睛。长时间盯着过亮的屏幕玩,眼周肌肉会疲劳,小孩子的视力会受到很大的挑战。一旦孩子玩手机玩累了,想起来该补写作业了,一写就很久不休息,眼睛压力超负荷,孩子一个月左右就容易出现视力偏差,最终患上近视。

尤其是爱在夜里玩手机的小孩子,视力几乎都会受影响,轻者近视,重者散光,还容易得干眼症。

1)大人没有做出好的榜样

说起沉迷手机,很多大人对此都不能有自制力,往往一玩手机,就会玩好几个小时,更别提小孩了。老话说的好,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如果父母一直在孩子面前玩弄手机的话,势必会对孩子起到不利的影响。特别是有的家长,在孩子面前玩手机非常过度,但是当孩子使用手机的时候,却会用责骂或者暴力的方式制止孩子使用。

2)孩子没有自制力

孩子自制力较差,是他们玩手机成瘾的一大原因,特别是当孩子看到一些感兴趣的东西时,往往会非常沉迷于此,玩得不亦乐乎。特别是有的家庭,对孩子空余时间没有一丁点规划,那么孩子在无计划,无自制力的情况下,出现沉迷手机的情况,也就变得非常正常了。

3)家长的过度纵容

孩子沉迷于手机,其实也有家长一部分责任,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玩手机时,家长的默许以及纵容,是孩子在后期沉迷手机的一大帮凶。孩子在接收到了这样的信息后,往往会以为家长默认了自己可以大肆玩手机,这就使得孩子玩手机变得越发沉迷。

1、拉近心理距离,取得孩子认同

网络成瘾者主要是11-25岁的青少年,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没有理想,敌视父母,不爱学习”。在与他们交谈时,如果直接和孩子谈上网、游戏的害处,必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不妨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获得孩子认同后再逐渐过渡到中心问题。

2、确定认同之后,巧妙迁移情感

在这些孩子中,不少都已经和家里闹翻,与父母的关系处于僵持状态。此时在和孩子细致入微的谈话中,常常要以“你觉得父母这样做错了吗”“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爱你还是为了害你”等问题,让孩子反思自己对于家长的态度是对是错。

3、情感再度迁移,由父母转向学习

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萌生出对父母的愧疚之后,往往会出现回报父母的想法。这时要把握孩子的情感倾向,将孩子对父母的这种认同感再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对自己有意义的书,参加更有趣的活动。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